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集資詐騙罪與詐騙罪的爭論主要在于在量刑上兩者孰輕孰重,集資詐騙罪關于主觀方面“非法占有”的認定引起了集資詐騙罪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之間的爭議。從犯罪目的來看,集資詐騙罪相較于詐騙罪只是為了投資盈利;從認定條件看,集資詐騙罪的認定不能僅僅只根據(jù)行為本身來判斷;從構成要件層面講,法定犯的構成要件存在一定的邏輯缺陷。主觀方面,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比集資詐騙罪的主觀惡性小;客觀方面,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意圖和表現(xiàn)沒有集資詐騙罪明顯和強烈;客體方面,集資詐騙罪比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危害大,影響也比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更深遠。
關鍵詞:集資詐騙罪;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中圖分類號:D924.3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1)03-0094-03
一、集資詐騙罪概述
集資詐騙罪是依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一種罪名,是指以非法集資并據(jù)為己有為目的,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使用詐騙方法進行的非法集資行為,這種行為的主要危害體現(xiàn)在:破壞了國家正常的金融秩序,侵害了國家、單位或者個人的財產所有權,且其數(shù)額較大[1]。集資詐騙罪的主體是指任何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這是一般主體,凡是符合以上條件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依《刑法》第二百條的規(guī)定,集資詐騙罪主體不僅僅是指個人,也可以是單位。在通常情況下,將非法募集的資金由募集者自己非法占有、任意揮霍,或獲取資金后攜款潛逃、銷聲匿跡等是此種集資目的的具體表現(xiàn)。集資詐騙罪是在1995年6月30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第八條中首次提出的,1997年《刑法》修訂時予以采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規(guī)定》中,將此種非法集資行為認定為集資詐騙罪。
集資詐騙罪有以下特點:1.受害者沒有特定的群體或個人,犯罪方式具有很強的誘惑性。集資詐騙的對象既有個體經營者、企事業(yè)單位職工、退休人員,也有少數(shù)黨政機關干部,大多數(shù)為45歲左右具有一定積蓄的中年人。2.犯罪方法多種多樣,具有較強的欺騙性和隱蔽性。作案手段主要有:(1)隱匿真實身份;(2)發(fā)布虛假廣告;(3)虛構業(yè)務項目;(4)承諾低投入高回報;非法集資所采用的手段通常都是用后期集資來墊付前期集資的利息、分紅等所謂“收益”。非法集資運作始終處于資不抵債的惡性循環(huán)中,一旦后續(xù)集資、資金不到位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導致資金鏈斷裂[1],非法集資行為人就會立即逃匿。3.受害者防范、投資風險意識不強,容易被集資者利用。犯罪分子主要針對一些信息來源渠道窄,對經濟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知之甚少,具有一定存款和經濟能力的中老年群體實施犯罪。此類人群由于有閑錢,一部分退休在家無事做,被犯罪分子稍加鼓動或誘以小利,便對其深信不疑,防范犯罪的意識非常淡薄,繼而被不法之徒所利用。
二、集資詐騙罪存在的理論爭鳴
(一)集資詐騙罪與詐騙罪的關系爭論
《刑法修正案(九)》出臺之前,集資詐騙罪最高刑罰是死刑,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出臺之后,集資詐騙罪死刑罪名取消,最高刑罰和詐騙罪一樣同為無期徒刑。集資詐騙罪與詐騙罪的關系爭論的焦點就在于[2]:在量刑上兩者孰輕孰重更為合乎情理?從立法者的角度看,首先,集資詐騙罪和詐騙罪是特別法與一般法的關系,在適用過程中原則上堅持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但是,在司法審判中,對集資詐騙罪的理解仍然不足,在定罪量刑方面容易出現(xiàn)問題。其次,集資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雙重客體,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相對單一,由此判定集資詐騙罪在量刑上應該高于普通的詐騙罪。從大多數(shù)普通公眾的角度看,集資詐騙罪的社會影響和危害效果要遠低于普通的詐騙罪,因此在量刑上,集資詐騙罪應該低于普通的詐騙罪。
(二)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關系爭論
