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玲
摘 要:《故翰林編修文林郎徐君墓志銘》與《明故敕封徐孺人傅氏墓志銘》是新見的關(guān)于明代翰林院編修徐鵬與其妻的兩合墓志。墓志記載了墓主人的家世、生平等,通過一些具體事例的敘述突出了徐鵬的才學(xué)德行、交友情況及其妻傅氏孝養(yǎng)父母、相夫教子、嚴守貞潔等婦德。這兩合墓志為了解明代士大夫的婚姻生育、家庭生活、男性與女性的理想人格,以及認識明代士大夫的行為模式、思想觀念、社會交往、官場生態(tài)等提供了新的材料。另外,兩合墓志志石保存完整,字跡清晰,志文書寫工整,具有較高的書法研究價值。
關(guān)鍵詞:明代墓志;徐鵬;徐孺人傅氏
《故翰林編修文林郎徐君墓志銘》(簡稱《徐君墓志》)與《明故敕封徐孺人傅氏墓志銘》(簡稱《傅氏墓志》)為河北省保定市文物管理所現(xiàn)藏的兩合明代墓志。兩合墓志均由志蓋與志文兩部分組成,且保存完整?!缎炀怪尽分旧w與志石接近正方形,邊長56~57厘米,青石質(zhì)地。志蓋陰刻篆書“明翰林編修文林郎徐君之墓”12字,分4行(圖1)。志文為陰刻楷體銘文,題為“故翰林編修文林郎徐君墓志銘”,豎行32行,滿字33字,共計840字(圖2)。《傅氏墓志》志蓋與志石為正方形,邊長58厘米,青石質(zhì)地。志蓋陰刻篆書“明故敕封徐孺人傅氏墓志銘”12字,分4行(圖3)。志文為陰刻楷體銘文,題為“明故敕封徐孺人傅氏墓志銘”,26行,滿字32字,共653字(圖4)。兩合墓志均保存完好,所有字跡清晰可識,無一字缺失,殊為難得。
兩合墓志的志文主要記載了墓主人的家世、生平等相關(guān)事跡。對志文及文中所涉人物進行考釋,為了解明代士大夫階層及明代女性的婚嫁、婦德、家庭生活等問題提供了新的材料,具有突出的學(xué)術(shù)價值。
1 墓志錄文
茲將墓志銘錄文并試標(biāo)點,其中將別字與繁體字均改作規(guī)范簡體字,“\”表示轉(zhuǎn)行。《徐君墓志》錄文如下:
故翰林\編修文\林郎徐\君之墓
故翰林編修文林郎徐君墓志銘\
賜進士及第,翰林侍讀兼修國史經(jīng)筵官四明楊守阯撰。\
賜進士及第,翰林編修纂修國史仁和江瀾書。\
賜進士及第,翰林檢討纂修國史經(jīng)筵官廣陽劉機篆。\
弘治二年三月三十日,翰林編修徐君大游卒,明日時享\太廟,禮畢,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xué)士劉公往哭之哀,館閣諸公,\暨吾同年皆往會哭,無弗哀者。蓋以\朝廷方啟經(jīng)筵以講學(xué),又纂述\先朝史事,方嚴大游從事其間。方懋厥職,而遽淪喪,且其才行,有是稱者,不意其止\于斯,是可哀也。少傅公為其鄉(xiāng)先達,大游又為門生,公既哀之,且欲志其墓,既而\曰:“墓吾志之,其孰表之?吾為之表,其同年為之志,可也?”遂以屬守阯,噫,公命,乃弗\敢辭,謹以所知及所聞?wù)哒摯沃?。大游諱鵬,保定清苑人,曾祖友良,祖慶,皆不仕。\父振封,翰林編修,母常氏,贈孺人。大游蚤游郡庠,穎敏拔萃。成化丁酉,以詩舉于\京闈。明年登進士第,選為翰林庶吉士。幾三年,授職編修。又三年,被\敕進階文林郎,封贈所生以及其配。歲在丁未,為會試同考官。弘治改元,為\經(jīng)筵展書官。賞以白金文綺,又為\實錄纂修官。期以今年冬,秩滿九載,當(dāng)遷,又將有不次之擢,不幸不逮矣,年絕三十\九耳。大游之學(xué),自經(jīng)史百氏,靡不涉覽,發(fā)為詩文,敏捷有新意,商論古今可否,有\定見,抱負才智,處事應(yīng)變,裕如也。與人交,和而不流,至于濟人之急,周人之喪,勇\為不憚,厚費不計也。其性至孝,七歲喪母,巳(同“已”)能哀臨如成人,事父甚謹,尤能得其\歡心。甲午之歲,嘗赴秋闈,八月八日將入試,或傳其繼母卒,即欲奔喪,親友諭以\傳聞未實,勉就三場,以覬一捷,終不聽而去。再事繼母,一如所生。居官所,每制服\飾,必先以奉父,而后及己;必先以奉繼母,而后及其室,以為常。比卒,父尚無恙,以\不獲終養(yǎng)為恨。言不及他,又可哀也。其室傅氏,副使傅公之女,封孺人。子男四,長\儒,次價、偕、偉。女四,長適樊昺,府學(xué)生;余皆幼。十以是年五月十七日葬于城西四\里營先塋之次,禮也。守阯念同年官翰林者十有七人,前所未有,往年既喪曾文\甫,今又喪大游,皆同年中之秀穎者,而皆早世,何邪?其命然邪?而皆親存焉,其事\又同也。然文甫筮仕僅二年,而又無子,大游仕己十余年,而有四子,此則不同。大\游其可以無遺憾,而其親亦可以無過哀也。
