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哲
“三不粘”是牙齒不好的人的福音。“三不粘”屬于甜菜,甜糯肥香,非??煽?。
所謂“三不粘”,是指菜肴烹制后不粘盤、不粘筷、不粘牙。先將8只雞蛋黃打入碗內,再加750克水、100克白糖、15克水淀粉,攪拌成蛋液狀;炒鍋燒熱,加入熟豬油50克;油至七成熱時,倒入蛋液不斷攪拌;蛋略凝結時,用勺背不停地敲打,中間分3次加入少量油,待蛋已結成厚糊狀,不粘勺時,即可盛放在湯盤中上桌。此菜操作關鍵為:一要掌握好蛋黃、水淀粉的比例;二是在敲打時要用中火。
一日三餐對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至關重要,但是有很多孩子不愛吃素菜。雞鴨魚肉雖好,長期吃肉,不吃素菜則會導致體內營養(yǎng)不平衡。為了保證孩子身體的健康,家長可在素菜的口味上動腦筋。比如,酸辣蘿卜絲這道菜就很能引起孩子的食欲。
蘿卜被譽為“小人參”,營養(yǎng)十分豐富,內含蛋白質、糖類和無機鹽,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為根莖類蔬果之冠。選用白皮蘿卜,洗凈去皮,切成細絲,盛入碗內,鹽漬出水;鮮紅辣椒切成細長絲,青蒜切段;鍋內放少量豬油,燒至八成熱,先下辣椒絲爆炒,繼之下蘿卜絲炒,然后加醬油、醋、味精和青蒜等,翻炒幾下后,用濕淀粉勾芡,淋些麻油即可出鍋。此菜酸辣鮮香,脆嫩爽口,而且紅綠相映,令人胃口大開。
剖殺青魚時不少人往往把肝丟棄,其實這是很可惜的。上海名菜中有一道叫“青魚禿肺”,就是用青魚肝制成的,很有營養(yǎng)價值。禿肺的“禿”是光的意思,“肺”實為青魚的魚肝。禿肺也就是光取魚肝做菜。魚肝原屬不登大雅之堂的下腳料,現(xiàn)在卻用它來制成名菜,的確是件有趣的事。
做青魚禿肺一定要買活青魚取肝,否則魚一死,魚膽的苦味便會滲入肝內,味道就變了。烹制時,先把魚肝洗干凈,切成塊,燒鍋置旺火上燒熱,下熟豬油,燒到五成熱,放入蔥段爆出香味;再把魚肝放在熱油鍋中煎,一面煎好以后,翻個身再煎另一面,烹上黃酒,加入筍片、姜末、醬油、白糖、米醋、肉清湯,燒開后改用小火燜燒3分鐘;待肝快熟時加入味精,用濕淀粉勾芡,淋入麻油,出鍋裝盤即成。
素菜葷燒也頗具特色。用香菇燒成的“鱔糊”,其味并不亞于真鱔魚做的鱔糊,且有獨特風味。
做法:用水發(fā)香菇,去蒂,沖洗干凈;用剪刀剪成長條形,捏干水,放入碗內,加入蛋清拌勻,呈透明狀,撒上干淀粉,四面粘滿粘牢,投入六成熱小油鍋中,用漏勺翻動幾次,翻炸到金黃色時撈出待用;鍋內留余油25克,放入冬筍絲,炒幾下再放入炸好的香菇絲,加入鹽、醬油、黃酒、白糖、鮮湯、味精,在旺火上燒開后,改小火燜軟至入味,再改大火燒開;用水淀粉勾芡成糊,出鍋盛在湯盆里,用勺在鱔糊中間挖一個坑,澆上熱油50克。撒上胡椒粉即可食用。此菜色澤鮮艷,清香可口,形似鱔糊,故名。
(編輯 吳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