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小英,張德蓉
(中南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3)
近年來隨著“被就業(yè)”“被自殺”“被離婚”和“被67%”等網絡新詞的出現(xiàn),一大批新興“被XX”結構逐漸被大眾熟知。與傳統(tǒng)“被”字句相比,新“被XX”結構的句法語義特征和語用效果受到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劉云,彭詠梅、甘于恩,熊永紅、曾蓉以及池昌海、周曉君等探討了新“被XX”結構的構式特點、產生與發(fā)展、流行原因及修辭意圖[1-4]。熊學亮、何玲主張綜合詞匯、語境和構式等因素對新“被XX”結構進行描述和解釋[5]。施春宏,袁紅梅、梁婧玉,季小民、陳新仁等研究了新“被XX”的語用效果、意義生成機制和理解機制[6-8]。邱晉從心智哲學視角出發(fā),探討了新“被XX”構式的意識涌現(xiàn)過程和翻譯原則[9]。王雅剛提出新“被”構式的形義特性來自于原初構語對該雪克隆構式的構式壓制[10]。相關研究都主要從語用學、句法學等角度對新“被XX”構式展開分析,從認知的角度進行的分析較少。
我們將基于概念整合理論對新“被XX”構式的意義建構模式進行探討,以期對該構式作統(tǒng)一的考察和解釋,并拓寬網絡新詞的研究視角。我們以《人民日報》和《中國青年報》兩大報刊及《搜狐網》《環(huán)球網》《光明網》《人民網》和《中國新聞網》五大新聞門戶網站中出現(xiàn)的新“被XX”結構為研究對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以期對該新興結構的語義生成機制進行深入探究,并為網絡新詞的語義研究提供一些可靠的意見和建議。
概念整合理論,也稱心理空間理論或概念合成理論,最早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認知語言學家Fauconnier在《心理空間》一書中提出。作為第二代認知科學的新發(fā)展,概念整合理論在探索語義的生成機制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Fauconnier和Turner于2002年合作出版了《思維的方式》,該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該理論的網絡映射模式及概念整合過程[11]39-50。概念整合理論的核心是“四空間論”,即輸入空間 I(Input I)、輸入空間 II(Input II)、合成空間(Blend Space)和類屬空間(Generic Space)。類屬空間可以提煉出兩輸入空間的共有抽象組織框架,以此決定跨空間映射的核心內容。從輸入空間到合成空間的投射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需要經歷三個過程,即:組合過程(Composition)、完善過程(Completion)和擴展過程(Elaboration)。三個彼此關聯(lián)的心智認知活動經過相互作用會在合成空間產生一個層創(chuàng)結構(Emergent Structure),該結構是一個其他空間都不具備的概念化結構。概念整合理論對揭示語言背后的認知機制和意義的動態(tài)建構模式具有強大的闡釋力。
Goldberg對構式(construction)進行了深入的研究[12]。構式概念定義為:“當且僅當C是一個形式和意義的結合體,且當形式或意義的某些方面不能從C的組成部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構式中嚴格推導出來時,C是一個構式?!盵13]白解紅、黃宗、陳景元也指出,構式是形式和意義的結合體,也是形式和功能的結合體[14-15]。從這個角度來說,新“被XX”結構是構式,且有其獨特的結構特征。
框架(frame)是概念整合理論中的重要概念,最早由Fillmore提出[16]。從框架元素“受事”的角度來看,主語NP1必須是一個擁有獨立意識和判斷能力的個人或組織,人們很難用該構式去表達書、桌子、柜子“被XX”。從詞性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將XX成分細分為動詞語類和非動詞語類。就動詞語類來說,那些構成傳統(tǒng)被字句的及物動詞很難進入新“被XX”構式,如“被騙”“被罵”等。就非動詞語類來說,形容詞、名詞、數(shù)詞等都可以有效地激活該構式,如“被綠”“被高鐵”等。
