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國內譯學詞典研究述評(1988—2018):成就與挑戰(zhàn)

2021-07-13 09:50呂凌云
樂山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6期
關鍵詞:詞典論文學科

呂凌云

(1.四川外國語大學 英語學院,重慶 400031;2.衡陽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2)

譯學詞典①是譯學知識工具書,它匯集譯學詞語,按某種次序排列,描寫譯學的歷史和現(xiàn)狀,解釋各詞語所代表的事物和概念,為讀者提供了解和研究譯學的相關信息[1]。譯學詞典是翻譯學和詞典學研究的重要成果,是這兩個學科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產物。一方面譯學詞典編纂實踐能檢驗這兩大學科的發(fā)展成果,另一方面翻譯學和詞典學的學科理論又能給予譯學詞典編纂重要指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譯學詞典,可以折射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翻譯的實踐與理論發(fā)展的狀況[2]。譯學詞典研究是橫跨翻譯學和詞典學兩大學科的交叉學科研究,作為翻譯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譯學詞典研究在內容上以翻譯學科內容為主,包括翻譯學領域的理論、流派、代表人物、術語甚至重大翻譯事件的梳理和匯編;在詞典學層面,譯學詞典研究屬于??圃~典研究,重點考察翻譯文獻在詞典收錄過程中的編纂原則、編排體例等,包括結構、條目、釋義、前言、附錄等。

以1988年林輝主編《中國翻譯家詞典》②為標志,國內譯學詞典歷經三十年的發(fā)展,取得了諸多成就,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1)編成或編譯了一批較高質量的譯學詞典;(2)發(fā)表了一批譯學詞典研究的論文;(3)舉辦了多次有關譯學詞典的學術會議。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國內譯學詞典的發(fā)展依然存在不均衡、不穩(wěn)定、不全面等諸多問題。孫迎春[3]認為:“在建立與發(fā)展翻譯學的過程中,不應忽視或看輕譯學詞典編纂的實踐及其理論研究?!痹诜g學科蓬勃發(fā)展且業(yè)已取得豐碩成果的今天,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時代背景下,梳理和探討譯學詞典的發(fā)展顯得十分必要且意義非凡。論文從譯學詞典研究的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譯學詞典編纂編譯和理論探討,綜合梳理了國內譯學詞典發(fā)展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挑戰(zhàn),并嘗試提出自己的建議,旨在喚起學界對譯學詞典研究的重視,推動譯學詞典編纂與研究,保持翻譯研究的多元和均衡發(fā)展,助力如火如荼的翻譯研究和中國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

一、譯學詞典編纂實踐

自從1988年國內第一部譯學詞典問世以來,在過去的30年間,國內共編著或編譯譯學詞典21部,成果豐碩。概括起來,這21部譯學詞典內容涉及面廣,主要涵蓋翻譯理論、翻譯史、翻譯家、譯學術語、專名翻譯、百科知識等譯學研究的不同方面;從1988年至2018年,幾乎每個年代都有多部不同的譯學詞典問世,或大型或小型,或綜合型或主題型,它們見證了學者們對譯學詞典研編的不懈努力和孜孜以求(見表1)。

表1 1988—2018年 主要譯學詞典統(tǒng)計(按出版時間排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學者在進行譯學詞典編纂的同時,并未一味 “閉門造車”,而是不忘保持國際視野,加強與國際譯學屆在譯學詞典編纂方面的交流,及時引進或編譯國外最新編纂的譯學詞典,在2004年和2005年共引進或編譯了4部國外譯學詞典。

二、譯學詞典理論研究

孫迎春[3]指出,翻譯學詞典編纂及其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在國內外都是一個嶄新的課題。中外大中型綜合性譯學詞典的問世,均始于1997年,國內有林煌天主編的《中國翻譯詞典》(1997)、孫迎春主編的《譯學大詞典》(1999),國外有Mark Shuttleworth與Moira Cowie編寫的DictionaryofTranslationStudies(1997;《翻譯學詞典》)、Mona Baker主編的RoutledgeEncyclopediaofTranslationStudies(1998;《勞特里奇譯學百科》)等。

作為專科詞典,伴隨著翻譯學研究的熱潮,譯學詞典編纂實踐開展得如火如荼,并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是譯學詞典的理論研究卻顯得冷清了許多,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翻譯學研究熱火朝天、成果眾多的局面相比則顯得極不協(xié)調、極不均衡。

