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凡
嘉靖帝,即明武宗堂弟朱厚熜,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
明武宗駕崩,死后無嗣,張?zhí)蠛蛢乳w首輔楊廷和商量,決定由近支皇室朱厚熜繼承皇位。這位皇帝有勇有謀,通過歷史上著名的“大禮議”,逐步掌控了皇權。在位早期,他勵精圖治,整頓朝綱,開創(chuàng)了嘉靖中興的局面。但之后的一切轉變,幾乎都來自嘉靖二十一年那場“壬寅宮變”——11個小宮女想聯(lián)手勒斃他。
據史料記載,宮變之后,原本就迷信的嘉靖帝長期不理朝政,一蹶不振,最終激起民變,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那么,嘉靖帝在寢殿放置27張龍床,是否與宮變有關呢?其中又有些什么故事呢?
嘉靖差點被勒死在龍床
小小的乾清宮真的放置有27張龍床嗎?
明代嘉靖時期的大臣張合在著作《宙載》中,明確寫著嘉靖時期的乾清宮,有27張床。對于一個小小的乾清宮,這個數目實在太過龐大。乾清宮是明代皇帝的住所。張合去過乾清宮,作為刑部主事的他,進入乾清宮,是為了辦案。辦的是嘉靖遇刺案——11個小宮女想聯(lián)手勒斃他,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壬寅宮變”。
據《明世宗實錄》記載:11位宮女,等待嘉靖帝熟睡后,想將其勒斃。檔案上說,宮女楊金英時年30歲,年齡最大,有膽略,是她們的主謀之一。在行刺時,這十來位宮女分工合作,由楊金英去拴繩套,另有兩人配合拉繩套。據事后推測,可能是因為當時太緊張,繩子竟打成一個死結,嘉靖帝并沒有被勒斃。由于嘉靖帝長久不死,其中一個宮女張金蓮很是害怕,便跑到乾清宮后面的坤寧宮,將此事告知皇后?;屎竺O(jiān)張佐、高忠將她們抓了起來,這才險險救下嘉靖帝。
那么,十余個宮女聯(lián)合下手,張金蓮還跑去坤寧宮向皇后求救。這么大的陣仗,整個乾清宮為何沒有侍衛(wèi)或內監(jiān)出現呢?按當時的宮廷制度,皇宮內,每個宮殿到了晚間都會落鎖,內監(jiān)和侍衛(wèi)都不能停留在宮殿內。所以“壬寅宮變”當晚,乾清宮內只有宮女,沒有內監(jiān)和侍衛(wèi)。張金蓮去求救,皇后也是帶了宮女前來,到了乾清宮后才開鎖放內監(jiān)進殿,將肇事者抓起來。
這件事轟動朝野上下。張合受命審理此案,自然要進乾清宮,對乾清宮仔細調查。故此才有了27張床的可信度極高的記錄。
27張龍是為了防范行刺嗎?
那么,這27張床怎么放的呢?
據張合《宙載》記載:凡九間,有上有下,上下共置床27張,天子隨時居寢。意思是,乾清宮上下共9間房,每一間都有3張床。至于9間房怎么鋪排,現在已經查驗不到了。因為明朝的乾清宮早已被大火燒毀。乾清宮在明代五次被燒毀,明末又毀于戰(zhàn)火。清順治元年重建,清嘉慶二年又毀于火災,現在我們看到的是1798年(清嘉慶三年)建成的乾清宮,和明代的內部結構完全不同。那么,嘉靖帝這27張床真的是用來防止行刺的嗎?
三峽大學老師、“明宮揭秘”系列三部曲作者胡丹,曾在《大明王朝家里事兒》這本書里探討過這個問題。他不認可這個觀點。他認為,宮廷是戒備最森嚴的地方,一個皇帝是不可能時時提防著,以免被人行刺的。二是這27張床全部置于乾清宮,不過兩層樓的空間,防范效果不大。他認為,放27張床,和古代的禮制有關。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子林也持有同樣的看法。
龍的形象及其變體,在象征皇權的故宮里隨處可見。本頁下圖二為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它自明永樂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宮奉天殿建成后,屢遭焚毀,多次重建。