基于心理空間組織框架的差異,F(xiàn)auconnier和Turner將概念整合網絡化分為四種基本模式:簡單型網絡、鏡像型網絡、單域型網絡和雙域型網絡[11]120-135。由于新“被XX”構式的組織框架比較復雜,且有豐富的內涵,故其深層語義結構的概念整合方式一般以雙域型網絡映射模式為主。該種模式中,兩個輸入空間都有獨特的組織框架,其框架元素均可被部分映射到合成空間,形成一個新的組織框架,即層創(chuàng)結構?;谠摾碚?,新“被XX”構式的意義建構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新“被XX”的概念整合模式
通過雙域型網絡映射模式,傳統(tǒng)被字句所在的心理空間I和事件XX所在的心理空間II經過概念整合會在合成空間形成一個新的深層語義結構。具體來說,為了更好地理解新“被XX”構式,我們首先需要在大腦里創(chuàng)建一個關于傳統(tǒng)“被”字句的心理空間,即輸入空間I,其組織框架一般為:受事NP1+被+(施事NP2)+V(及物動詞或能表達使役/處置義的動詞性成分)。該框架表示受事主語NP1遭受或被迫接受NP2對其實施的不愉快的言論、行為或事件。其次,我們再創(chuàng)立一個事件XX所在的心理空間II。該心理空間的組織框架為使役者NP2對受事NP1實施了具有處置意義的行為動作,導致受事NP1不自愿地被強加了XX言語行為、被迫遭受了XX行為事件或經歷XX狀態(tài)。該組織空間通常包括受事NP1、使役者NP2、具有處置意義的行為動作、動作結果、遭受性、非自愿性、虛假性等框架元素。兩個心理輸入空間都有其獨特的組織框架,但其共有結構可以投射進入類屬空間。依靠它們之間共有或相似的框架元素,如“施事”“使役者”“受事”“表處置義的動作”“遭受性”“被迫性”等,兩個心理空間可以建立對應關系,以此實現(xiàn)跨空間映射。然后,心理空間的相關元素進行選擇性投射,存在對應關系的框架元素進行概念整合,最后在合成空間生成一個層創(chuàng)結構,即新“被XX”構式的深層語義結構:受事NP1+被+(隱性使役者NP2)+(隱性主要謂語)+顯性次要謂語,進而產生三種主要構式義:“被謊稱”“被強迫”和“遭受”。
上文提到新“被XX”構式的概念整合方式一般以雙域型網絡映射模式為主,是傳統(tǒng)“被”字句所在的心理空間I和事件XX所在的心理空間II經過跨空間映射、選擇性投射下概念整合的結果。本文從概念整合的角度出發(fā),對該構式的語義生成機制進行探討,以期對網絡流行語的語義研究提供一種新思路和新視角。通過檢索2009—2021年《人民日報》和《中國青年報》兩大報刊及《搜狐網》《環(huán)球網》《光明網》《人民網》和《中國新聞網》五大新聞門戶網站,本文共收集到80個新“被XX”構式。我們發(fā)現(xiàn),新“被XX”結構主要有三種構式義,分別為:“被謊稱”“被強迫”和“遭受”,如表1所示:
?
數(shù)據(jù)顯示,該新興被動結構的“被謊稱”構式義出現(xiàn)頻率最高,占比為41.25%;其次為“被強迫”構式義,占比為37.5%;最后為“遭受”構式義,占比為21.25%。新興流行語是社會問題的晴雨表,也是語言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孵化器,新“被XX”構式是語言系統(tǒng)和社會交際互動變化產生的結果。新“被XX”構式與傳統(tǒng)“被”字句在形式上有所區(qū)別,傳統(tǒng)被動句的“被”后成分一般為及物動詞,而新“被XX”構式中的“XX”成分一般為不及物動詞、名詞和形容詞等,這種新興的“被”+“XX”搭配方式讓我們難以用常規(guī)的認知框架對其意義進行解讀。因而,我們必須充分考慮事件XX發(fā)生的背景知識,通過概念整合的方式正確理解新“被XX”的構式義。
本節(jié)舉例說明新“被XX”結構三種構式義的在線建構模式。
1.“被謊稱”義。表1顯示,“被謊稱”是新“被XX”最常見的一種構式義,本節(jié)將以“被就業(yè)”為例來具體分析該構式義的在線建構模式。
