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杰猛
[摘? 要:我們所熟悉的語文教學模式一般為傳統(tǒng)式教學,即:學生聽,老師講。但只能造成方式很難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課堂,也很難幫助學生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可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翱缭绞浇虒W”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改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主動的參與課堂,在課堂中幫助學生培養(yǎng)思維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跨越式教學;策略與方法]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存的問題以及“跨越式”教學的意義
1.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存的問題
(1)忽視生活素材的積累
小學生需要更多的素材來充實自己的文章。對于他們來說,需要有足夠的經(jīng)歷和新鮮的見聞,才能幫助他們寫出有趣的文章,才能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小學生本身沒有很多可以寫入作文的內容,同時也還沒掌握正確的書面表達方式,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日常積累中逐步通過摘抄文章、復述故事和日記記錄等形式提升寫作能力。
(2)教學方式僵化,訓練手段單一
有些語文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所謂萬能的模板,比如一些毫無營養(yǎng)的文章開頭和結尾,讓學生學會使用,這就導致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呈現(xiàn)一種機械化快餐式的發(fā)展形勢,使學生在日后的語文學習過程中無法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甚至出現(xiàn)了文章千篇一律的狀況。
(3)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教師可以通過物質獎勵或榮譽獎勵等方式,激勵學生獨立寫作。教師應鼓勵個性的發(fā)展和文章的創(chuàng)新,不能依靠已有的模板和框架,這樣不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如果學生總是在教師的任務驅動下寫作文,就會逐漸喪失寫作的興趣和主動性。
二、“跨越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策略
1.重視讀寫結合
讀與寫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語文學習中,要通過讀寫結合來進行語文訓練,這樣能夠更加高效地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讓學生充分體會語文的魅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語文知識和寫作技巧。閱讀訓練能提高學生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感受到不同作家的不同經(jīng)歷,也可以通過閱讀名家的寫作來學習他們的寫作風格、寫作詞匯以及文章的整體結構。各種形式的閱讀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豐富語文知識的重要途徑。
2.以日記、微寫作等方式激勵學生進行素材積累
教師應注重將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素材用在寫作中。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教導學生對生活細節(jié)進行觀察和積累,從生活中獲得感悟,并轉變成文章內容。大部分學生生硬地照搬寫作書上的素材,拼湊成文章,不夠生動,沒有真情實感,他們對文章的題目、論點或者敘事沒有深刻的理解和足夠的感情抒發(fā),教師應該在寫作教學中加以引導,從生活出發(fā),立題于實際,學會引起讀者的共鳴,從而提高寫作能力和文章的表現(xiàn)力。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以微寫作或者日記的形式鼓勵學生積累素材,記錄情感,內容可以多種多樣,無論是名言警句、寓言故事,還是生活感悟等,都可以作為寫作的來源。在積累素材的過程中,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將寫作的訓練融入了生活。
3.豐富教學手段,組織更多的寫作活動
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方式過于單一,使得課堂無聊枯燥,無法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學生沒有對寫作的自主訴求,多是基于教師的布置,甚至連文章題目和文章結構都是教師定好的,這樣的教學讓學生沒有發(fā)揮的空間,自然難以形成寫作的興趣。小學語文教學最應該做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陶冶他們的文學情操,所以,不能讓寫作教學和訓練成為學生的負擔。教師應提高認識,豐富寫作教學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例如,可以開展征文活動、詩歌創(chuàng)作比賽和朗誦比賽等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優(yōu)秀文章的機會,讓學生有創(chuàng)作的動力。
4.引導教學,及時評價,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教師要注重引導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承擔輔助和評價的任務。在教學方案的制定上,多以活動性和自主性較強的設計方案和內容為主,讓學生自主開動腦筋,思考問題,自主深入探究。教師幫助學生引導正確的方向,同時對學生的表現(xiàn)作出及時和正確的評價,對學生的努力予以認可和激勵。在傳統(tǒng)寫作教學中,教師不夠重視評價的作用,很少花時間在作文評價上,評語簡單,不能指出學生寫作中的問題或者寫作上的亮點,沒有合理點評,這對學生來說就認識不到自己創(chuàng)作中的問題,也得不到應有的指正和激勵認可,所以,教師應注重這方面的問題。總之,語文寫作在語文教學中占重要地位,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而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最直接地體現(xiàn)在寫作中。許多學生都有寫作困難的情況,他們無法將自己的想法和論點轉變成文章,缺少必要的寫作技巧,同時,也受傳統(tǒng)寫作教學和應試教育的限制,在寫作過程中既不能真正將自己的訓練效果發(fā)揮到極致,又沒有感受到作文的重要意義。小學語文教師要將讀寫結合,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過程中積累素材,訓練學生寫作時的邏輯表達能力,讓寫作含有豐富的內容和飽滿的情感。
三、結語
將“跨越式”教育模式與語文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的學習。當然老師也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按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根據(jù)學生的需要選擇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加愉快的學習。老師與學生共同努力的同時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加油應該起到監(jiān)督運用,監(jiān)督學生學習,保證學生的學習時間,自己學習的效率,在三者共同的努力下,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白如磊.小學語文學科高段跨越式教學模式的研究[J].魅力中國,2019(16):35.
[2]韓倩.基于語覺論的高職英語跨越式教學實踐與反思[J].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2019,21(03):85-87.
[3]楊立杰.小學低年級語文跨越式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衛(wèi)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8(07).
南丹縣六寨鎮(zhèn)拉堡小學? 廣西? 河池? 54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