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風(fēng)云
摘 要:為篩選出沿江地區(qū)小麥田適合的除草劑,在小麥田進行了4種除草劑的藥效試驗,以期為沿江地區(qū)小麥田雜草防治提供參考。結(jié)果表明:愛秀2700g/hm2對小麥禾本科雜草的防效最好,15%麥極可濕性粉劑300g/hm2防效次之。因此,對于以看麥娘、日本看麥娘為主的麥田,在雜草處于2~4葉期時用愛秀2700g/hm2或5%麥極可濕性粉劑300g/hm2對水375㎏均勻噴霧,防效較好。60%千金麥可濕性粉劑2550g/hm2與異丙隆3000g/hm2的防效受施藥后氣溫、土壤濕度等因素的影響,施藥后容易產(chǎn)生藥害。
關(guān)鍵詞:小麥;雜草;除草劑;防效;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S451.22+1文獻標(biāo)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0-0083-02
小麥?zhǔn)茄亟貐^(qū)的主要夏糧作物,以看麥娘、日本看麥娘等為主的雜草是影響小麥生產(chǎn)的重要因素,一旦發(fā)生草害,不僅造成小麥嚴(yán)重減產(chǎn),還會影響后期的機收作業(yè)。為篩選出沿江地區(qū)小麥田適合的除草劑,筆者在小麥田進行了4種除草劑的藥效試驗,以期為沿江地區(qū)小麥田雜草防治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田概況 試驗在望江縣楊灣鎮(zhèn)楊灣村農(nóng)戶申鵬的小麥田進行,試驗地塊面積0.5360hm2,土壤質(zhì)地為馬肝土,肥力中等,前茬水稻。小麥品種為揚麥20,2019年10月28日播種,11月5日出苗。施藥時小麥長勢較好,葉齡2葉1心至3葉。據(jù)調(diào)查,該麥田雜草主要為禾本科雜草,看麥娘占41.7%,日本看麥娘占45.2%,早熟禾占13.1%,雜草在整塊田中分布均勻。
1.2 試驗藥劑 愛秀,有效成分含量為50g/L唑啉草酯,劑型為乳油,凈含量1kg/瓶,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生產(chǎn);麥極,有效成分含量為15%炔草酯,劑型為可濕性粉劑,凈含量100g/袋,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生產(chǎn);千金麥,吡?!ぎ惐。傆行С煞趾繛?0%,其中吡氟酰草胺含量為10%,異丙隆含量為50%,劑型為可濕性粉劑,凈含量1kg/袋,江蘇快達農(nóng)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異丙隆,有效成分含量為50%,劑型為可濕性粉劑,凈含量125g/袋,江蘇快達農(nóng)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3 試驗設(shè)計 試驗共設(shè)5個處理,分別為A:愛秀2700g/hm2;B:15%麥極可濕性粉劑300g/hm2;C:60%千金麥可濕性粉劑2550g/hm2;D:異丙隆3000g/hm2;E:清水對照(CK)。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小區(qū)面積22m2,3次重復(fù)。
1.4 施藥時間及方法 施藥時間為2019年11月15日下午。按試驗設(shè)計配好藥液后,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全田莖葉均勻噴霧處理,用水量375㎏/hm2,處理E噴等量清水。施藥當(dāng)天天氣晴朗,最高氣溫19.8℃,最低氣溫11.2℃,土壤濕度適宜,東南風(fēng)2級。試驗期間(2019年11月15日至12月14日)平均氣溫9.4℃,最高氣溫18.7℃,最低氣溫-2.3℃,共計8個降雨日,降雨總量34.4㎜。
1.5 調(diào)查方法 每小區(qū)采取對角線5點法取樣,每點取樣面積0.33m2。施藥前和施藥后15d、30d分別調(diào)查雜草種類和株數(shù),藥前及藥后30d調(diào)查雜草鮮重,并計算校正株防效和鮮重防效。藥后3、7、15、30d觀察試驗田間麥苗生長情況,進行藥劑安全性評價。
校正株防效(%)=[1-(CK藥前雜草數(shù)×防治區(qū)藥后雜草數(shù))/(CK藥后雜草數(shù)×防治區(qū)藥前雜草數(shù))]×100 (1)
校正鮮重防效(%)=[1-(CK藥前雜草鮮重×防治區(qū)藥后雜草鮮重)/(藥后雜草鮮重×防治區(qū)藥前雜草鮮重)]×100 (2)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對禾本科雜草(看麥娘、日本看麥娘等)的防效 由表1可知,處理A(愛秀2700g/hm2)防效最好,藥后15d、30d株防效和藥后30d鮮重防效分別為60.3%、98.3%、99.1%;處理B(15%麥極可濕性粉劑300g/hm2)防效次之,藥后15d、30d株防效和藥后30d鮮重防效分別為50.3%、91.4%、93.9%;處理C(60%千金麥可濕性粉劑2550g/hm2)防效第三,藥后15d、30d株防效和藥后30d鮮重防效分別為34.8%、84.2%、84.4%;處理D(異丙隆3000g/hm2)防效最差,藥后15d、30d株防效和藥后30d鮮重防效分別為30.6%、80.5%、81.3%。
經(jīng)方差分析,無論株防效、鮮重防效還是總防效,處理A(愛秀2700g/hm2)與處理B(15%麥極可濕性粉劑300g/hm2)間差異不顯著,處理C(60%千金麥可濕性粉劑2550g/hm2)與處理D(異丙隆3000g/hm2)間差異不顯著,但處理A、B與處理C、D間差異顯著(表2)。施藥后15d,4個處理對禾本科雜草防效都較差,處理A、處理B株防效只有50%~60%,處理C、處理D株防效不到50%;施藥后30d,4個處理對禾本科雜草防效都較好,均在80%以上。
2.2 對小麥的安全性 藥后3、7d觀察,4個處理對小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藥害,主要表現(xiàn)為著藥處呈黃白枯斑,生長受到抑制,株高偏矮。藥后15d觀察,處理A(愛秀2700g/hm2)與處理B(15%麥極可濕性粉劑300g/hm2)的小麥生長有所受抑,著藥處有少量枯斑;處理C(60%千金麥可濕性粉劑2550g/hm2)與處理D(異丙隆3000g/hm2)小麥?zhǔn)芤置黠@,著藥處枯斑明顯,下部葉色呈橙紅色,麥苗低矮。藥后30d觀察,4個處理的小麥基本恢復(fù)生長,處理D(異丙隆3000g/hm2)的小麥個別麥葉出現(xiàn)畸形,但整體不影響作物正常生長。
2.3 對下茬水稻的安全性 試驗田下茬種植的是太湖糯,分別于水稻苗期和分蘗期對試驗田內(nèi)的水稻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試驗田內(nèi)的水稻各上茬用藥區(qū)與未用藥區(qū)以及相鄰的田塊均沒有明顯差異,對水稻未造成藥害。
3 結(jié)論與討論
試驗結(jié)果表明:愛秀2700g/hm2對小麥禾本科雜草的防效最好,15%麥極可濕性粉劑300g/hm2防效次之。因此,對于以看麥娘、日本看麥娘為主的麥田,在雜草處于2~4葉期時用愛秀2700g/hm2或5%麥極可濕性粉劑300g/hm2對水375㎏均勻噴霧,防效較好。60%千金麥可濕性粉劑2550g/hm2與異丙隆3000g/hm2的防效受施藥后氣溫、土壤濕度等因素的影響,施藥后容易產(chǎn)生藥害。
(責(zé)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