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強
摘 要: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指導工作,要按照新課改相關工作要求,給學生提供個性化發(fā)展空間,轉變教學思路,突出學生在閱讀探究分析中的能動性、自主性。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閱讀學習需要選擇合適的讀物并發(fā)表個人的見解、分享學習經(jīng)驗,整個閱讀課程就會變得豐富有趣,而教師與學生一起深入文本個性化解讀的過程,也使閱讀課程教學質(zhì)量顯著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個性化解讀;質(zhì)量管控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8-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8.069
關注學生在閱讀學習階段的個性化解讀要求,需要教師重視對學生的全面教育引導,構建良好的課程教學氛圍。結合課程教學實踐要求,設置閱讀學習目標,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活動。教師要組織更為有效的課程教學活動,針對性地開展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幫助學生在實踐探索階段獲得新知,提升閱讀探究學習的有效性、可行性。
一、實現(xiàn)初中閱讀個性化解讀的關鍵作用
在語文閱讀教學指導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對閱讀學習有一個全面的認知與理解,在互動交流、信息共享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學習內(nèi)容的探索分析。初中生的思維發(fā)展處于關鍵時期,閱讀學習不能局限于學生閱讀、教師講解、習題訓練這一基本形式,而應鼓勵學生深入自主探究環(huán)節(jié),通過合作、互動的途徑全面參與閱讀學習活動。初中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閱讀基礎,但從長遠發(fā)展來看,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實現(xiàn)對閱讀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對以后的學習具有積極影響。
通過閱讀的個性化解讀,學生能夠有意識地進行學習思路、思想意識的轉變,對待閱讀學習探究也有了自己的思考與認知。實踐證明,個性化閱讀也給學生提供了情感代入的機會,而以往閱讀質(zhì)量不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學生與作者之間的情感共鳴不足,注重閱讀技巧的應用而忽視個人情感思想的代入[1]。初中生在明確文章的體裁之后,有效代入自己的情感,通過對文本內(nèi)容的深入思索,利用不一樣的解讀方式方法,給學生帶來一種新奇的閱讀學習體驗。
二、利用個性化解讀提升初中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措施與方法
(一)幫助初中生積極參與閱讀探究環(huán)節(jié)
閱讀作為擴展知識水平的有效途徑,對不同作品的感悟、思索能夠?qū)崿F(xiàn)思想啟迪以及鼓勵作用。在課程教學指導階段,教師要將學生視為教學主體,實現(xiàn)對課程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改進,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與目標。如果學生在課程學習階段參與性不足,那么個性化解讀就會失去意義。
首先,教師需優(yōu)化設置閱讀教學時間,深入探究影響閱讀教學效率的各類因素。所以,在對文本信息進行個性化解讀期間,教師要加強對閱讀教學時間的管控處理。教師首先要在學生預習階段,確定課堂學習主體,留給學生充足的探索分析時間和空間,這樣學生進行課程內(nèi)容自主探究就會更有針對性。然后,要加強課堂互動交流,給學生提供深入思考探究的機會,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才能按照計劃目標有序地推進。
其次,幫助學生規(guī)劃閱讀學習時間之后,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閱讀學習體驗的引導。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家庭背景、個人習慣、思想意識等存在一定的差異,由于生活經(jīng)歷以及閱讀基礎差異較大,學生在個性化閱讀階段也存在較大的差距,有些學生存在閱讀障礙,而一些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早已開始國內(nèi)外經(jīng)典著作的閱讀。在這種情形之下,要想讓學生全面參與個性化解讀的過程,教師應該給每一位學生提供分享經(jīng)驗、交流看法的機會。無論學生對作品的解讀是深還是淺,都要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在共享階段發(fā)表個人的見解,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學習質(zhì)量。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深入的探索分析,使學生在較為主動的行為意識中,獲得良好的閱讀學習體驗。此時學生對閱讀學習內(nèi)容有了深刻的理解與認識,經(jīng)過積極的情感熏陶與情感表達,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思想啟迪,提升閱讀審美體驗。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體會快樂,珍視自己的閱讀學習感受,從而全身心地投入閱讀學習環(huán)節(jié)中。
(二)做好個性化解讀任務目標的優(yōu)化設置
閱讀是學生心智共同發(fā)展的基本形式,經(jīng)過對各種書面語言進行透徹性的研究分析,學生只有在產(chǎn)生良好的心靈、思維感知之后,才能深刻認識到客觀事物的發(fā)展情況,深入閱讀學習活動之中。所以,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指導階段,應該給學生留一定的思考探究任務,注重教學目標的優(yōu)化設置與應用,使不同閱讀能力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建立開放、自由的課堂,使每一位學生都能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并分享自己所喜愛的讀物。按照個性化解讀的基本要求,在任務目標設置階段教師要做好對學生的過程性引導,也就是說按照閱讀材料的具體要求,將內(nèi)容分成幾個不同的方面。比如說在《駱駝祥子》這一課程閱讀探究階段,對主人公形象的閱讀分析與研究,應結合文章中所提及的各個事件進行,讓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完成人物形象的討論與分析,發(fā)表個人的見解。學生共同參與學習過程,對作者的寫作風格以及文章的核心思想都會產(chǎn)生良好的認識。
