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彭睿洋
多少年來,吃臘肉已成為家鄉(xiāng)過年的傳統(tǒng)。有臘肉,才有年的味道,這已是祖祖輩輩的一種生活習(xí)慣。
寒冬臘月間,家里人都忙著制作臘肉,這算是迎新年的一樁大事。待到家家戶戶的陽臺上、院子里都懸掛起一串串油津津的臘肉、臘腸、臘雞等臘貨時,年就越來越近了。
臘肉是四川特有的一種美味。做臘肉,只需肉與鹽,再加些花椒、碎姜粒及少許精醬油。別看原材料簡單,做起來可要費些功夫。這肉不能太肥,一咬全是油;也不能太瘦,容易塞牙縫,就得用那豬肉上最精華的部分,一層肥一層瘦的“五花肉”。
買回肉后,洗干凈,先在肉表面敷一層“鹽面膜”,裝盆腌制至少三天,入味后,每逢晴天就拿出去曬曬,三四天后取下來再撒一層“復(fù)鹽”(若第一次已用足鹽,就免“復(fù)鹽”工序),等十多天,那肉皮呈紅棕色,脂肪呈鴨黃色,整體感覺比較板實后,方可食用。
臘肉剛剛曬好,我就催著媽媽煮臘肉。煮好切片,什么都不加,就是最奢侈的吃法,那香味濃郁,穿過齒喉,直抵內(nèi)心。肥肉部分呈蛋黃色,如宣紙一般,薄而晶亮,最下面那層肉的顏色比上面的略深一點,咬一口,既細(xì)膩柔軟,又有肉的質(zhì)地,還比鮮肉多了一層咸味與鮮味。肥肉與瘦肉互搭的口感,使人感覺不膩且不塞牙,爽滑入口,留有余香。
臘肉是個“百搭”菜,怎么烹飪都好吃:將臘肉切成片或條,菜苔子燒臘肉,蒜薹炒臘肉,鮮胡豆燒臘肉,臘肉燉蘿卜干……都是可口佳肴,讓人百吃不厭。
臘肉的味道不僅與其他食材搭著好吃,哪怕它“獨挑大梁”,也是極好的。一鍋飯快煮好的前十分鐘,切兩片臘肉放在鍋里,與飯一起蒸,飯好了,肉也熟了,肉又把自身的味道傳給了飯,飯和著肉一起吃,也是真真兒的絕頂美味。
歲末將至,今又臘月,哦,難忘那臘肉的味道。
(四川德陽中學(xué)校初一·1班)
點評
讀罷此文,讓人有種想食肥而不膩、薄如宣紙一般的臘肉的迫不及待的心情。
習(xí)作把臘肉味、家鄉(xiāng)味與年味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脈絡(luò)清晰,寫出了“三味”是家鄉(xiāng)祖祖輩輩的一種生活習(xí)慣。
文中,小作者向人們傳授了一種腌制和烹飪臘肉的工藝,令人讀后口齒生津。
(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