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玉薇
華州區(qū)橋峪河兩岸臺塬遠眺
我的家鄉(xiāng)在陜西省渭南市,20萬年以前就有古人類在此生活,以“大荔人”頭骨化石為證。作為一名文博工作者,我特別好奇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還有沒有更早的古人類活動,他們的居住環(huán)境與生存狀況又如何?多年來,我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參與到這項研究中去,為家鄉(xiāng)的舊石器考古研究工作添磚加瓦。
20世紀50-60年代,秦嶺北麓渭南市段曾發(fā)現有數處舊石器地點,鄰近的西安市藍田地區(qū)還發(fā)現有著名的藍田公王嶺直立人頭蓋骨化石、陳家窩直立人下頜骨化石。近年來在藍田地區(qū)還發(fā)現有可能早至距今212萬年的上陳遺址,這些重要發(fā)現表明秦嶺北麓地區(qū)在研究中國人類起源與體質演化、舊石器文化發(fā)展、環(huán)境演變與人類生存方式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
但自20世紀60年代后,秦嶺北麓渭南市段的舊石器考古工作基本停滯,未見有重要的舊石器遺址發(fā)現,已成為該地區(qū)考古工作的主要短板之一。為進一步推動該地區(qū)舊石器考古研究深入、持續(xù)開展,培養(yǎng)地市業(yè)務干部,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工作,2020年,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渭南市博物館聯合組隊,啟動了秦嶺北麓渭南市段舊石器時代遺址調查。作為渭南市博物館的一名文博工作者,我十分珍惜這次難得的工作機遇,在單位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有幸參與了9-11月的野外考古調查。
此次調查的秦嶺北麓渭南段位于關中平原東部,南鄰秦嶺,北至渭河、西起臨潼,東至陜西東大門潼關,東西全長約149km。地質學的研究表明,秦嶺山脈是由楊子板塊與鄂爾多斯板塊擠壓發(fā)生強烈的隆升而形成的,地質活動導致秦嶺北緣斷陷,同時造成渭河盆地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沉降和擴展。更新世以來,隨著風成黃土的加速沉積,在秦嶺北麓逐漸形成了蔚為壯觀的黃土地貌,渭南境內著名的渭南南塬、潼關塬即是在這種環(huán)境背景下形成的。
秦嶺北麓地區(qū)近山臨水,動植物資源豐富,自然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為遠古人類生活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多條渭河支流切割所裸露出來的黃土-古土壤地層剖面為舊石器調查研究提供了便利條件。根據秦嶺北麓的自然地理條件,野外工作中我們以該區(qū)域的黃土臺塬地帶為重點調查區(qū),以發(fā)源自秦嶺、匯入渭河的南北向河流兩岸為核心調查區(qū)。
左圖:以水溝為例講解河流形成、侵蝕、改道;右圖:講解剖面地層的形成
這次考古調查的領隊是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張改課老師,他性格溫和,行事沉穩(wěn),有豐富的舊石器考古工作經驗。他不僅是我們的領隊,也是我舊石器考古的啟蒙老師。參與工作起初,對于沒有一點舊石器調查基礎的我,一聽說秦嶺北麓調查,我第一想到的是在秦嶺山腳下去找,聯想古人應該生活在山洞中,找到他們的家不就什么都有了。但事實并非如此,張老師講到,秦嶺北麓花崗巖山體多,不易發(fā)育洞穴,冬季刮的又是西北風,黃土沉積巨厚,即便有猿人洞,可能已經被黃土掩埋住了洞口,很難找到。而且舊石器采集標本依靠的是地層學,必須從原生土里采集的才有可靠的年代參照,因此,我們的首要目標是有剖面的黃土臺塬。
