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金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員干部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這是總書記面對新階段新形勢新任務對全黨提出的新要求,更是信訪系統(tǒng)黨員干部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講政治必須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判斷力是領導干部政治敏銳性、政治洞察力、政治成熟度的客觀折射。作為一名國企信訪干部,增強政治判斷力,就要以國家政治安全為大、以人民為重、以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本,增強科學把握形勢變化、精準識別現(xiàn)象本質、清醒辨別行為是非、有效抵御風險挑戰(zhàn)的能力。提高政治判斷力,要答好“選擇題”。面對大局、順應大勢、抓好大事,選擇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問題進行辯證思考,抓住主要矛盾,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提一綱而目皆張。牢牢把握政治方向,要答好“題中題”,練就一雙政治慧眼,善于以政治眼光觀察、分析信訪問題,深刻認識信訪工作的內在規(guī)律,用政治這條紅線把諸事物、各因素貫穿起來,提綱挈領、一以貫之。要答好“題外題”,把講政治置于大趨勢大背景大環(huán)境中來考量,對一些偶發(fā)性、敏感性、經常性的信訪問題以政治視角來觀察,“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善于從一般事物中發(fā)現(xiàn)政治問題,善于從傾向性、苗頭性問題中發(fā)現(xiàn)政治端倪,善于從錯綜復雜的矛盾關系中把握政治邏輯,堅持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讓細小信訪問題止于未萌、消于未發(fā)。
講政治必須提高政治領悟力。政治領悟力來源于思想上的領悟力。要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tǒng)一,精學多思、細品深悟,把握精髓、融會貫通,推動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實里走,使之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必須深刻領悟黨中央決策部署。黨員干部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指示精神和決策部署的組織者、實施者、推動者,必須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黨中央決策部署,不僅對黨中央精神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更要知其所必然,不斷增強政治上的堅定性和自覺性。作為一名信訪干部,必須深刻領悟“國之大者”,就要從國家面臨的大局、所處的大勢、發(fā)生的大事思考問題。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shù)、了然于胸,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么、強調什么,深刻領會什么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這是我們謀劃工作、推進工作的出發(fā)點,必須高度關注、格外重視、深刻理解、自覺把握,永遠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睿智者。
講政治必須提高政治執(zhí)行力。提高政治執(zhí)行力,重在堅定。堅定不移、堅持不懈貫徹執(zhí)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是共產黨人必須具備的政治品質。作為信訪系統(tǒng)的黨員干部,要經常同黨中央精神對標對表,切實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zhí)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做到不掉隊、不走偏、不隨流,保持政治定力,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提高政治執(zhí)行力,要在落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要自覺為黨分憂、為民解難,杜絕形式主義的“表面性落實”、實用主義的“選擇性落實”、功利主義的“作秀式落實”,把黨中央精神上下貫通、落到實處。提高政治執(zhí)行力,貴在負責。責任重于泰山,必須擔當負責。要增強責任意識,把黨和人民賦予的責任擔在肩上,練就一副鐵肩膀,知重負重、砥礪前行、勇往直前,要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敢于直面問題,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奔著發(fā)現(xiàn)問題的地方去,沖著解決矛盾的道路行,堅持底線思維、問題導向,防患于未然。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提高斗爭藝術,在解決群眾問題、營造和諧環(huán)境、建立長效機制上履職擔責。
(作者單位: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辦公室)
本欄編輯/肖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