(1)如果就業(yè)率過低,會有損這些專業(yè)的“招牌”,影響后續(xù)招生,校方會想方設法幫助畢業(yè)生就業(yè),哪怕是“被就業(yè)”“假就業(yè)”。
在理解“被就業(yè)”時,我們首先需要在大腦建立一個關于傳統(tǒng)“被”字句的心理空間I。“就業(yè)”一般作為名詞,表示在法定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愿望的人所從事的為獲取報酬或經營收入的活動。傳統(tǒng)的“被”字句一般需要一個表示處置意義的及物動詞,顯然“就業(yè)”不符合該要求。因此,這種非常規(guī)性要求我們從“被就業(yè)”產生的事件背景知識中尋求認知依據(jù)。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不少應屆畢業(yè)生沒有實現(xiàn)就業(yè)。但學校為保證就業(yè)率,多次催促他們盡快簽訂就業(yè)協(xié)議,以求更好更快地完成就業(yè)率上報工作。
我們可以從該背景中提取出“被就業(yè)”的事件框架,即心理空間II。該空間的組織框架為:高校為追求就業(yè)率,催促應屆畢業(yè)生盡快簽訂就業(yè)協(xié)議,實現(xiàn)“就業(yè)”。該組織框架包含“高校”、“應屆畢業(yè)生”和“就業(yè)率上報結果”等概念框架元素,以及“非真實性(學生并非真正實現(xiàn)就業(yè))”等意念框架元素。兩個心理空間有獨特的組織框架,但因其共享“使役者對施事實施了具有處置意義的動作或行為事件”這一結構,二者可以在“受事NP1”和“應屆畢業(yè)生”、“施事 NP2”和“使役者(高校)”以及“處置動作”和“上報就業(yè)率”之間建立對應關系,以實現(xiàn)跨空間映射,再通過選擇性投射,在合成空間生成一個層創(chuàng)結構,即“被就業(yè)”的深層語義結構:受事NP1(應屆畢業(yè)生)+被+隱性使役者NP2(高校)+隱性主要謂語(上報就業(yè)率)+顯性次要謂語(就業(yè))。由于事件空間中的“非真實性”意念框架元素也被投射到合成空間,“被就業(yè)”的“被謊稱”義得以完整構建,即:應屆畢業(yè)生被謊報實現(xiàn)就業(yè)。
2.“被強迫”義。除了“被謊稱”義外,“被強迫”是新“被XX”結構的另一常見構式義。本節(jié)將以“被全勤”為例,對該構式義的在線建構模式進行探索與分析。
(2)在8月這個兌現(xiàn)年休假的高峰季節(jié),享受年休假本應是上班族的權利,然而,最近網友“西貝先生”卻在自己的博文中爆出了上班族的無奈現(xiàn)象——“被全勤”,即工作被迫全勤的意思。
上文提到,按照傳統(tǒng)認知框架,名詞“全勤”一般不能與“被”連用構成“被”字句。但“被全勤”卻成為一個網絡熱詞,被大眾廣泛使用。為了準確理解該構式的意義,我們仍然需要在大腦建立兩個心理輸入空間,即傳統(tǒng)“被”字句所在的心理空間I和事件XX所在的心理空間II。心理空間II的成功建立有賴于對“被全勤”事件背景知識的準確把握。
近年來,公司員工有假不敢休,“被全勤”屢屢引發(fā)熱議。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職場競爭壓力大、休假制度被忽視等因素下,上班族為了自我前途只能被迫選擇不休假。
基于以上背景知識,我們建立關于“被全勤”的心理空間II。該空間的基本框架為:由于用人單位不嚴格執(zhí)行休假制度,上班族為了前途只能被迫選擇不休假。該框架是一個具有處置意義的組織框架,包括“上班族”“用人單位”“休假制度”“休假結果”等概念框架元素以及“強迫性”等意念框架元素。雖然該事件所在的心理空間II和傳統(tǒng)“被”字句所在的心理空間I有著不同的組織框架,但由于二者都可以表示“使役者對施事實施了具有處置意義的動作”這一結構,“受事NP1”和“上班族”,“施事 NP2”和“用人單位”,“處置義動作”和“無視休假制度”,“被動”和“強迫性”等可以形成對應關系。經過跨空間映射和選擇性投射,兩輸入空間可以在合成空間生成一個層創(chuàng)結構,即“被全勤”的深層語義結構:受事NP1(上班族)+被+隱性使役者NP2(用人單位)+隱性主要謂語(無視休假制度)+顯性次要謂語(全勤)。由于意念框架元素“強迫性”也被投射到合成空間,最終我們得出“被就業(yè)”的語義為:由于用人單位無視休假制度,上班族被迫選擇全勤。至此,“被就業(yè)”的“被強迫”義得以建構。