(一) 譯學詞典理論研究文獻數(shù)量統(tǒng)計

筆者在中國知網(CNKI)以分別以“譯學詞典”和“翻譯詞典”為主題詞進行檢索,共檢索到有效論文(1995—2018)11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論文及CSSCI論文共40篇,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會訊(共11篇);2.翻譯家訪談(2篇);3.報紙文章(1篇)4.書評(35篇);5.碩博士學位論文(6篇);6.會議論文(9篇);7.理論研究(46篇)。如圖1所示:

圖1 譯學詞典理論研究文獻類型分布

(二) 譯學詞典理論研究文獻時間分布

根據(jù)譯學詞典理論研究的論文所作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可以看出,譯學詞典理論研究在2005和2013年曾出現(xiàn)兩次短暫的高潮,相關文獻數(shù)量分別達到16篇和9篇,但大多數(shù)時候基本處于平淡甚至低谷狀態(tài),有三年(1996年、1997年、2014年)沒有一篇相關論文,這與翻譯研究年均產出動輒近9 000篇的論文相比(筆者以“翻譯”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CNKI)搜索到的論文數(shù)量是213 315(1995—2018),年均8 888篇),實在太過冷清(見圖2)。

圖2 譯學詞典理論研究文獻時間分布

(三) 譯學詞典理論研究文獻期刊分布

就譯學詞典研究論文的期刊分布而言,《上海翻譯》共刊發(fā)了15篇譯學詞典的研究論文,排名首位(占15.96%),其次為《中國科技翻譯》(共8篇,占8.51%),排第三位的為《中國翻譯》(共7篇,占7.45%),其后為《山東外語教學》(6篇,6.38%)和《辭書研究》(4篇,4.26%)。從譯學詞典研究論文的期刊分布可以看出,譯學詞典理論研究充分體現(xiàn)了翻譯學和詞典學的跨學科特色,該類論文主要由外語類和辭書類期刊刊載(見圖3)。

圖3 譯學詞典理論研究文獻期刊分布

(四)譯學詞典理論研究文獻作者和機構分布

在作者分布方面,孫迎春以14篇論文的擁有量獨占鰲頭(占12.72%),曾東京攜8篇論文排名次席(占7.27%),趙巍和范敏則以5篇(占4.55%)并列第三位,黃希玲、文軍和高雷分別以4篇(占3.64%)、3篇(占2.73%)和2篇論文分居四、五、六位。在機構分布方面,孫迎春所在的山東大學實乃譯學詞典理論研究的重鎮(zhèn),共貢獻32篇論文(占29.09%),其次為上海大學(21篇,占19.09%),聊城大學(4篇,3.64%)(見圖4、圖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共6篇碩博士學位論文全部來自山東大學,這再一次印證了山東大學在譯學詞典理論研究方面的執(zhí)著和堅守,證明以孫迎春為帶頭人的山東大學團隊已然成為國內譯學詞典研究的一股中堅力量。

圖4 譯學詞典理論研究文獻作者分布

圖5 譯學詞典理論研究文獻作者機構分布

(五)譯學詞典理論研究主題分析

在筆者所搜錄到的110篇有效文獻中,除去會訊外,譯學詞典理論研究的文章有99篇,其涵蓋的主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譯學詞典評價研究

在99篇理論研究文章中,共有35篇是關于譯學詞典評價的,占1/3強。有些譯學詞典評價重點是推介,即主要肯定該詞典的地位和作用,著重分析其優(yōu)點,如林穗芳、劉重德、許鈞、郭著章都對《中國翻譯詞典》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有些評價重點是“挑刺”,即著重指出某部譯學詞典編纂中的不足并提出具體修改意見,如李紹明、王向遠、陳從陽等即屬于此類;有些則通過對比不同譯學詞典,總結其異同,突出不同詞典的編纂特色,如尹衍桐、周小微、杜曉、張君等。此外,余富林、陳菲、李幼秧、羅選民、黃希玲、錢文偉和孟臻、蘇珊、曾東京、于秀華和肖征等都從優(yōu)點和不足兩個方面較為全面地評價了不同的譯學詞典??傊?,譯學詞典評價研究經歷了“由最初印象式、點評式評介發(fā)展至全方位評介”[4]的過程,涵蓋了譯學詞典的體例、收詞量、檢索、結構、條目、釋義、附錄等不同方面,使整個評價變得更科學、理性、全面、系統(tǒng)、有針對性,并逐漸形成了較規(guī)范、科學和可操作的評價體系。

