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香 宋 杉 張鐵英
安吉縣人民醫(yī)院 浙江 安吉 313300
小兒遷延性腹瀉是臨床兒科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目前西醫(yī)治療該病常采用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散等腸道微生態(tài)調(diào)節(jié)劑以及糾正脫水等對癥治療為主,雖可改善臨床患兒臨床癥狀,具有一定療效,但病情易出現(xiàn)反復,臨床療效不甚理想[1]。中醫(yī)藥治療小兒遷延性腹瀉具有明顯優(yōu)勢,可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基礎(chǔ)上發(fā)揮標本兼治、提高臨床療效的效果。本觀察運脾止瀉湯聯(lián)合培菲康對脾虛型遷延性腹瀉患兒進行治療,探討其對患兒臨床療效、腸道微生態(tài)和胃腸激素水平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86例遷延性腹瀉患兒作為觀察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其中觀察組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齡0.5~5.0歲,平均2.03±0.51歲;病程2~7周,平均3.47±1.26周;大便3~5次/d,平均病程3.63±1.28次/d。對照組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齡0.5~4.5歲,平均1.65±0.47歲;病程2~8周,平均3.56±1.35周;大便次數(shù)3~6次/d,平均3.79±1.15次/d。比較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大便次數(shù)等一般資料數(shù)據(jù),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①西醫(yī)診斷標準:參考2014年《兒科常見疾病臨床診療路徑》[2]中遷延性腹瀉診斷標準。②中醫(yī)診斷:參考《中醫(yī)內(nèi)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和《中醫(yī)兒科學》[4]中泄瀉的診斷標準,辨證為脾虛型。
1.3 納入標準:①符合小兒遷延性腹瀉的上述診斷標準者;②中醫(yī)辨證為脾虛型者;③年齡6個月~5歲,病程2~8周者;④精神及意識正常者;⑤家屬知情且同意參與該研究者。本研究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4 排除標準:①存在重度營養(yǎng)不良和佝僂病者;②合并嚴重肝、膽、腎、心臟器質(zhì)性疾病者;③出現(xiàn)黏液便或膿血便者;④入組前使用本研究藥物者;⑤合并嚴重代謝、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⑥痢疾、霍亂、中毒等其他原因?qū)е碌母篂a者;⑦情緒不穩(wěn)定、治療依從性差者。
2.1 對照組:給予防脫水、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等常規(guī)對癥治療,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采用運脾止瀉湯治療,自擬運脾止瀉湯,組方:赤石脂15g,藿香、丁香、芡實、茯苓、伏龍肝、石榴皮各10g,肉豆蔻6g。每日1劑,煎取100ml,年齡<1歲患兒口服50ml/d,>1歲的患兒口服100ml/d,均分3次服用。連續(xù)治療14天。
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采用小培菲康治療,口服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散(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0970105,1g×9包),年齡<1歲患兒0.5g/d,1~5歲患兒1g/d,每日3次,用溫水服用。連續(xù)用藥治療14天。
3.1 臨床療效評價:①臨床療效。治愈:腹瀉腹痛等癥狀消失,大便成形,大便鏡檢無異常,病原學檢查陰性;好轉(zhuǎn):腹痛、腹瀉等癥狀和大便性狀明顯改善,大便次數(shù)不超過3次/d,大便鏡檢偶見脂肪球或白細胞,病原學檢查陰性;無效:腹瀉、腹痛等癥狀無改善或加重,大便不成形,大便次數(shù)>3次/d,大便鏡檢見脂肪球或白細胞,病原學檢查陰性[3]。②中醫(yī)癥候積分:對兩組患兒的大便溏瀉、食少納差、腹痛腹脹、面色萎黃癥狀進行量化評分,按照輕重程度分別記為0、2、4分,分值越高,癥狀越重[5]。③胃腸激素檢測:分別在治療前、后檢測血清胃泌素(GAS)、胃動素(MTL)和前列腺素E2(RGE2)水平。④免疫功能:在治療前、后,檢測免疫球蛋白IgG、IgA水平,采用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的流式細胞儀檢測T淋巴細胞亞群CD4+和CD8+占比。⑤腸道菌群:治療前后,取患兒新鮮糞便,采用API生化鑒定系統(tǒng)和厭氧菌三級鑒定法對乳酸桿菌、雙歧桿菌、類桿菌、大腸桿菌、腸球菌菌種進行鑒定,以平板活菌計數(shù)法計算得出每克糞便中的上述菌種數(shù)目。
3.2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和處理數(shù)據(jù),總有效率等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卡方檢驗;GAS、CD4+、CD8+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兩組間t檢驗,治療前后采用配對t檢驗,檢驗水準均為α=0.05。
3.3 治療結(jié)果:分述如下。
3.3.1 兩組治療療效對比: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
3.3.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治療后,兩組各項中醫(y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大便溏瀉、食少納差、腹痛腹脹和面色萎黃的中醫(yī)癥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面色萎黃3.54±0.83 0.93±0.21*#3.47±0.85 1.59±0.34#組別觀察組例數(shù)43對照組43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大便溏瀉3.62±0.74 1.09±0.43*#3.74±0.85 1.86±0.62#腹痛腹脹3.38±0.67 1.56±0.60*#3.47±0.73 1.98±0.65#食少納差3.29±1.04 1.01±0.37*#3.43±0.82 1.74±0.33#
