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宜偉
養(yǎng)好蠶,提高桑苗栽植成活率,是建立高標準桑園的前提。如何提高桑樹栽植成活率,筆者認為應(yīng)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選擇優(yōu)良的桑樹品種
桑樹品種決定著桑葉的品質(zhì)和產(chǎn)量,桑葉的品質(zhì)和產(chǎn)量決定蠶繭的產(chǎn)量、質(zhì)量和經(jīng)濟效益。
適宜嵩縣種植的桑樹品種有嫁接桑農(nóng)桑14號、育711號、強桑1號等。嫁接桑葉片大、葉片厚、葉質(zhì)好、營養(yǎng)好、易采摘,采摘葉子時白色津液較多,蛋白質(zhì)營養(yǎng)豐富,適宜喂養(yǎng)桑蠶。
二、確定適宜的栽植時間
栽植季節(jié)以冬季栽桑最好。冬季桑樹雖然不發(fā)芽,但吸收水分和肥力可促進長根,有利于春季早發(fā)芽。冬季最佳的栽植時間是12月桑樹落葉后至地封凍前。春季也可以栽植,栽植時間是解凍后至發(fā)芽前,一般是3月底前。
三、采用先進的栽植技術(shù)
(一)栽植密度
1.養(yǎng)殖大蠶桑園。栽植嫁接桑農(nóng)桑14號、育711號、強桑1號每667 m2適宜密度為1000株。一般采用等寬行“61”模式,即行距都是200 cm,株距都是33.33 cm。小地塊可采用寬窄行“6215”模式,即寬行200 cm,窄行66.67 cm,株距50 cm。寬行適宜機械操作,也便于施肥采摘桑葉等人工管理,不但省工省力,而且通風透光也好,病蟲害少,桑葉質(zhì)量有保障。
2.小蠶共育桑園。小蠶共育桑園,栽植密度要適當大一點,可采用“6207”模式,即寬行200 cm,窄行66.67 cm,株距23.33 cm,每667 m2栽植2000株。小蠶用桑園最好要水肥一體化澆灌,確保小蠶用嫩葉需要。
(二)畫線開溝
根據(jù)桑園用途,大蠶桑園宜低密度栽植,采用“61”或“6215”模式。小蠶共育桑園宜高密度栽植,采用“6207”模式。按設(shè)計好的行距畫線,用開溝機挖寬和深均是50 cm的溝槽。挖溝槽,可以翻虛土壤,蓄水保墑,保證成活。
(三)施肥蓋土
栽植前要提前30 d施肥深耕,雨淋風化凍碎坷垃,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墑能力。每667 m2施45%硫酸鉀復合肥50 kg,深耕30 cm以上。土層厚、土層虛、土壤肥、保墑好、桑樹深根扎得牢、淺根分布遠,桑樹才能充分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茂盛生長,才能提高桑葉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栽植桑苗時每667 m2溝槽施入100~200 kg生物有機肥或3~5 m3農(nóng)家糞,用表層細土覆蓋15 cm,確保樹根與肥料隔開。
(四)修剪分揀
栽植前要在桑苗嫁接頭以上25~30 cm處修剪(埋10 cm露出地面15~20 cm),并剪掉部分老根和損傷根,大小桑苗要分揀開、分片栽植,否則大苗影響小苗生長。桑苗嫁接口以上10 cm青黃不接處苗莖直徑小于0.5 cm的桑苗是不合格苗,容易凍死,不能栽。根上有根結(jié)線蟲根瘤或者腐爛的是病苗,要在遠離桑園的低洼處深埋1 m以上,嚴防傳染。
(五)分苗拉泥
桑苗按大小分揀,修剪后在根部拉泥保濕。用15 kg清水兌50 g海藻酸有機水溶菌肥的比例兌細土攪成稠糊狀掛泥,切記不能用原液兌土蘸根拉泥,防止燒根爛根。
(六)填土踏實
按要求的株距放苗,封細土超過嫁接口5 cm,邊踏實周圍,邊輕微提拉,使根正苗伸,封土踏實。踏踩就像正常走路,不能用勁踩得太實。
(七)澆水覆土
澆水原則最主要的是要澆足水。栽植深度要埋住嫁接口以上青黃不接處,超過嫁接口最少10 cm處。因為嫁接桑苗的嫁接口系連了一點點,如果埋不住嫁接頭,風吹日曬易把嫁接頭水分抽干。嫁接頭死了,即便根活了,長出來的葉也不是優(yōu)良的嫁接桑,而是非常差的自生苗。注意先踏實,再澆足澆透“定根水”,再扶正桑苗,覆蓋細土至嫁接頭10 cm處。一棵桑苗最少需要澆3大瓢水,才能保證成活。
(八)蓋膜扶正
蓋好地膜才能保溫保墑除草,確保成活。但一定要注意用細土覆蓋好地膜兩邊和桑樹莖基部孔口,如果蓋不好,不但容易跑風跑墑起不到蓋地膜效果,還會起到反作用。桑苗根莖部裸露的地膜,直接挨著桑樹,春季溫度高,容易灼傷桑苗,甚至燒死。要鋪展黑地膜,兩邊蓋嚴,桑苗扎的地膜孔周圍,也要用土蓋嚴,扶正桑苗,保墑保溫除草。
(九)假植保管
當天栽不完的桑苗,必須在背風處挖50 cm深的溝,臨時把桑苗假植在溝內(nèi),封土澆水,用農(nóng)膜覆蓋好,育苗保墑保管。嚴禁桑苗露天存放,以防桑苗根莖風干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