3.“遭受”義。上文指出,除了“被謊稱”“被強迫”外,“遭受”也是新“被XX”結構常見的構式義之一?!霸馐堋绷x與“被強迫”義雖有相似之處,卻也有自己鮮明的特點。“被強迫”義強調施事NP2對受事NP1實施了具有逼迫義的行為動作,致使受事NP1被迫從事XX動作。而“遭受”義側重表達主語NP1不如意地遭受NP2對其實施不愉快的行為事件所帶來的XX影響。因此,其語義角色有時也可以被分析為歷事。本節(jié)將以“被結婚”為例,對該構式義的在線建構模式進行具體分析和闡釋。
(3)前有“被吸毒”“被追逃”“被法人”,如今又有“被結婚”。因近期購房等事宜,貴州代女士查詢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結過兩次婚”,原因是其曾經丟失的身份證被冒用。
“結婚”是一個主謂結構,詞性為不及物動詞詞組,表示男女雙方通過合法手續(xù)結為夫妻。由于傳統(tǒng)被動的“被”后成分一般為及物動詞,我們不能以常規(guī)的認知框架去解讀該構式,必須充分結合“被結婚”發(fā)生的事件背景知識。
因購房等事宜,貴州代女士經查詢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結過兩次婚”。由于重復登記結婚,代女士的審核材料無法通過,暫時無法完成購房程序。臨漳縣民政局對該事件予以證實,但表示無法撤銷婚姻登記記錄,并建議代女士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起訴冒用者或民政局登記程序瑕疵來進行記錄的撤銷。
基于以上背景內容,我們可以在大腦建立兩個輸入空間:傳統(tǒng)“被”字句所在的心理空間I和事件“被結婚”所在的心理空間II。心理空間II的一般框架為:由于身份證丟失被冒用,代女士被民政局重復登記結婚。該組織框架包括“代女士”“民政局”“婚姻登記結果”等概念框架元素和“遭受性”意念框架元素。雖然兩心理空間的組織框架不同,但都表示“受事遭受施事或使役者實施某一行為動作的影響”,故“受事 NP1”和“代女士”、“施事NP2”和“民政局”、“處置義動作”和“登記結婚”、“被動”和“遭受性”等可以形成對應關系。經過兩輸入空間的跨空間映射和選擇性投射,在合成空間可以生成一個層創(chuàng)結構:受事NP1(代女士)+被+隱性使役者NP2(民政局)+隱性主要謂語(兩次登記)+顯性次要謂語(結婚)。由于事件空間的“遭受性”意念元素也被同時投射到合成空間,“被結婚”的語義得以理解:由于民政局失誤登記結婚,代女士遭受“兩次結婚”登記帶來的困擾。至此,“被結婚”的“遭受”構式義得以建構。
基于概念整合理論,本文對新“被XX”三種構式義,“被謊稱”“被強迫”和“遭受”的動態(tài)意義建構模式進行了具體分析和闡釋。研究表明,由于新“被XX”構式與傳統(tǒng)“被”字句在句法形式上有所區(qū)別,其語義理解必須突破傳統(tǒng)認知框架。新“被XX”的意義建構必須與事件XX發(fā)生的背景知識緊密聯(lián)系。傳統(tǒng)“被”字句所在的心理空間I和事件XX所在的心理空間II經過概念整合在合成空間形成的層創(chuàng)結構有利于我們準確理解和把握該構式。
我們從概念整合的視角出發(fā)對新“被XX”構式的意義建構模式進行了考察和探討。研究表明,在新“被XX”構式的意義建構過程中,傳統(tǒng)“被”字句所在的心理空間I和事件XX所在的心理空間II經過跨空間映射、選擇性投射,最后可以在合成空間生成一個層創(chuàng)結構,即新“被XX”的深層語義結構:受事NP1+被+(隱性使役者NP2)+(隱性主要謂語)+顯性次要謂語,進而產生三種主要構式義:“被謊稱”“被強迫”和“遭受”。新“被XX”構式與傳統(tǒng)“被”字句有所區(qū)別,因而,我們在理解時需要超越常規(guī)認知框架,將意義建構和事件背景知識緊密聯(lián)系。
本研究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從理論上來說,該研究指明概念整合理論對語言的認知機制和意義建構過程具有強有力的解釋力;從實踐上來講,它為網絡新詞的語義研究提供了一種新視角,豐富了對新興構式的相關研究,而且有利于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網絡流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