在一篇論文中,王子林認為:在周代,天子所居有六寢。包括一座路寢和五座小寢,路寢是天子處理政務的地方,小寢是天子休息的地方。根據季節(jié)的變化,天子要居住于不同的寢宮:春季住東北寢宮,夏季住東南寢宮,秋季住西南寢宮,冬季住西北寢宮,季夏(夏季的最末一個月)住中央寢宮,加上位于中央寢宮前面的路寢,一共有6座宮殿。王后的6宮分布與天子6寢相同。6寢排布實際上是一種明堂結構。為什么嘉靖帝每間要放置3張床?王子林認為,這可能是明堂制度的遺存。明堂的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房子為3開間,每間放一張床,則每座房里共有3張床,天子分不同的季節(jié)居住在不同的房間里。后世帝王被稱為“九五之尊”,住的房子均為九開間,但他的寢宮就沒有六座了,而只有一座。故只能把明堂東南西北的房子完全集中于一座房子里,每間放置3張床。于是,9間共計27張床。
“壬寅宮變”震驚朝野,張合此書又透露案發(fā)現場的具體布置,如此一來,謠諑四起。雖只是為了符合禮制之需,但27張床的布置超出了民間的想象,防范行刺之說不脛而走。
嘉靖帝的確多疑敏感
撇開“壬寅宮變”不談,嘉靖帝也的確是一個多疑、敏感之人。胡丹舉了一個例子。
1565年,嘉靖帝病重,傳喚太醫(yī)徐偉。當時,嘉靖帝龍袍拖到了地上。徐偉怕踩著,就站在遠處不敢上前。嘉靖看到了,就覺得很是奇怪。徐偉回說:您的龍袍掉在地上,臣不敢進。嘉靖聽了很是開心,還專門下詔表揚他。為什么呢?因為徐偉說龍袍在地“上”,沒說地“下”。地上,人也;地下,鬼也。
嘉靖的多疑,還體現在他的用人。為了絕對掌握和獨裁行使權力,嘉靖從未持久地信任朝臣。早期的楊廷和、蔣冕、毛紀等均有策立功,但僅在兩年多的時間內,連續(xù)被斥退,以至被定為奸黨,褫職為民。尤其是楊廷和的子婿等,多被戍謫。正德朝老臣楊一清、謝遷雖被宣召,但旋進旋退、難有展布,最后郁郁以歸。
南大歷史系武黎嵩認為,嘉靖帝心理“扭曲”的第一步,與少年時代發(fā)生的“大禮議”密切相關。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武宗絕嗣無子,又無親兄弟,身為堂弟的朱厚熜便被迎接進京,繼皇帝位,年號嘉靖。以內閣首輔楊廷和為首的大臣認為,嘉靖帝應尊奉正統(tǒng),以明孝宗(即明武宗之父)為皇考,算是過繼給明孝宗當兒子,改稱生父為“皇叔”。這一點,嘉靖帝是萬萬不接受的,他認為自己是“繼統(tǒng)不繼嗣”,堅持要加封自己的生父為“皇帝”。
有人說,一下雪,故宮就變回了紫禁城。左頁上圖雪后的故宮,以莊重大氣的紅,搭配純白無瑕的白,別有一番韻味。本頁上圖為乾清宮。乾清宮是內廷正殿,明朝的十四個皇帝和清代的順治、康熙都以乾清宮為寢宮。
嘉靖皇帝與文官集團各執(zhí)己見,互不妥協(xié)。最終,嘉靖帝嚴懲群臣,光是被杖責打死的就有16人。武黎嵩表示,由此,嘉靖皇帝不信任身邊的官僚集團,常猜忌身邊的大臣。
20年不敢再住乾清宮
胡丹認為,嘉靖帝之所以如此多疑、敏感,甚至暴躁,不僅和早年的“大禮議”有關,也與他迷信道教,服食丹藥有關。包括“壬寅宮變”這一事件的背后,都與丹藥有著脫不開的關系。
嘉靖帝自幼崇信道教,身邊聚集了許多方士。其中嵩山道士藍道行向他推薦了一款養(yǎng)生之術——飲用朝露,并說這是天庭的玉露,可以洗滌腸胃。如果用它來服食丹藥,效果會加倍。于是,嘉靖帝便讓宮女每天都采集晨露。因為長期服用丹藥,藥性燥,嘉靖帝的脾氣變得十分暴烈。受到責罰的宮人便越來越多。此外,為了配制丹藥,還需要女性的經血。這對于宮女來說,是一種深切的折磨?!叭梢鷮m變”應運而生。事情發(fā)生后,嘉靖帝生命垂危,御醫(yī)不敢下藥,太醫(yī)使許紳冒死調用“峻藥”下之,嘉靖帝吐了數升紫血,這才好轉過來。
經過一番調查,發(fā)現主謀除30歲的宮女楊金英外,還有王寧嬪?!睹魇贰せ屎罅袀鳌酚涊d:金英等弒逆,王寧嬪首謀。一個嬪妃為何會參與行刺?原來王寧嬪失寵后,因言語不檢點,中傷正受寵的曹端妃。嘉靖帝得知后,便罰她去采露。王寧嬪心生不滿,便與宮女合謀行刺。并且,此事把曹端妃也拉下了水。王寧嬪聲稱行刺一事曹端妃也知情。最終,兩人被凌遲處死。死里逃生后,嘉靖帝不敢再住乾清宮,搬到了西苑永壽宮。在大臣們看來,乾者,天也;清者,“天得一以清”。帝王是天地間唯一的、最尊貴的,不住乾清宮不合規(guī)矩,更不成體統(tǒng)。
大臣要皇帝回到乾清宮居住,王同祖還專門上了“還宮疏”,他搬出了祖制和帝王必須居正位的說詞,懇請嘉靖回到乾清宮居住。為了讓嘉靖帝放心,他還在疏中建議重新改造乾清宮。但嘉靖帝心有余悸,直到20多年后,他去世前不久,才再一次搬回乾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