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現(xiàn)實中有時候難以辨別,它們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非法集資的形式,但在理論上是有一定區(qū)別的,集資詐騙罪的刑罰要比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高,在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出臺之前,集資詐騙罪最高可判死刑,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最高量刑為有期徒刑10年[3]。因為量刑上較大差異的原因,在現(xiàn)實司法案件中,有相當數(shù)量的被告都聲稱自己屬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并且集資詐騙罪中的關于主觀方面“非法占有”難以認定,這就引起了集資詐騙罪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之間的爭議[4]。
三、集資詐騙罪的認定
(一)集資詐騙罪與詐騙罪的區(qū)別認定
第一,從犯罪目的來看,相較于詐騙罪,集資詐騙罪是為了投資盈利,所以集資詐騙罪惡性比詐騙罪輕。在大多數(shù)集資詐騙案件中,被告并沒有隱瞞其真實身份,他們在集資后將資金用于經營業(yè)務,后來可能由于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鏈斷裂,而集資詐騙者對資金的損失也是痛心的。筆者認為,集資詐騙行為所造成的損害不是財產與受害者脫離之后被集資詐騙者占為己有,而一旦財產脫離受害者之后就被詐騙者占為己有,這正是詐騙罪的特征。如果把集資詐騙視為詐騙罪處置,那么資金到手就是既遂,而把資金的返還只是作為量刑情節(jié)的考量,如此一來顯然不符合慣例,普通公眾也會難以接受。此外,金融領域對效率的追求,以及對高風險存在的默許,體現(xiàn)了金融領域行為的特殊性。所以,集資行為人實施了集資的行為,但是沒有造成客觀上的損失,到底應不應該定集資詐騙罪?筆者認為,這種情況不論處在哪種立場下都不應該定為集資詐騙罪。集資詐騙罪的集資行為是一種投資風險與集資風險并兼的犯罪,與詐騙罪相比,集資詐騙罪在生活領域中的惡性明顯更輕,普通民眾的感受不強。而且通常情況下,受害人對投資風險所造成的后果也負有一定的責任[5]。
第二,從認定條件看,詐騙罪的認定可以直接根據(jù)其行為來判斷犯罪是否成立,而集資詐騙罪的認定不能僅僅只根據(jù)行為本身來判斷,同時還要根據(jù)《商業(yè)銀行法》判斷其行為的行政違法性[6]。
從認定條件的區(qū)別可以看出詐騙罪是一種自然犯,而集資詐騙罪是一種法定犯。自然犯是先天之惡,而法定犯卻是禁止之惡。所以,比起自然犯,法定犯的可罰性更輕。此外,詐騙的譴責性區(qū)別也體現(xiàn)在人們生活當中的不同領域內,如果詐騙發(fā)生在日常中,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涉及個人的生命、財產、健康等,人們對詐騙的感受是痛徹肺腑的,人們對詐騙的譴責性更深。而在市場領域中,對于諸如集資詐騙此類的詐騙,大多數(shù)普通民眾的感受并不強烈,原因歸結起來有三點:一是集資詐騙有范圍的局限性;二是集資詐騙是一種經濟犯罪;三是集資詐騙不涉及危害人身安全。比如在吳英案中,網(wǎng)絡上的聲音基本是一致的,那就是力保吳英不死。因此,詐騙一詞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人們往往依據(jù)自身生活的現(xiàn)狀而表達著帶有濃重個人色彩的見解,所以日常生活中的欺詐和市場領域中的欺詐不能同日而語,比起日常生活中的欺詐行為,人們對市場領域欺詐的譴責力度更弱。
第三,從構成要件層面講,法定犯的構成要件存在一定的邏輯缺陷,因為其中的某些構成要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中性行為,如“集資”,集資詐騙罪中的“集資”是一種中性行為,比如銀行、國家機關單位等可以合法而為之,但是個人行為就可能造成犯罪后果。法定犯構成要件行為(如“集資”)在日常生活中和道德倫理層面上受到的來自各方面的譴責相對較弱,而自然犯構要件行為(如搶劫)受到的社會譴責性更強。
總而言之,不論是從犯罪目的、認定條件,還是從構成要件層面來看,集資詐騙罪都是一種輕于詐騙罪的犯罪。
(二)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區(qū)別認定
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區(qū)別認定總體看來主要體現(xiàn)在主觀、客觀和客體三個方面:
第一,主觀方面(犯罪動機)的區(qū)別認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比集資詐騙罪的主觀惡性小。集資詐騙罪的主體在動機上就有非法占有的想法,也就是說,集資行為者沒有主動把這些非法資金返還給被害人。根據(jù)司法解釋,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1.集資后不用于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用于生產經營活動與籌集資金規(guī)模明顯不成比例,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2.肆意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3.攜帶集資款逃匿的;4.將集資款用于違法犯罪活動的;5.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返還資金的;6.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逃避返還資金的;7.拒不交代資金去向,逃避返還資金的;8.其他可以認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7]。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在犯罪之初卻有返還資金之意愿,比如,吸收存款行為者本意為了經營生意,想做大做強,而又沒有資金支撐,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用于經營,主觀上沒有占有公眾存款的故意,但由于其個人在經營過程中造成生意虧損或發(fā)生事故,無法給存款人償還本金及利息。所以,這個罪名成立的重點不在于考察吸收存款行為人是否有主觀上的非法占有之目的。
