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叔煜 郭美蘭
(1涿鹿縣農業(yè)農村局植保植檢站 河北 涿鹿 075600;2蔚縣農業(yè)農村局農業(yè)技術站 河北 蔚縣 075700)
番茄營養(yǎng)豐富,被稱作奇妙的菜中之果。冀西北區(qū)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生產的番茄品質極佳,深受消費者喜愛。近幾年棚室越夏種植面積逐年擴大,收入穩(wěn)定,一般畝純收入5 000元左右。但在種植過程中存在著品種選擇不當、栽培技術落后、病蟲害防治不及時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在多年試驗示范的基礎上總結集成了冀西北區(qū)番茄棚室越夏栽培技術,并在生產中推廣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1 育苗方式。采用可調溫濕度條件的溫室進行育苗。
1.2 品種選擇。選用優(yōu)質、抗病、高產、耐熱性強、耐貯運的品種。如愛吉112、愛吉106、格雷、SV0313TG、改良歐盾等。
1.3 用種量。每畝用種2 300~2 500粒。
1.4 種子處理。未包衣種子溫湯浸種后,常溫下繼續(xù)浸泡6~8 h,瀝干后催芽。包衣種子直接播種。
1.5 基質準備。育苗基質草炭∶蛭石∶珍珠巖配比比例為4∶4∶2,采用72穴的穴盤育苗。
1.6 播種。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播種。裝盤壓穴,機械或人工單粒播種,播種深度為0.5~0.8cm,覆以0.8cm厚配制好的蓋料(蛭石∶珍珠巖=2∶1),覆蓋地膜。
1.7 苗期管理
1.7.1 溫度。結合放風、遮陰等措施,調整苗期溫度。①播種至齊苗。適宜晝溫25℃~30℃,適宜夜溫15℃~18℃。②齊苗至緩苗。適宜晝溫25℃~30℃,適宜夜溫15℃~20℃。③緩苗至定植前7d。適宜晝溫22℃~27℃,適宜夜溫12℃~17℃。④定植前7d煉苗。適宜晝溫18℃~20℃,適宜夜溫10℃~12℃。
1.7.2 水肥。根據(jù)苗情、基質含水量和天氣情況澆水,控水促根生長,每次以噴透基質為宜。第一片真葉展開后追施2%~3%平衡型水溶肥,隔一次清水隨水追一次水溶肥。
1.7.3 幼苗整理。當幼苗有2~3片真葉,及時除去病蟲苗、弱苗、雜苗,將雙株苗分苗成單株,以確保每盤全苗。
1.7.4 病害預防。在補苗后的2~3d內噴施72.2%霜霉威鹽酸鹽水劑800倍液預防苗期病害。
1.7.5 壯苗標準。苗齡45d左右,植株健壯,株高15~20cm,節(jié)間短,莖基粗0.6cm以上,5~6片真葉,葉色深綠,無病蟲害。
2.1 棚室準備。選用前茬為非茄科蔬菜,中等以上肥力土壤的大棚或日光溫室作為定植棚,定植前30d提前扣棚。在棚室通風口用20~30目防蟲網密閉。
2.2 整地施肥。結合整地每畝施優(yōu)質腐熟有機肥3 000~5 000kg、三元復合肥50kg、過磷酸鈣50kg,混勻后撒施。每畝用生物菌劑2.5~5kg,兌水30~45kg,均勻噴灑于地面,深翻30~40cm。土肥混合均勻,耙平。
2.3 作畦覆膜。按照大小行定植作畦,小行畦面寬60cm、高20cm,相鄰畦面距離80cm,畦上鋪設單行(雙行)滴灌管。用100cm寬地膜將小高畦覆蓋。
小行距40cm,株距40~45cm,定植深度以幼苗子葉露出地面1cm為宜,采用坐水栽苗。定植后澆透定植水。
4.1 查苗補栽。定植后及時插苗補栽確保全苗。
4.2 溫度。結合放風、遮陰等措施,調整苗期溫度。①緩苗期。適宜晝溫28℃~30℃,適宜夜溫不低于15℃。②開花坐果期。適宜晝溫25℃~28℃,適宜夜溫不低于10℃。③結果期。適宜晝溫22℃~26℃,適宜夜溫13℃~15℃。
4.3 濕度。結合放風、灌溉,調整空氣濕度,調控指標是緩苗后60%~70%、開花坐果期50%~60%、結果期40%~50%。
4.4 光照。采用透光性好的薄膜,保持棚面清潔,高溫季節(jié)應采用遮陽網遮陰。
4.5 水分。定植后及時澆水,3~5d后澆緩苗水,緩苗后適當蹲苗。第一穗果坐果后逐漸增加澆水量,高溫季節(jié)宜早晚澆水,加大晝夜溫差。
4.6 肥料。緩苗后隨水追肥,每畝施用高氮型水溶肥3~5kg,第一穗果膨大期,每畝施用平衡型水溶肥5kg,第二穗果后增施鉀肥,每畝施用高鉀型水溶肥5~10kg,7~10d施肥1次。生長中后期,結合病蟲害防治補充葉面肥。
4.7 植株調整
4.7.1 吊蔓。植株長到30cm左右時吊蔓,隨著植株生長及時繞蔓。
4.7.2 整枝打杈。及時整枝打杈,最后一穗果后留4片葉子進行摘心,每株留6~8穗果,及時摘除老弱病黃葉片。
4.7.3 疏花疏果。注意疏花疏果,每穗留4~5個果。所留果要果型好,大小均勻。
4.8 授粉。開花期用番茄頻振式震動授粉器進行授粉。
5.1 防治原則。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
5.2 農業(yè)防治。與非茄科作物進行2~3年輪作,采用抗病蟲品種和無病蟲種苗,采用剪除病蟲枝、清除病蟲枝葉、合理調控溫濕度及科學施肥等措施抑制病蟲害發(fā)生。
5.3 物理防治。應用黑光燈、粘蟲色板、信息素、餌料等誘殺趨性害蟲;人工直接捕殺害蟲;用防蟲網等防蟲設施防止害蟲危害。
5.4 生物防治。利用瓢蟲、麗蚜小蜂等天敵防治病蟲。
5.5 化學防治。主要病蟲害化學防治方法參見表1。農藥使用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要求。
表1 番茄主要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