在對閱讀文本進行個性化解讀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有機會進行思維碰撞。為確保閱讀教學活動能夠達成目標要求,創(chuàng)建閱讀教學情境實為良策。情境與基礎知識融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潛力,為個性化解讀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2]。教師在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期間,要通過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參與閱讀解析過程這一基本途徑,讓學生在情境的影響之下,對閱讀材料產(chǎn)生更為深刻的認知與理解。作者在進行文字表述期間,本身就會陷入自己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中,而學生在情境中受到啟迪,走進閱讀內(nèi)容之中產(chǎn)生深切的感受,后續(xù)圍繞閱讀材料所發(fā)表的見解才會更加深刻而全面。
(三)個性化解讀氛圍的優(yōu)化建立
閱讀課程教學能否按照計劃目標推進,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是否能夠按照計劃目標進行,都離不開良好的閱讀學習氛圍的支持。試想,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效果不佳,那么閱讀教學就會陷入一種僵化模式,學生只是一篇一篇地閱讀,能夠獲得的閱讀學習收獲自然是十分有限的。為確保學生深入閱讀并將課程內(nèi)容內(nèi)化應用,教師要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使教師與學生平等、自由地進行課堂互動交流。教師可以通過設置閱讀探究問題以及讓學生開展小組討論等形式,有序開展班級閱讀探究分析活動。通過全面性的互動交流,實現(xiàn)和諧課堂的構建,提升閱讀教學水平。
教師在閱讀教學指導階段,應該幫助學生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觀念,學生只有認識到教師與自己始終處于一種平等交流的狀態(tài),才能在課堂交流階段面臨問題時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將問題設計作為基礎,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教師要針對個性化解讀階段存在的矛盾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當發(fā)現(xiàn)學生在互動交流階段出現(xiàn)與教學目標存在分歧的思想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觀點展示臺”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表達個人的思想觀點,鼓勵更多的學生發(fā)出不一樣的聲音,使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得到滿足??梢姡處熞獦淞W生的課堂學習平等意識,給學生提供一個“大課堂聊天”的機會,讓每個人都能將自己閱讀材料的見解表述出來。每個學生都愿意分享個性化的學習體驗,課堂參與性顯著增強。教師對班級學生的共同關注,能夠使每個人都成為獨立的個體,教學活動更為平等自由。學生有發(fā)表個人見解以及質(zhì)疑他人觀點的權利,課堂教學活動更為靈活有趣。
(四)通過細讀的形式深化個性化解讀的價值
教師在現(xiàn)代化的閱讀教學指導階段,將閱讀材料的價值與作用全面展現(xiàn)出來,所涉及的內(nèi)容包含寫作、德育、技巧等諸多方面,學生通過細讀文本信息之后,了解了作者的寫作風格以及表達技巧,也會主動思索如何在語言表達、寫作階段巧妙運用精美的文字、縝密的邏輯[2]。初中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jīng)過嚴格甄選之后收錄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生活實踐經(jīng)驗與思維理解能力都運用到課程學習階段,此時的閱讀探究就不會局限于讀音、識字等方面,學生也能找到有效的閱讀學習方法。閱讀材料中有關于人物、景物的描寫,都有自身的特點,人物命運或喜或悲,能夠成為啟迪學生寫作思想的有效條件。尤其是一些富有時代性的作家,如魯迅、老舍、蕭紅等著名作家的作品,教師在分析這些作品時,都會結合社會背景,講求某些場景等的還原,這些內(nèi)容經(jīng)過個性化的解讀能為初中生的人格培養(yǎng)奠定基礎。
教師作為課程教學活動的實施者,在推進個性化解讀的過程中,需要把握教學時機,實現(xiàn)“推波助瀾”的基本目標。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之下積極地參與閱讀交流活動,教師發(fā)表個人見解,學生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這種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之中,學生經(jīng)過教師的啟迪能夠?qū)ψ髌愤M行深入的解讀。教師的發(fā)言對學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導作用,每個學生都能把握住閱讀學習的關鍵要素,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收獲。初中生大膽發(fā)表個人的見解,無論是對文章中的句子、段落,還是對作者意圖的解析,都能夠在反復的品析中不斷深化。這樣的個性化解讀學習方式,也是落實學生循序漸進閱讀的有效措施。課堂上依托文本信息內(nèi)容開展的討論分析熱烈、真誠,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體會閱讀學習的快樂。
三、結語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指導階段,教師要把控好初中生的閱讀學習需要,探索有效應用個性化解讀的措施和方法,使學生全面參與互動過程。在閱讀教學指導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探索分析,提出疑惑并大膽發(fā)表個人的見解,這樣一來,每一位學生都能認識到閱讀對自身發(fā)展進步的重要影響與意義,在課堂教學互動階段不僅能夠有效掌握閱讀知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都能夠得到提升,語文課程學習水平全面增強。
參考文獻:
[1]周蓉.利用個性化解讀來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7(8):45.
[2]洪國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框架下研究性學習的一點嘗試與思考[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