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東
在“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影響下,1919年,傅斯年成為北大學生領袖。他大學畢業(yè)旋即考取庚子賠款的官費留學生。1926年冬,他應中山大學之聘回國教書,不久創(chuàng)辦語言歷史研究所。此后數(shù)年,他一直工作在學界,掌管過西南聯(lián)大、北京大學,桃李滿天下。他以史語所為基礎,推動中國近代學術事業(yè)發(fā)展,集結一大批優(yōu)秀人才,陳寅恪、趙元任等被他帶到史語所搞研究。
傅斯年是搶救和整理明清檔案第一人。他愛管“閑事”,嫉惡如仇。當考古學家馬衡大聲疾呼“救救明清檔案故紙堆”之時,他寢食難安,心急如焚,老祖宗留下的寶貝豈能賤賣?清朝內(nèi)閣大庫的檔案命運多舛,從晚清國庫搬出存放后,幾經(jīng)遷徙,幾易主人,竟然出現(xiàn)潮濕腐爛、鼠吃蟲蛀的情況。更有敗家子以經(jīng)費缺乏為由,以大洋4000元的價格將此8000麻袋總計15萬斤的檔案賣給造紙商拿去造紙。他豈能坐視不管,任由他人胡作非為!他為之請命,奔走呼號,呈請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蔡元培做主,最終以大洋1.8萬元將這批要進造紙廠的檔案買下。搶救下這批十分珍貴的檔案材料,他又帶領歷史學家鉆入詔令、奏章、則例、移會、賀表等檔案之中,整理檔案。
傅斯年是愛生如子的第一人。他有句名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他致信學校領導,“爽性下一個決心”,把“學生住處及其生活上相關之房子”這個問題,“在目前階段上完全解決”。還要求即日著手覓地、設計、畫圖,將此信登入???,征求全校意見。他考慮得細致入微,在信中具體列出包括學生自行車存放棚,男女廁所須足用、清潔等詳細的設施清單。但因沒有滿足學生蓋游泳池的愿望,他解釋“此事甚費錢,比一座大宿舍還貴得多,只好待將來”。他尤其對優(yōu)秀學生、貧困學生體貼入微,設立多項獎學金,不讓學生因貧失學。他看到一篇好文章,約作者面談,極為贊賞他的文才。但該生家境貧寒,又患深度近視。問他何以不戴眼鏡,該生默然不答。他便托人從香港購買一副眼鏡送給該生。他常到學生宿舍探視,查看學生的伙食。他與學生親密無間,如同家人,甚至會被調(diào)皮的學生取笑。有一次,他路過生物實驗室,看到學生正在觀察草履蟲,便說他在倫敦時也看過,有個學生開玩笑說他“吹牛”,他毫不介意,大笑而去。他去世后,學生們痛哭哀悼,發(fā)乎自然的真情。
傅斯年是一個多面手,他既能做最細密的繡花針工作,又有最大膽的大刀闊斧本領;他既是最能做學問的學者,又是最能辦事、最有組織才干的天生領袖人物;他的情感最有熱力,往往帶有爆炸性,人稱“傅大炮”;同時,他又是最溫柔、最富于理智、最有條理的一個可愛可親的人。這都是人世最難得合并在一個人身上的才性、任性、人性,所以,他的老師胡適稱他為“人間一個最稀有的天才”。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