第二,客觀方面(集資過程使用手段)的區(qū)別認定。第一,對于集資詐騙罪,司法解釋明確了其前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沒有這一前者條件[8]。第二,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兩罪都可能含有欺詐的因素,但欺詐因素在集資過程中分別扮演不同的目的,在集資詐騙罪中,集資行為者使用欺騙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集資目的,子虛烏有的欺騙手段貫穿于整個非法集資過程中,而非法吸收者主要采取的手段是隱瞞其集資用途真相,此罪詐騙的意圖和表現(xiàn)沒有集資詐騙罪明顯和強烈。
第三,客體方面(侵犯對象)的區(qū)別認定。集資詐騙罪所侵犯的對象是通過詐騙手段對不特定的多數(shù)人進行非法集資得來的資金,包括物資和貨幣;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所侵犯的對象主要是通過非法提高存款利率或變相提高利率,使他人獲得高額利息的方式吸收的存款,而資金的外延大于存款。集資詐騙罪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都體現(xiàn)在擾亂國家正常金融秩序,但由于集資詐騙罪主觀惡意性強,在界定上更為復雜的原因,因而集資詐騙罪比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危害大,影響也比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更深遠,在決定犯罪本質的作用上明顯有不同的地方。
從以上三個方面來看,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最難界定的地方在于主觀方面(犯罪動機)的區(qū)別認定。而如何把握和判斷犯罪主體在動機上有沒有非法占有的想法成為區(qū)分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關鍵[9],“非法占有”雖然難以判定,但可以從行為人的客觀方面入手,運用合理推斷的方式判斷行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的主觀意圖[10],比如,行為人在籌到集資款后并沒有將其投入到經營之中,而是私用或者揮霍,或者攜款逃跑,則可以推定行為人集資時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如果是因為行為人在集資后經營不善或者沒有預見到投資風險最終導致虧損,就不能夠認定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所以,在進行集資詐騙罪非法占有目的的推定時,不僅要考慮到發(fā)生的結果,還應充分考察該結果與集資行為以及對集資款的使用行為有無直接的因果關系[11]。
四、結語
在法律判決基準上,集資詐騙罪與詐騙罪相比犯罪屬性相對較輕,所以集資詐騙側重點有失偏頗,不應當刻意加重刑罰,而削弱譴責成分,而對于“非法占有”的合理認定是區(qū)分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宋秀華.集資詐騙罪的相關法律適用問題分析[J].法制與社會,2019(20).
[2]楊瑞麗.論集資詐騙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認定標準[D].上海:華東政法大學,2019.
[3]吳港.吳英集資詐騙案的定罪量刑分析[D].蘭州:蘭州大學,2012.
[4]肖國耀,陳增寶.非法集資類犯罪的司法認定[J].人民司法, 2012(2).
[5]榮幸.法條競合適用規(guī)則的實證考察——以詐騙罪與集資詐騙罪為視角[J].廣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2).
[6]高艷東.詐騙罪與集資詐騙罪的規(guī)范超越:吳英案的罪與罰[J].中外法學,2012(4).
[7]黃瑋.集資詐騙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之辨析[J].法制博覽, 2018(30).
[8]馬春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與集資詐騙罪之界分[J].中國檢察官,2019(24).
[9]杜慧.非法集資類犯罪案件刑民交叉問題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8.
[10]范江華.騙取債務人的財物以實現(xiàn)債權行為的認定[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18.
[11]嚴偉青,陳靜.集資詐騙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反思、質疑與出路[J].法制與社會,2019(33).
作者簡介:王媛(1986—),女,漢族,陜西咸陽人,單位為內江師范學院紀委、巡察督查辦,研究方向為經濟法。
(責任編輯:王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