郎建玲
韭菜富含纖維素、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鈣、磷、鐵等營養(yǎng)成分,具有補腎溫陽、健胃養(yǎng)肝、行氣活血、潤腸通便、美容養(yǎng)顏、改善貧血等作用,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然而,由于連茬栽培及大棚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因素,韭菜病蟲害逐年加重,加上農民因盲目追求產量而加大了農藥施用濃度和頻率,導致了農藥殘留超標,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威脅人體健康。筆者就韭菜農藥殘留產生的原因和防控措施介紹如下。
一、農藥殘留原因分析
(一)韭菜生長過程中主要的害蟲影響
韭蛆是韭菜的主要害蟲之一。韭蛆一般集聚于韭菜地下的鱗狀莖和柔嫩莖部為害,造成根部腐爛進而整株死亡。由于韭蛆是一種地下害蟲,必須噴灑大量的農藥才能起到殺滅作用。菜農們的普遍做法就是用有機磷類農藥進行灌地。此種做法會使有機磷類農藥被韭菜根部大量吸收,而通過根部吸收進入韭菜內部的有機磷類農藥不易被清洗掉,導致韭菜的農藥殘留超標。
(二)農民未按農藥安全間隔期收獲
有的菜農不太了解農藥的性質,尤其是一些高毒農藥,在施用農藥后還未到安全間隔期就采收上市,會導致農藥殘留超標。為了降低施用后的農藥殘留,韭菜施藥后15 d才能采收上市。每種農藥的分解、代謝速度也是不同的,且韭菜是連續(xù)性采收的蔬菜,采收周期短,部分農民因對規(guī)定不了解或急于售賣,對韭菜使用農藥后未過安全間隔期就將其采割上市,致使出現農藥殘留超標。
二、防控措施
(一)加強田間管理,做好臺賬記錄
1.加強田間管理。韭菜收割后應立即清潔田園殘留的病葉、老葉,集中掩埋或焚燒,可以有效防止病菌擴散蔓延。在春季拱棚和陸地韭菜萌芽前,打掃死葉和雜草,進行深鋤松土,剔開韭田的簇心土晾曬7~10 d,有效清除蟲蛹。
2.優(yōu)化韭菜種植技術,落實生產記錄制度。廣大菜農要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法律法規(guī)和栽培技術的學習,提高法律意識和質量安全意識。如使用化學農藥要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定去操作,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如辛硫磷、吡蟲啉等,嚴格控制農藥的施用濃度、施用量和施用次數,嚴格控制農藥安全間隔期,逐步樹立嚴格遵從操作標準的意識,落實生產記錄制度。
3.合理施肥。用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可明顯減少種蠅的產卵數量,有效減輕韭蛆危害。按1 m3糞肥加入石灰粉20 kg的比例,調勻堆悶腐熟,施入韭菜田。施肥時應盡量深施。
4.采用大水漫灌法和臭氧法殺滅害蟲。在韭蛆幼蟲發(fā)生盛期,連續(xù)灌水3 d,每天早晚各灌1次。灌水時一定要淹沒壟背,這樣韭蛆就會窒息而死,減輕危害。臭氧法是澆水時將臭氧溶解于水中,隨水流入韭菜田,對韭蛆有殺滅作用,對蟲卵有抑制其發(fā)育的作用。
5.采取輪作換茬種植法。連作會對韭菜品質和產量造成很大影響。隨著連作年限的增加,不同刀次韭菜中的維生素C含量、粗纖維含量、葉綠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都會下降,導致韭菜品質的整體下降。生產中,一般韭菜種植3~4年后可與非百合科作物蔬菜(除蔥、蒜外)輪作1次,這樣不僅提高韭菜的品質,還可減輕韭蛆等病蟲害的發(fā)生。
(二)監(jiān)管部門要積極開展檢查、指導和宣傳工作,確保消費者吃上安全、放心、有營養(yǎng)的韭菜
1.監(jiān)管部門要開展生產記錄專項檢查,督促韭菜種植戶真實全面記錄生產操作全過程,嚴格記錄農藥使用情況。大力推進專業(yè)化綜合防治技術,積極推廣低毒農藥、精準施藥機械與技術,努力提高農藥利用率和防治效果,堅決杜絕使用禁用農藥。引導生產者要綜合應用農業(yè)措施、生態(tài)治理、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治病蟲害。
2.優(yōu)化市場管理。韭菜銷售市場和農藥市場需要檢查和管理雙管齊下,農藥監(jiān)督單位要加強對假冒偽劣、國家禁用的農藥監(jiān)督管理,落實農藥備案制度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制度。
(三)清除韭菜農藥殘留的方法
1.浸泡水洗法。用水沖洗韭菜表面污漬,浸泡15~20 min。用洗潔精洗滌,將洗潔精稀釋,清洗1次,然后用清水沖洗。
2.淘米水清洗。淘米水是弱堿性的,在堿性環(huán)境下,有機磷殺蟲劑會迅速進行分解,以此去除韭菜中的農藥殘留。
3.堿水浸泡法。先稀釋堿面,將韭菜浸泡在堿水中,停留15 min,再用水反復沖洗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