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林方舟
荒漠貓。熊吉吉 ? 攝
信息來源:貓萌 梁淑怡 ? 制圖
★荒漠貓喜歡的玩具也和家貓類似。韓雪松曾琢磨著如何采到荒漠貓的基因樣本,就找了一根長棉棒,頂端類似海綿,“家貓看到這種棒狀的、毛乎乎的東西都喜歡玩一下?!彼е囋嚨男膽B(tài)在洞口插了幾根,沒想到,第二天再去時幾根棉棒都已經(jīng)被咬爛了。
荒漠貓和家貓的“自由戀愛”,育出桀驁的后代是小事,需要警惕的是,這很可能會給荒漠貓帶來滅頂之災。
荒漠貓的研究還很缺乏??蒲匈Y金普遍更傾斜于大型動物?!按笮臀锓N一般長得比較漂亮,更能引起人的注意,而小型動物往往不被重視。”
有幾個人能拒絕一只翻過肚皮、伸出肉墊、瞇起眼睛的小貓咪呢?作為最讓人類神魂顛倒的動物之一,貓幾乎占領(lǐng)了人們的生活。但在擼貓之余,你有沒有想過,懷里的貓咪起源于哪里,是如何被人馴化的?或者反過來講似乎也合情合理,它們?nèi)绾务Z化了人?
最新一項研究表明,最早的家貓約一萬年前由非洲野貓馴化而來,大橘、三花、小黑、阿白等等常見的中國家貓,也是非洲野貓的后代。
串起這項研究的,是地球上最神秘的野貓——荒漠貓。
它們的樣子仿佛精靈。黑色瞳孔嵌入藍色的眼眸,一簇毛從貓耳尖伸出,好像長出一對角,在陽光下泛出橘紅色。它擁有灰褐色到棕紅色的皮毛,柔軟的尾巴末端有3-5個黑色圓環(huán)。僅在青藏高原一個相對狹小的范圍里生活。
人們對它知之甚少。在全世界約40種貓科動物中,荒漠貓只分布在中國。2009年出版的《中國獸類野外手冊》,將它描述為“最不為人知的一種貓科動物”。
2021年“兩會”,荒漠貓短暫地“出圈”了一次,被青海代表團展示了照片,并被廣泛報道。雖然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但目前對荒漠貓的研究遠遠不足,它們身上仍有很多待解之謎。
地球上最神秘的貓
專業(yè)術(shù)語上的“野貓”在野外獨立生活,并非流浪的家貓。與虎、豹、獅子類似,野貓是獨立貓科物種。老虎分為東北虎、華南虎等亞種,野貓旗下也包括非洲野貓、亞洲野貓、歐洲野貓等亞種。
從外觀上看,荒漠貓與它們相差甚遠。中國野生貓科動物保護機構(gòu)“貓盟CFCA”創(chuàng)始人、理事長宋大昭吸貓無數(shù),他這樣描述幾者的區(qū)別:非洲野貓體型瘦削、身帶淺條紋,主要生境為開闊的草地、灌叢地帶;歐洲野貓毛長、體態(tài)雄壯,身上也帶有條紋,主要生活在歐洲的森林地帶;亞洲野貓身上是淺黃色底色,點綴著黑色的小斑點,偏好平坦干燥的荒漠戈壁。
荒漠貓也是野貓,和這三類野貓什么關(guān)系,一度沒有答案。荒漠貓?zhí)衩亓?,人類對荒漠貓有多不了解呢?甚至連它名字的來歷都是一段誤會。
1892年,法國動物分類學家米爾內(nèi)·愛德華茲在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看到兩張荒漠貓皮毛,它們?nèi)昵皬乃拇ㄎ鞑渴召彾鴣?,灰褐色的皮毛讓他誤以為,這是一種生活在荒漠中的貓科動物,隨后他發(fā)表文章描述并命名,“荒漠貓”(Felis bieti)的名字便這樣流傳下來。
而荒漠貓并不存在于荒漠中。在青藏高原東緣、四川西北部高原、甘肅西部,在三江源、橫斷山脈、祁連山脈,不斷出現(xiàn)荒漠貓的目擊記錄。它喜歡在淺山區(qū)活動,那里有高山草甸、灌叢和人類開墾的農(nóng)田。
荒漠貓如今的英文名(the Chinese mountain cat)直譯為“中國山貓”,而青藏高原牧民稱之為“草貓”。這兩個名字似乎都比“荒漠貓”更合適。
雖然荒漠貓皮毛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進了博物館,野生荒漠貓的真容直至2007年才首次被人類拍到。當年,北京大學學生尹玉峰的碩士論文準備探究荒漠貓的分布情況。在阿壩州紅原縣,他用當時還很稀少的紅外相機,拍到了全球第一張野生荒漠貓照片:一只晝伏夜行的荒漠貓經(jīng)過洞口,露出了一張尖尖的側(cè)臉和瘦瘦的半截身子,剩下的部分被比它還高的野草遮住。
十幾年后的今天,荒漠貓的熱度大幅提升,也源于紅外相機的普及。2019年底,受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和北京大學的委托,貓盟科研和保護主管劉炎林帶領(lǐng)團隊開始在祁連山開展荒漠貓的調(diào)查?!皟蓵睆V泛流傳的那張照片,便出自劉炎林團隊之手。
神秘但不高冷
影像資料多了,荒漠貓卸下了神秘感,氣質(zhì)也被發(fā)現(xiàn)與家貓相似?!巴耆珱]有野生動物的感覺。甚至用修圖軟件把野外的場景替換成一個客廳,都會以為這是幾只寵物貓?!表n雪松笑稱。2018年,時任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濕地項目協(xié)調(diào)員的韓雪松,在青海省意外發(fā)現(xiàn)了荒漠貓的身影,但三江源牧民們都對此不以為然,“他們感覺不稀奇,沒有什么好講的,還不如說說藏狐、赤狐、狼這些動物。”