3.3.3 兩組治療前后胃腸激素指標水平比較:治療后,兩組患兒MTL、RGE2水平均高于治療前(P<0.05),GAS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胃腸激素指標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胃腸激素指標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MTL(ng/L)269.15±43.16 382.45±50.21*#263.47±40.94 336.52±48.56#組別觀察組(n=43)對照組(n=43)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GAS(ng/ml)42.35±3.38 26.40±2.36*#41.74±3.59 33.45±2.43#RGE2(μg/ml)33.85±2.94 55.24±6.27*#34.22±3.51 48.47±5.39#
3.3.4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治療后,兩組患兒IgG、IgA和CD4+均高于治療前(P<0.05),CD8+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IgG、IgA和CD4+均高于對照組(P<0.05),CD8+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43例數(shù)43對照組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IgG(g/L)6.62±1.12 12.45±2.06*#6.68±1.25 9.31±1.82#IgA(g/L)1.32±0.34 1.84±0.42*#1.35±0.41 1.60±0.33#CD4+(%)29.23±4.74 38.95±5.41*#29.75±4.35 34.86±5.27#CD8+(%)30.10±5.23 26.97±3.60*#29.87±5.17 28.16±4.31#
3.3.5 兩組治療前后腸道菌群數(shù)量變化比較:治療后,兩組患兒腸道大腸桿菌和腸球菌數(shù)量均低于治療前(P<0.05),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和類桿菌數(shù)量高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患兒腸道大腸桿菌和腸球菌數(shù)量均低于對照組(P<0.05),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和類桿菌數(shù)量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腸道菌群數(shù)量變化比較(±s,copies/g)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腸道菌群數(shù)量變化比較(±s,copies/g)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腸球菌7.10±1.53 5.58±1.69*#7.14±1.60 6.63±1.22#例數(shù)43 43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乳酸桿菌7.63±1.32 10.28±2.24*#7.57±1.04 8.14±1.32#雙歧桿菌7.39±1.04 9.75±1.52*#7.12±1.15 7.84±1.28#大腸桿菌8.65±1.33 6.48±1.27*#8.52±1.59 8.01±1.18#類桿菌7.72±1.46 10.28±1.74*#7.64±1.39 8.08±1.52#
遷延性腹瀉患兒由于病情遷延難愈,長期腹瀉、食欲低下甚至脫水等可影響機體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和身體的生長發(fā)育,是造成患兒營養(yǎng)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6]。小兒遷延性腹瀉在中醫(yī)學中屬于“泄瀉”“久泄”等范疇,臨床上證型以脾虛型較為常見,常伴有腸道菌群失調(diào)?!队子准伞分小胺蛐篂a之本,無不由脾胃”中可見泄瀉的發(fā)生多因脾胃虛弱而起[7]。小兒先天“脾常不足”,加上外感六邪、飲食失節(jié)等可損傷脾胃,脾胃虛弱,升降失司,水谷、濕邪滯留,阻礙氣機,清濁混雜瀉下,是為泄瀉[8]。泄瀉使脾氣更傷,脾胃愈弱,導致日久不愈,故臨床治療的關(guān)鍵在于健補脾胃。運脾止瀉湯方中赤石脂主澀,可“養(yǎng)脾氣,補虛損”,澀腸止瀉;芡實滋補開胃、健脾止瀉,與赤石脂合用可發(fā)揮更強的澀腸止瀉功效[9];藿香具有化濕濁、助脾胃、和中止嘔等功效,有效改善腹脹腹痛、脾胃濕阻等癥狀;丁香可發(fā)揮降逆行氣的作用;茯苓益氣健脾,利水滲濕;伏龍肝歸脾經(jīng)和胃經(jīng),可溫中燥濕,止嘔止瀉;石榴皮生津止渴,收斂固澀,止瀉止血;肉豆蔻可溫中行氣,澀腸止瀉,是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等癥的常用藥。諸藥共用,可發(fā)揮健脾和胃、溫中行氣、止瀉固澀之效。研究指出[10],免疫低下、腸道菌群失調(diào)是導致小兒腹瀉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根本原因。由于在運脾止瀉湯治療基礎(chǔ)上使用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散的可發(fā)揮腸道微生態(tài)調(diào)節(jié)作用,能夠恢復腸道正常菌群平衡,改善致病菌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癥狀[11]。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5.35%高于對照組的81.40%,且觀察組中醫(yī)癥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可見采用運脾止瀉湯聯(lián)合小培菲康治療遷延性腹瀉患兒明顯減輕了中醫(yī)證候,并提高了臨床療效。研究結(jié)果顯示,患兒IgG、IgA、CD4+和血清MTL、RGE2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占比、GAS水平和腸道大腸桿菌和腸球菌數(shù)量均低于對照組,腸道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和類桿菌數(shù)量高于對照組,可見觀察組患兒較好的免疫功能、腸道微生態(tài)改善效果。
綜上所述,運脾止瀉湯聯(lián)合培菲康治療脾虛型遷延性腹瀉患兒可明顯減輕其中醫(yī)證候,改善腸道菌群紊亂和胃腸激素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和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