河流階地的觀察,對于尋找舊石器遺址、判斷遺址文化層的時代,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為了便于我們理解,在野外調查看到代表性階地時,張老師隨即撿起一根樹枝,整理出一片空地,在地上畫著“地圖”,黃土地為紙、樹枝為筆,小課堂就開始了。從河流如何下切、河漫灘如何形成、堆積物從何而來等方面圖文并茂給我們講解河流階地的形成過程,并讓我們自己劃分看到的河流階地。討論到河流沖溝的形成原因時,他借助雨水沖刷出的小水溝,以此為例,給我們講河流的侵蝕類型、剖面形成、河流改道、哪塊是古人生活最頻繁的位置等,一個小水溝就解決了幾個大問題。對于怎么鑒定石器,張老師要求我們自己做實驗,自己找石頭打,臺面、打擊點、同心波、一目了然,經過親自嘗試,對石器的辨識自然就更清楚。
隊友中有一個特別的人,他叫劉順民,是跟隨中國科學院舊石器專家王社江研究員30多年的考古技師。他農民出身,小學文化,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酷愛舊石器考古,業(yè)務能力也是專業(yè)水準。盡管已年近七旬,但身體非常好,跑調查總是跑在最前方,我想追上他,但總是追不上。他不僅體能好,而且“火眼金睛”,我們路過的石器絕對逃不過他的眼睛。在王社江老師的指引下,他先后參與發(fā)現舊石器遺址300余處,發(fā)掘洞穴遺址兩處(洛南龍牙洞和南鄭疥疙洞),采集和發(fā)掘的石器可以用卡車計數。其中疥疙遺址的發(fā)掘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劉師傅不僅調查跑得好,打制石器的功夫不差于“猿人”,他隨時隨地能找到合適的石料打制出一件精美的石器。為此,調查中還發(fā)生一段小插曲,劉師傅為了考驗我的眼力,將自己幾分鐘打制好的手鎬“裝飾”之后放到路邊,被我滿懷欣喜地采集到并帶回,等整理資料時候,他才說出來這件是他打的。因此,我們開玩笑稱他是“老猿人”。劉師傅對我們剛入行舊石器的年輕同志也是非常熱心腸,毫不保留傳授經驗,尤其是如何判斷好的剖面,如何判斷石器等。
左圖:因標本位置太高向村民借用梯子;右圖:提取標本
工作中遇到很多問題都能提升我們的工作經驗。比如有一次在華州區(qū)某條沖溝附近調查,在溝的兩側有看著很不錯的臺塬,我們從山下一直到山上,非常仔細地跑了一遍,結果一無所獲,這與以往工作經驗不符,因為附近跑過的環(huán)境接近的臺塬,多少都會發(fā)現幾件石器。這時王社江老師突然說到,我知道問題了,他帶我們走到遠一些的位置再回頭看,仔細觀察中間沖溝不是很寬,而且兩邊臺塬好像是能拼到一起的,斜面坡度略大,這說明一個問題,即這個沖溝形成時間并不長,有可能形成于一萬年以內。我們尋找的是一萬年以前的石器,當時這里并沒有河流,人類活動很少,自然難以找到。無論我工作中提出多么簡單的問題,張改課、王社江老師總是很耐心講解,這對于我們首次參與舊石器考古調查的同志也是極大地支持和鼓勵。雖然調查中也有很多艱辛的經歷,但我們都非常珍惜,累并快樂著。一方面是野外實戰(zhàn)調查,另一方面是老師們的耐心傳授。使得我們這支臨時組建起來的隊伍工作效率事半功倍,毫不客氣地說,我們消費的是前輩積攢了幾十年的工作經驗。
左圖:華州區(qū)王圣村遺址地層剖面中的石制品;右圖:華州區(qū)瓦郭村遺址發(fā)現動物化石
舊石器調查最具挑戰(zhàn)性的是斷代,一般采集的標本最好出自原生土層,通過原生土層可以初步推斷石器的年代。推斷年代的方法即借助對埋藏石器的“黃土—古土壤”地層年代的劃分。這也是我工作中最喜歡、最有挑戰(zhàn)的一點。因此,每當看到一條條紅褐色的古土壤,我就情不自禁地興奮起來。但實際工作中,我們看到的剖面往往不是全的。比如:我們在潼關禁溝旁的古土壤層中發(fā)現一件脈石英質的打制石器,通過我積累的知識,從剖面最頂端處的古土壤往下數,我洋洋得意的認為標本出自S3古土壤層,然而第二天和張老師再次復查時候,站到對面遠處再觀察,和旁邊剖面出露的相同地層延伸過去,從頂部數下來,其實標本是出自S5古土壤的,而且也明顯具有“紅三條”的特點。我的一不小心,把石器年代錯了20萬年。