2.譯學詞典編者研究

作為譯學詞典編纂的主體,對譯學詞典編者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深入了解編者的心路歷程、理論主張、實踐心得,從而更好地了解譯學詞典本身及譯學詞典編纂實踐和理論研究。該項研究主要包括編者訪談和編者主體性研究兩方面,邵雪萍訪問翻譯家、《中國科技翻譯家詞典》和《中國翻譯詞典》主編林煌天先生,范敏訪問翻譯家、詞典學家陳善偉先生即屬于前者;孫迎春[5]通過借鑒譯者主體性,指出編者主體性體現(xiàn)在確定詞典性質與規(guī)模、勾勒框架、厘定原則、體現(xiàn)翻譯觀、建立微觀結構五個方面。

3.譯學詞典的跨學科研究

作為翻譯學和詞典學的跨學科研究,譯學詞典研究從誕生起就具有跨學科的屬性。隨著學科融合的日漸興起和加深,從不同視角審視譯學詞典研究的現(xiàn)象也日漸增多,為該項研究帶來了新風,豐富了譯學詞典理論研究的內容,如黃希玲從系統(tǒng)論的視角探討了譯學詞典理論模式的建構;范敏從篇章語言學的視角全面系統(tǒng)地討論了篇章語言學與譯學詞典研究的密切關系,范敏則以認知科學與原型理論為基礎,從社會認知的角度探討譯學術語研究;袁朝云[6]依據(jù)信息理論和交際理論劃分譯學詞典的編纂過程,提出要從詞典編者和詞典讀者的雙重視角加以綜合考慮,使信源與信宿達到信息“契合”與“游離”的平衡,為譯學詞典研究開辟廣闊的前景;蔣俠、柴秀娟,萬穎婷、彭發(fā)盛從語料庫的視角,基于語料統(tǒng)計分析探討了譯學詞典的編纂。

4.譯學詞典研究述評

譯學詞典研究包括編纂實踐和理論研究,詞典編纂是理論研究成果的匯集和整理,是對理論研究的實踐和檢驗,而理論研究反過來又能指導編纂實踐,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譯學詞典研究述評從歷時角度梳理了國內譯學詞典編纂和理論研究的發(fā)展過程,總結了經驗,肯定了成績,指出了不足。趙巍[7]考察了國內譯學詞典編纂現(xiàn)狀, 指出國內譯學詞典編纂與翻譯學整體發(fā)展趨勢同步, 并在詞典種類、編纂思想和編纂方法三個方面呈現(xiàn)出明顯特征。蔡青、文軍重點關注譯學詞典的編纂實踐,對我國1949—2007年的翻譯工具書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和分類,并就翻譯工具書的研編提出建議;另外,藺志淵、 劉立勝和文軍也從編纂實踐和理論研究兩個方面梳理了國內譯學詞典的發(fā)展歷程,并重點就理論研究進行展望或針對存在的不足提出具體建議,以進一步促進譯學詞典編纂理論的系統(tǒng)化建構。

5.譯學詞典本體理論研究

譯學詞典本體理論研究是譯學詞典理論研究的核心,它直接指導著譯學詞典的編纂實踐,影響譯學詞典的編纂質量,是譯學詞典理論研究占比最大、最重要的部分。從最初探討譯學詞典編纂對翻譯學科的意義、譯學詞典的類型、特征發(fā)展到研究譯學詞典的編排體例、編纂原則、翻譯原則、題目設置、附錄設置、話語建構、理論思想、編者主體性等,譯學詞典本體理論研究經歷了重點關注實用性、經驗性總結到系統(tǒng)性、跨學科性和多元性的過程,關注重點不斷細化、深化和寬泛。

