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升
(霍州煤電集團晉北煤業(yè)公司,山西 忻州 035100)
在煤礦回采的過程中,當遇到的煤層是急傾斜狀態(tài)或工作面是回采傾斜的狀態(tài)時,加之綜合回采機器的布置方式和作業(yè)時采用的循環(huán)型方式,以及煤層賦存的傾角大小和煤層與切眼之間的夾角等諸多因素影響,形成支架倒架及溜子竄上滑下的后果。煤層切眼內的溜子隨傾角變化而下滑,造成轉載機不能完美搭接機頭,后果就是前溜的“回頭煤”增多,嚴重磨損設備導致其運轉負荷增加。同時,機頭下滑時將轉載機調整到合適的位置,這樣做會將工作面的端頭處預留的安全距離嚴重縮短,導致緊急避險的通道口不通暢。所以,在設備安全的前提下提升運行效率,解決煤層回采時因傾斜導致的設備下滑現(xiàn)象,十分具備研究意義。
霍州煤電集團某礦28116采煤工作面,煤層在地下450 m左右,平均煤層厚度在4.1 m左右,主采煤層是8號,煤層傾角大概為8°,煤層可采的賦存基本穩(wěn)定。工作面設計145 m的切眼長度,膠帶順槽533 m的長度,軌道順槽530 m的長度。因為地質條件和煤層賦存的限制,將切眼施工的坡度設置為7°;因地質構造不同,在采前勘探時將工作面的切眼設置在110 m以外,局部的工作面坡度在12°~21°之間,坡度平均16.5°(因為膠帶順槽高程小于軌道順槽)。回采過程中,坡度一直在變化,工作面出現(xiàn)前后明顯溜出和下滑的現(xiàn)象,而切眼內的中段支架則發(fā)生局部擠架或倒架現(xiàn)象,對工作面能否正常采煤和生產都有著嚴重的制約影響。
在綜采支架上面放頂煤是28116的工作面進行采煤生產時所采用的工藝,它工作面里面普遍貫穿了不小的向斜構造。工作面中的不同標高分別是:順槽煤層底板的不同,其中膠帶是+748 m,軌道是+772 m;另外巷道間隔是24 m。在推進時若兩巷和切眼互相垂直,則切眼內的底板,它會產生大約16.5°的坡度,非常接近溜子和支架之間的最大坡度,產生下滑分力導致下滑后果,而且管理上也增加了很多困難。
采煤機如果循環(huán)割煤,據(jù)實際觀測,每班首先在機頭處割一刀,向下順著機尾推溜到拉架結束,這種循環(huán)可造成每排拉架前溜,下滑長度36 mm;每班從機尾開始割一刀,支架沿著機頭往上拉架,這種循環(huán)造成的每排拉架前溜下滑距離是7 mm。實踐得出,向斜構造導致底板斜面,是工作面出現(xiàn)設備前溜下滑的主導因素。采用調斜辦法可以消除這個問題,其原理為在割煤作業(yè)過程中,由于要實時接煤運輸,當割煤機將煤壁破除產生落煤后,拉架會順著采動而推溜支架工,推移產生的移近量不同,且每一個煤壁空間也不一樣大,所以前溜造成了不同的上、下層彎曲以及水平面,就會出現(xiàn)偏移。雖然偏移程度不大,但偏移后會產生分力作用,此分力在采煤機沿機尾處向機頭運動割刀時,主要作用在機頭;在采煤機沿機頭向機尾割刀時,就作用在機尾。某些下滑分力會被設備調斜過程產生的分力抵消,剩余的則影響設備的移近量以及下滑速度。
設備下滑是由于工作面增大的底板坡度,研究表明通過調整偽斜來通過較大的坡度區(qū)域。以下是調斜方式的計算方法[1-2]:
下頁圖1中,將調斜以后,軌道順槽和切眼間夾角設為α,回采時如果沒有前溜下滑,拉架導致的前溜,其上移距離是L sinα,L代表每刀截割的深度。為消除滑距,若前溜滑距為36 mm,L sinα=36 mm,得出α是3.4°,每刀截深是600 mm。
圖1 工作面調斜示意圖
設工作面的偽斜長為xm,即切眼內兩巷間距的斜距差就是xm。
公式是:x=M sinα
式中:M為工作面的切眼長度;α為工作面的調斜角度。
例如,切眼長為145 m,調斜角度3.4°,代入數(shù)據(jù),得到8.59 m的偽斜長度,也就是說工作面的機頭要保持在機尾前8.59 m。
在生產實踐中可以根據(jù)公式推導結果進行實際應用,當設備管理出現(xiàn)由于轉載機和前溜不合理的搭接導致的異常時,調整支架,把溜子距離推移,緩解前溜導致的下滑幅度。推溜拉架時若下滑現(xiàn)象很嚴重,可微調機頭與機尾的間距,進行校正。機頭和機尾相比,先割較長的那邊,然后在采煤機開始進行跑動以后,再進行拉架,使其回位,充分保證支架不會發(fā)生倒架或擠架的現(xiàn)象,并使工作面實現(xiàn)了“三平、一直、兩暢通”。
除了采用調整偽斜的方法減小開采過程中的防滑以外,我們也可以根據(jù)采煤實際工作面的不同開采條件,將工作面開采煤層的順序以及施工過程的工藝進行一系列的優(yōu)化,達到防滑的目的。其工藝的具體優(yōu)化流程如下[3]:
調整原來機頭和機尾雙向采煤時使用的通排割刀方法,更改為單向采煤法,即“先機頭,再機尾”,具體流程是:調整機器的進刀方式,在開始作業(yè)前,先對機頭割一刀,等割刀完全跑透以后,再把到停回原來位置。這期間先不進行推溜,因為采煤機在復位時狀態(tài)是空刀,所以煤壁一側的截深僅僅是一刀,拉架推溜要等完全復位后。此時,割煤機進行二次啟動,對機頭處進刀以后,再向機尾處完成刀割。割煤機在移動過程中,拉架同步進行移溜,且機頭一直比機尾側超前。將這兩種不同的防滑措施相結合,可以適度調節(jié)轉載機搭接機頭的長度,此外,再配合調整機頭的高度,拉人前的溜底鏈可避免因轉載點的回頭煤數(shù)量之多造成的設備損壞。
實踐應用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后,綜采28116工作面,設備倒架或下滑的現(xiàn)象得到明顯改善,作業(yè)循環(huán)實現(xiàn)了安全正規(guī)且高效的模式,職工檢修和扶架的勞動強度得到了降低,設備管理和維護得到了加強,由設備損壞而產生的機電費和材料費得到了減少,安全作業(yè)時職工的環(huán)境條件得到了提高,其現(xiàn)實意義與實用效果及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