除了可靠的地層采集,地表采集的標本也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但面對地表采集的標本,我們非常謹慎。發(fā)現過程中有時候撲朔迷離,如破案一般。有一次,我們在潼關四知村西南方向發(fā)現一處取土廠,旁邊有高十多米的黃土剖面,地表有一堆石頭,我們首先在地表石頭里面進行搜查,找到一些人工打制痕跡明顯但磨蝕嚴重的石器,之后又在剖面上尋找,但始終沒找到一件。正疑惑時,張老師突然眉頭一皺,說這些石頭不是這里的,應該是外來的。原因是石器都有不同程度的磨蝕,有的石器上面粘有水泥,應是出自礫石層,后來因為某項工程建設被搬運至此。之后,我們找村民詢問,得知是從黃河河灘旁的一個石料場拉來的。由于來源不是很清楚,所以,即便這里采集到一些石器,但因為是現代搬運所致,仍然不能定為舊石器遺址點,也沒有可靠的年代參照。
跟隨領隊的安排,我的工作是循序漸進的。剛開始我的任務僅僅是遺址定位和拍照,后來隊長有別的任務臨時離開,于是除了拍照定位外,我還負責寫工作日記,遺址調查記錄表、考古調查斷面觀察記錄表。對于我這入門不久的新人來說,感覺有點勝任不了。但隊長一句話鼓勵了我,他說:“我不在你才有獨當一面的機會,更有利于鍛煉提高?!毕胂胱约阂院笠灿锌赡墚斂脊蓬I隊,瞬間信心滿滿。此后,每天跑調查我操心更多了,即便如此,整理資料時候還是有一些記錄不清楚的,但總歸是每天有進步,回想起來越是到后面工作越輕松,思路也更清晰,記錄的也越規(guī)范。根據自己的經歷總結一點經驗,跑調查時要做到三勤。第一腿勤,我們調查團隊平均每天最少有六七個人,有時候會分頭行事,這樣的話,我不僅要隨時關心自己的進度,也要關心隊友的情況,隊友采集來標本,我一定要到原地去看一下,方便全面記錄;二是嘴勤,因為是舊石器調查范圍都是野外,距離村莊比較遠,所以,按照電子設備的定位顯示往往有偏頗,因此,要找到村民詢問準確的地名,以免給后來的工作帶來不便;三是手勤,再好的記憶力也擋不住時間,所以,隨時記錄標本信息,隨時記錄剖面情況,有問題當場解決,這樣也減少了后面的工作量,現場記錄是最準確的。
左圖:潼關縣西街子村遺址發(fā)現石器;右圖:現場整理標本資料
本次新發(fā)現舊石器時代遺址40余處,主要分布于潼洛河、橋峪河、箭峪河、沋河等渭河支流沿岸的黃土臺塬地帶。根據初步的野外觀察,絕大多數舊石器遺址的文化遺存埋藏于黃土-古土壤地層中,少數埋藏于河流相地層中。獲得石制品、動物化石等標本400余件,自中更新世早期至晚更新世晚期的黃土地層中,均有人類文化遺存發(fā)現。地層中發(fā)現的石制品原料以脈石英為主,其次為石英巖,工具多見簡單修理的石片刮削器,兼有少量礫石砍砸器,屬于“簡單石核-石片技術”的產品,存在少量“阿舍利石器技術”的產品。在一些遺址中,還發(fā)現有哺乳動物化石,種屬以???、鹿科動物為主,有少量犀牛牙齒化石發(fā)現。
通過本次工作,在秦嶺北麓渭南段的舊石器遺址數量、分布范圍、遺物數量和埋藏地層方面,均有十分顯著的提升,豐富了該地區(qū)舊石器文化內涵,為未來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線索。同時在工作中提升了渭南市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舊石器野外調查經驗,有助于渭南舊石器遺址的保護和相關研究工作的深入、持續(xù)開展。
我是土生土長的渭南人,對于家鄉(xiāng)的這片黃土地充滿了好奇與熱愛,假如能在這塊土地上找到與現代中國人起源有關的古人類生活遺存,也算是為家鄉(xiāng)做一份貢獻。歷時兩個多月野外調查,雖然取得了豐碩的階段性成果,但對于渭南市舊石器考古工作而言,這僅僅是剛剛開始。我們下一階段工作,一方面復查已有遺址點,尋找更多的人類文化遺存,開展多學科綜合研究;另一方面普查其余幾條河流,尋找更多的新遺址。相信在渭南這片古老的黃土地上還有很多遠古人類遺跡等待我們去探索和發(fā)現。在中科院和省級考古單位老師的參與下,渭南舊石器考古工作即將迎來美好的春天。
隊友吳勝利寫了一首小詩,或許能代表我們這次考古調查工作的經歷和感受。
秦嶺北麓,渭南南塬。
俯首尋覓,仰頭細看。
紅陶瓷片,幾千年間。
紅土黃土,相疊相連。
生土石片,至少萬年。
石核石片,抽絲剝繭。
查辯真?zhèn)?,文明起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