編纂原則是譯學詞典編纂的指導性綱領,也是譯學詞典理論研究的焦點之一,長期以來存在描述性和規(guī)范性兩種觀點之爭。曾東京、高媛媛介紹了譯學詞典編纂的“描寫性”和“規(guī)定性”兩大原則及其他相關術語,但并未明確指出編纂過程中哪種原則優(yōu)先。孫迎春[2]認為,綜合性譯學詞典編纂要遵循五個基本原則——描寫性、綜合性、理論性、實用性、開放性。孫迎春和張建榮分別以譯學詞典的描寫性為主題闡述譯學詞典的編纂原則:孫[1]認為描寫性是譯學詞典編纂的首要原則:“因為它是最基本的,其精神彌漫于譯學詞典編纂的全過程”;張[8]則探討了翻譯學詞典編纂堅持描寫性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要遵循的四條原則——“時代性、系統(tǒng)性、歷時性和綜合性”。王新朋[9]則認為“譯學術語詞典在編纂宗旨應把 ‘規(guī)范性’放在首位,因為它是最基本的,其精神彌漫于譯學術語詞典編纂的全過程?!笔篮芠10]指出描寫性是翻譯學詞典編纂的基本原則,但描寫性并不排斥規(guī)定性。適當?shù)囊?guī)定性可以對描寫性加以有效的制約,保證翻譯學詞典編纂的高效和統(tǒng)一。高雷[11]、張帆[12]認為譯學詞典編纂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jù)翻譯學詞典的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的編纂原則??傊?,正如孫迎春[1]所言,“沒有規(guī)范性,不足以成體系,沒有描寫性,便背離了實際,二者相激相蕩,相參相照,相反相成,方能成就一部有價值的譯學詞典?!倍S希玲[13]和黃希玲、孫迎春[14]則未卷入“描寫”“規(guī)范”之爭,反而另辟蹊徑,認為無論是描寫性,還是規(guī)范性(規(guī)定性),都“不能體現(xiàn)詞典編纂的本質特征”,其從技術科學理論的視角提出了??圃~典編纂的三原則——面向對象原則、就近訪問原則和系統(tǒng)原則,并以譯學詞典為例對這三條原則進行了闡釋。總之,誠如孫迎春[2]所言:“譯學詞典的編纂,是為翻譯實踐與理論的發(fā)展服務的,是隨其發(fā)展而發(fā)展的?!弊g學詞典的編纂也應與時俱進,緊跟翻譯實踐與理論發(fā)展的步伐,結合詞典學學科的最新理論開展工作。

除了從整體上討論譯學詞典的編纂原則以外,譯學詞典的附錄設置也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極大興趣。杜曉[15]認為譯學詞典附錄的設置應遵循相關性原則、必要性原則和適量性原則;薄振杰[16]通過對比《中國翻譯詞典》與《譯學大詞典》附錄設置,認為譯學詞典設置從微觀上宜遵循三個標準:內容科學實用,種類、篇幅適宜,編排合理新穎,三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

另外,對翻譯工具書進行分類,探討譯學詞典的功能、體例、特征與釋義原則,探析譯學詞典編者的主體性,探討譯學詞典的話語建構,梳理翻譯、詞典、術語三者之間的關系,探討綜合性譯學詞典研編、翻譯人物詞典編纂、翻譯詞典學課程開發(fā)以及以譯學詞典為切入點透視中西譯學差異都成為譯學詞典研究的主題,使譯學詞典本體研究與語言學、教學、文化研究等密切相連,豐富了譯學詞典理論主體研究的內容,拓寬了研究的維度。

三、譯學詞典研究面臨的挑戰(zhàn)與建議

如上文所述,國內譯學詞典研究無論是編纂實踐,還是理論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翻譯學研究熱火朝天、成果豐碩、發(fā)展勢頭迅猛的局面相比,譯學詞典研究“門前冷落鞍馬稀”,面臨巨大挑戰(zhàn),任重而道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 學科地位薄弱。譯學詞典研究長期被邊緣化,或緣于其交叉學科的特性。譯學詞典研究雖橫跨翻譯學和詞典學兩大學科,但這也造成了其學科地位的尷尬局面,既不屬于翻譯學,也不屬于詞典學,“爹不疼娘不愛”,其“對整個翻譯學科的重要性尚未引起足夠重視”[4],這又或與整個詞典學專業(yè)相對冷門的現(xiàn)狀有關。

第二,成果少且分量輕。譯學詞典編纂雖然取得了較多成果,但有分量、有影響力、綜合性的大型譯學詞典太少。出現(xiàn)這種局面一或緣于詞典編纂周期長、工程量大的事實;二或緣于譯學詞典理論研究成果嚴重不足,無論數(shù)量還是質量都只是翻譯學研究成果的九牛一毛。在筆者從中國知網(CNKI)搜集到的關于譯學研究的論文中,1995—2018年的論文總量只有110篇,除去會訊、訪談、書評,純理論研究的論文年均2篇左右,而同期主題為翻譯的論文年均數(shù)量為8 800多篇,巨大的反差讓人觸目驚心。就論文質量而言,高水平、高層次的理論研究成果寥若晨星,縱觀近五年譯學詞典研究,大有江河日下之勢。

第三,機構少、人員不足。譯學詞典研究機構數(shù)量少、研究人員不足,且后續(xù)缺乏領軍人物。多年以來,國內譯學詞典研究形成了主要以孫迎春為領軍人物的山東大學團隊和以方夢之、曾東京為領軍人物的上海大學團隊,且長期以來都是“北‘山大’,南 ‘上大’的‘二人轉’”,未形成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盛況。如今孫、方、曾三位先生年事漸高,國內譯學詞典研究不僅需要更多機構和研究人員加入,更亟需領軍人物和以其為核心的研究團隊來改變這種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