巳故重書之,以慰其存沒,若夫不朽\之計,則有少傅公之墓表在。銘曰:“\睠彼北冥,有云翼兮。九萬之圖,方水擊兮。孰為夭閼,控地息兮。哀哉大游,至斯極\兮。自古有然,知命不惑兮?!保?/p>
(歴)陽王用鐫。\
《傅氏墓志》錄文如下:
明故敕封徐孺人傅氏墓志銘
明故\敕封徐孺人傅氏墓志銘\
資善大夫禮部尚書前翰林院學(xué)士國史副總裁經(jīng)筵官仁和江瀾撰\
奉直大夫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講同修國史經(jīng)筵官門人傅珪書\
中憲大夫直隸保定府知府五城董杰篆\
亡友翰林院編修徐君大游之配之卒也,其孤偉易服,走京師,詣予泣拜,且言曰:\“偉不幸,母孺人傅感痰疾,訪醫(yī)亟歸,不及見矣。曩偉父棄背時,偉甫四歲,頼吾母\提攜以歸,含哀茹苦,撫偉長而娶。偉賦質(zhì)素孱弱,勉強支持,依吾母課僮仆力田,\歲收其所入,以供朝夕。尚望偉成立,以畢吾母之志,詎意有今日邪!”言之泣下,予\聞之,戚然以悲。大游,予同年,為人倜儻爽闿,外圓而內(nèi)方,相知者皆以遠大期之。\一疾遂不起,年甫三十有九。孺人為未亡人者十九年矣,戚歲聿云邁,予亦老矣!孺\人之墓,奚以銘之,顧偉之悲,不能巳于情也。按其鄉(xiāng)人監(jiān)察御史馮顯所為事狀\曰:孺人姓傅氏,諱聦,字慧聦。世家保定府定興縣,任兩淮運鹽使司副使毓之女,\母李氏。孺人自幼性端重,知禮度,為父母所鐘愛,及笄,為徐氏婦。大游早喪母,刻\苦勵學(xué),孺人能相其勤,每聽大游講說書史,論古今成敗,輒能領(lǐng)其大義。成化戊\戌,大游登進士第。孺人侍其舅姑,就養(yǎng)官邸,不以姑為繼,而事之少衰。每賓朋至,\大游款留,孺人躬執(zhí)爨,飲食滋味,烹調(diào)適宜,同年中內(nèi)助之賢者,孺人為稱首。大\游任編修三載,受\勑封其父母,孺人亦受今封。嘗聞其鄉(xiāng)人云:孺人自其夫之喪也,雖平素與其夫厚\善者,未嘗見其面,足不踰外戶。惡衣糲食,躬縫紉以訓(xùn)其子;奉舅姑則曲為孝養(yǎng),\無間于大游在官之日也。孺人生景泰癸酉十二月六日,卒于正德丁卯七月二\十九日。子男四,儒、價、偕皆先卒,偉骎骎向?qū)W有成。女四,長適府學(xué)生樊昺,余皆夭\折。卜以明年二月九日啟大游墓合葬焉。嗚呼!若孺人者,可無愧于地下矣,是宜\銘。銘曰:\爰念其夫,閫閾不踰,以撫諸孤,以事其舅姑,守志不渝,以全其軀,我銘非諛,用昭令譽。\
2 徐鵬及傅氏其人其事
徐鵬,字大游,原籍保定清苑。從志文所記其卒于“弘治二年三月三十日”,且“年絕三十九耳”可推知他生于景泰元年(1450)。徐鵬自幼聰穎過人,27歲時以詩文優(yōu)異被舉薦參加殿試,次年即考中進士,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有明一代,“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nèi)閣”“而庶吉士始進之時,已群目之為儲相”。進士一旦被選為庶吉士,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已成為內(nèi)閣甚至首輔的人選。與徐鵬一起被選為庶吉士的共有十九人,其中的楊廷和、梁儲后來出任首輔。這或許能夠說明他的英年早逝為何格外讓人惋惜。墓志結(jié)尾處銘文巧妙化用《莊子·逍遙游》,不僅與墓主人的名、字相合,亦暗含對其仕途夭折的慨嘆。《逍遙游》開篇提到了傳說中的大鵬鳥,“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徐鵬的名與字(大游)可能正是源于《逍遙游》。銘文所說的“九萬之圖,方水擊兮。孰為夭閼,控地息兮”正暗示了徐鵬在即將入閣時的英年早逝。
徐鵬的曾祖與祖父都是平民,而他的父親是翰林編修。徐鵬的父親頗為不俗,他給兒子從《莊子》中取名字,說明他很喜愛《莊子》。徐鵬能夠“經(jīng)史百氏,靡不涉覽,發(fā)為詩文,敏捷有新意”,與父親的開明教導(dǎo)應(yīng)該有密切的關(guān)系。
徐鵬為人“倜儻爽闿,外圓而內(nèi)方”“處事應(yīng)變,裕如也”。這種“和而不流”的態(tài)度使徐鵬在官場游刃有余,“相知者皆以遠大期之”。從墓志來看,徐鵬的才學(xué)德行得到了當(dāng)時人們的認可。從他參與纂修實錄來看,徐鵬的才華是比較突出的。徐鵬的德行主要表現(xiàn)在孝道上,不僅侍父至謹,對繼母也是孝順有加,以至于他在科舉考試的關(guān)鍵時刻,僅僅因為傳聞繼母過世而放棄考試,回家奔喪。他對朋友還經(jīng)常扶危濟困,不計較財物的損失。這些都十分符合古代士大夫的理想人格:既能成就功名事業(yè),又為孝子、義士。
徐鵬才學(xué)卓著,為官時間長,仕途也比較順暢。徐鵬去世后,他的師長、同年和同僚基本上都參與了他的喪事,說明徐鵬的為人受到人們的認可,交友眾多。另一方面亦說明在明代的官場上,師弟之間、同門之間乃至同僚之間互相交往唱和,乃至結(jié)為某種聯(lián)系緊密、同榮共辱的小團體是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
徐鵬的妻子傅氏出身世家,保定府定興人,父親為兩淮都轉(zhuǎn)運鹽使司副使傅毓,母親為李氏。傅氏名聦,字慧聦,被封為孺人。她生于景泰癸酉年(1453)十二月六日,卒于正德丁卯年(1507)七月二十九日,享年54歲。傅氏出身于書香門第,婚后與丈夫有較多的共同語言。正如墓志所言,傅氏“每聽大游講說書史,論古今成敗,輒能領(lǐng)其大義”。她的文化素養(yǎng)也影響到子女的教育和成長。墓志中即提到傅氏的幼子徐偉“向?qū)W有成”。傅氏與徐鵬共生育有八個子女,四男四女,僅幼子徐偉與長女成人,余皆早逝或夭折。
傅氏墓志的作者竭力強調(diào)了傅氏的婦德,主要表現(xiàn)為相夫教子、孝敬侍養(yǎng)公婆和嚴守貞潔等方面,由此勾畫出了明代士大夫眼中標(biāo)準(zhǔn)的賢妻良母形象。傅氏婚后支持丈夫徐鵬讀書以考取功名,在徐鵬考中進士被授予官職后,她對丈夫的賓客朋友款待適宜得體。婆媳關(guān)系方面,雖然婆婆并不是丈夫的生母,但傅氏對她十分孝敬。在徐鵬過世后,傅氏嚴守婦道,足不出戶,專以教養(yǎng)子女、奉養(yǎng)公婆為事。母子關(guān)系方面,傅氏去世后,從她的幼子徐偉之悲傷不已可以看出,母子關(guān)系之親密和諧。墓志刻畫出了一位將婦德標(biāo)準(zhǔn)內(nèi)化于心、嚴格要求自己的女性形象。
徐鵬的主要社會交往為保定地區(qū)的名門望族和他任職期間的同僚以及同年、師長等,可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徐鵬的墓志銘由楊守阯撰文、江瀾書丹、劉機篆墓表,其妻傅氏的墓志銘由江瀾撰文、傅珪書丹、董杰篆蓋、馮顯為事狀,這并非偶然。徐鵬與楊守阯、江瀾既是同年,又是同僚;而劉機為其同鄉(xiāng)兼老師,還在一起任職多年;傅珪為其門生;篆蓋者董杰與傅珪為同科進士,又為傅氏所居地的地方長官;馮顯為其鄉(xiāng)人。他們之間或者由科舉考試制度聯(lián)系在一起,或者皆為當(dāng)?shù)氐拿T望族、書香門第。
3 墓志的書法藝術(shù)