針對上述挑戰(zhàn),筆者嘗試提出以下建議,希望引來各方專家的金玉良言,共為譯學詞典的發(fā)展出謀劃策:

首先,增強學科地位。尤金·A·奈達指出,“AspectsofTranslationcan be helpful for translation studies”(《譯學面面觀》/《譯學大詞典》有助于翻譯研究)[3]。不管是翻譯實踐與理論的發(fā)展, 還是翻譯學學科的建立與成長,譯學詞典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孫迎春[3]認為,譯學詞典編纂對翻譯學學科建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展示譯學研究的強大陣容和重要成果;總結翻譯經驗,促進實踐與理論的發(fā)展;表現(xiàn)譯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并對其他學科產生影響。同時,作為??圃~典的一種,譯學詞典研究也是詞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譯學詞典編纂實踐和理論研究需要詞典學的專業(yè)知識。在國際交流日益增強、翻譯活動迎來又一次高潮和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厘清翻譯學和詞典學之前的關系,明確和增強譯學詞典的學科地位十分必要且意義深遠。

其次,加強學科融合。譯學詞典研究自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屬于交叉學科,在學科深度融合的現(xiàn)代更需要用寬闊的視野進行譯學詞典研究。前文系統(tǒng)論、篇章語言學、認知科學、原型理論、信息理論、交際理論、語料庫等視角與譯學詞典的結合已經為我們作出了很好的示范,相信從復雜系統(tǒng)理論、編者主體性、話語分析、中西翻譯史對比、文化對比等視角研究譯學詞典,定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再次,重視人才培養(yǎng)。不論是譯學詞典編纂實踐,還是譯學詞典理論研究,其核心主體都是人。譯學詞典研究需要既懂翻譯學,又懂詞典學的跨學科人才,而其重點是詞典學專業(yè)知識。必須重視詞典學學科建設,擴大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的數(shù)量,這樣才能解決研究機構不足、后備人員匱乏的問題。

最后,擁抱先進技術。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數(shù)字化時代,必須緊跟時代潮流,以積極、開放的心態(tài)擁抱新技術,把握研究熱點,進行技術革新,大力推進譯學詞典的數(shù)字化建設,實現(xiàn)平面辭書向“融媒辭書”轉變,辭書編纂向辭書生活研究轉變。

四、結語

在翻譯學學科建設和發(fā)展中,譯學詞典的作用舉足輕重,其研究經過多年發(fā)展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其被邊緣化的地位并未改變,也未引起足夠重視。譯學詞典研究面臨實踐強理論弱、理論評介多主體研究少、成果分量輕、研究機構偏少、研究人員不足等諸多挑戰(zhàn),只有高度重視譯學詞典研究的重要性,提高其學科地位,加強學科融合,重視后備人才培養(yǎng),利用好先進技術,譯學詞典研究才能逐步走出困境,不斷取得長足發(fā)展,迎來與其重要性相匹配的地位,進一步促進翻譯學學科建設走向成熟和完善,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

(本文在寫作和修改過程中得到了王仁強教授的悉心指導,特此致謝!)

注 釋:

①本文所探討的譯學詞典主要指英語或英漢雙語的、以翻譯學科為內容的??圃~典。

②有學者認為國內第一部譯學詞典為1997年林煌天主編的《中國翻譯詞典》,本文認為翻譯家詞典是譯學詞典的一部分,故把1988年林輝主編的《中國翻譯家詞典》作為我國當代第一部譯學詞典。

猜你喜歡
詞典論文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米蘭·昆德拉的A-Z詞典(節(jié)選)
米沃什詞典
詞典引發(fā)的政治辯論由來已久 精讀
本期論文英文摘要
“超學科”來啦
本期論文英文摘要
本期論文英文摘要
借問學科哪家強?盡言洄服有良方
广德县| 乌审旗| 佛冈县| 安达市| 塔城市| 汾西县| 侯马市| 柳州市| 兴城市| 定日县| 宁南县| 盱眙县| 尼勒克县| 运城市| 南溪县| 博白县| 尼木县| 中西区| 通化市| 奉贤区| 汉川市| 鱼台县| 锦屏县| 水城县| 渑池县| 股票| 交城县| 那曲县| 卫辉市| 长武县| 满城县| 阳山县| 体育| 新乡县| 新巴尔虎右旗| 康乐县| 郓城县| 冕宁县| 德昌县| 马山县|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