《徐君墓志》和《傅氏墓志》的墓表由劉機、董杰篆寫,豎刻陰文篆書,上刻“故翰林編修文林郎徐君之墓”“明故敕封徐孺人傅氏墓志銘”,分四列。志蓋篆文書法工整,筆法圓潤流暢。
兩合墓志的志文分別由江瀾、傅珪書丹,志文為楷書,整齊工整。雖然在志文刻制的過程中沒有打出明顯的界格,但整篇墓志無論是從縱向還是橫向來看,都整齊劃一,筆勢協(xié)調(diào),給人一種法度森嚴、莊嚴肅穆的感覺。這與所書的是較為嚴肅的墓志銘直接相關(guān),從而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達到了較高的契合度。墓志的書法雖法度嚴謹,但缺乏個性,這可能與書丹者的身份及其所處時代環(huán)境有關(guān)系。明代楷書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推崇,從科舉選官、政令發(fā)布到書籍撰寫都采用楷書。因此,明代士大夫在處理公私事務(wù)中最常見的書法風(fēng)格就是極為工整規(guī)范但缺乏個性的臺閣體。墓志的撰寫者、書丹者以及篆蓋者均為當(dāng)時的士大夫,他們擁有共同的科舉取士的仕宦經(jīng)歷,經(jīng)受過群體審美意識的深刻塑造。這些對于我們研究明代書法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具有比較高的參考價值。
此外,《徐君墓志》在志文的最后有“歴陽王用鐫”一語,說明當(dāng)時已有專門的鐫刻匠人,這對于我們了解當(dāng)時的刻工提供了一點線索。
4 余論
《徐君墓志》與《傅氏墓志》保存完好,具有比較重要的歷史價值。志文記載了墓主人的家世、生平等,通過一些具體事例的敘述突出了墓主人的才學(xué)德行。從墓志中可以了解到明代士大夫的某些行為模式與思想觀念,諸如社會交往、官場生態(tài)、家庭生活、男性與女性的理想人格等。社會交往方面,從墓志中涉及的相關(guān)人物來看,徐鵬的主要社會關(guān)系分為兩種:一種是科舉考試制度衍生出來的師生、同窗、同年與同僚;一種是本地名門望族之間因同鄉(xiāng)或婚姻關(guān)系而結(jié)成的網(wǎng)絡(luò)。官場生態(tài)方面,官員之間一般會以各種名義結(jié)成同氣連枝的小團體,以求保護自己并圖謀發(fā)展。家庭生活方面,人們普遍推崇孝道,無論男女,孝敬奉養(yǎng)父母皆為最重要的美德;其次是要有子嗣以傳宗接代,使先祖能夠得到不斷線的祭祀。理想人格方面男女有別。男性自然要通過科舉考試進身仕途,開創(chuàng)一番事業(yè),因此徐鵬在政治前途一片光明之時的英年早逝才讓人感到格外惋惜。對女性而言,婚姻家庭是最重要的。她們在婚后相夫教子、孝順公婆并嚴守貞潔才能得到世人的普遍認可與贊揚??傊?,這兩合墓志對了解明代士大夫的社會交往、家庭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另外,兩合墓志志石保存完整,志文具有較高的書法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文典.莊子補正[M].趙鋒,諸偉奇,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5.
[2]韓非.韓非子新校注[M].陳奇猷,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黃彰健.明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2016.
[5]司馬光.資治通鑒[M].胡三省,音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6]金良驥,劉云亭.清苑縣志[M].鉛印本.1934.
[7]苗力田.亞里士多德全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