甚至荒漠貓喜歡的玩具也和家貓類似。韓雪松曾琢磨著如何采到荒漠貓的基因樣本,就找了一根長棉棒,頂端類似海綿,“家貓看到這種棒狀的、毛乎乎的東西都喜歡玩一下?!彼е囋嚨男膽B(tài)在洞口插了幾根,沒想到,第二天再去時幾根棉棒都已經(jīng)被咬爛了。
與荒漠貓打交道后,劉炎林也不再覺得它高冷。他觀察到,它們不只吃自己捕殺的獵物,也會吃一些死牛死羊,還會和家貓一樣吃草。荒漠貓喜歡吃在地下活動、專吃植物的高原鼢鼠。6月初,地里剛種上綠油油的青稞、油菜,剛被翻過的土壤很松軟,荒漠貓匍匐在田壟上,豎起耳朵仔細傾聽腳下鼢鼠“沙沙”的腳步聲,聽準后,騰空而起,一個猛子扎進土里,拖出藏匿其中的鼢鼠。
韓雪松花了4個月,用紅外相機跟拍一個荒漠貓家庭,獲得七千余張照片和近三千段視頻,首次系統(tǒng)記錄了荒漠貓的繁育過程。
這個家庭由一只大貓和兩只小貓組成。它們以草原上的洞穴為家,小貓躲在洞里,捕獵歸來,叼著高原鼠兔的媽媽回到洞口前,會發(fā)出類似家貓踩奶時的“咕咕”聲,小貓聽到召喚后,跑出來玩弄食物,玩夠了再回到洞里享用美食。晴朗的午后,小貓時而慵懶地趴在洞口曬太陽,時而好奇地探索世界,媽媽則在一旁警戒。
荒漠貓居住的洞穴其實是野生動物“公寓”。劉炎林觀察到,不同季節(jié)洞穴有不同的住戶?!岸焓腔哪?,春天狐貍會用來育仔,夏天旱獺再去住?!?/p>
荒漠貓并非中國家貓的祖先
中國家貓從何而來?科研人員對荒漠貓的研究,找到了部分回答。
中國家貓的起源有兩個假說——單起源和多起源。單起源假說認為,全世界的家貓都是非洲野貓馴化而來。此前的遺傳學研究顯示,大約一萬年前,在位于西亞到北非的新月沃土地帶,非洲野貓首次走進了古人家中,并逐漸被人馴化,成為人類的伴侶——家貓,隨后再擴散到世界各地。但此前研究未覆蓋東亞地區(qū)家貓的樣本,使得中國家貓的起源存疑。
多起源假說則認為,中國家貓不是非洲野貓的后代,中國本土野貓,比如荒漠貓就參與了本地家貓的馴化?!白鳛闅v史悠久的古文明,中國是很多動物、植物馴化的起源中心?!北本┐髮W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羅述金稱。
多起源假說下,荒漠貓因長相各異,被認為和非洲野貓并不同源。人類不知道,荒漠貓應該像雪豹一樣是獨立的貓科物種,還是野貓的亞種。從形態(tài)學判斷,荒漠貓獨特的外貌和棲息地能支撐其獨立物種地位,但最有說服力的來自基因?qū)W層面的研究曾是空白。
2014年,一項動物考古研究發(fā)現(xiàn),陜西省華縣仰韶文化遺址(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出土了貓骨骼,經(jīng)同位素分析顯示,貓與人一樣也以小米為糧,反映貓與人類有較穩(wěn)定的伴棲關(guān)系,但還不能確定貓是否已經(jīng)完全被馴化。這更激起了羅述金等人的好奇心。
2021年6月,一項科研給荒漠貓頒發(fā)了在演化分類地位上的“身份證”:荒漠貓與非洲野貓、亞洲野貓、歐洲野貓是“親戚”,應該將它視為野貓的第四個亞種。
該論文由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蛋白質(zhì)與植物基因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lián)合中心的羅述金課題組和合作者發(fā)表。
羅述金的博士生遇赫是論文第一作者,2014年年底至2017年年初,她和同學幾乎走遍了中國大江南北,采集了27只荒漠貓,4只亞洲野貓和239只家貓的血液、組織、毛發(fā)、糞便或標本,并從中提取出DNA。
大多數(shù)家貓采集的都是唾液樣本,這最方便,“只要把棉簽放嘴里攪一攪”。遇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對行蹤莫測的野貓,只能盡量采集動物園中的糞便、博物館的標本、實驗室儲存的樣本、市場上的皮張,甚至不幸遭遇車禍的尸體。
遇赫分析荒漠貓、亞洲野貓和家貓的演化樹,發(fā)現(xiàn)三者的分化時間相當,都在150萬年左右?!凹热粊喼抟柏埍徽J定是野貓的亞種,那荒漠貓也應該是一樣的分類地位。”
另一項證據(jù)是,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荒漠貓、亞洲野貓和家貓之間在不同時期有基因交流。而在物種定義中,一般認為可以自然雜交的應當是同一個物種。
“簡單來說,荒漠貓能和其他野貓雜交,也跟其他野貓亞種在差不多時間分化,所以就應該是一個物種?!庇龊辗Q。
對中國本土家貓與世界家貓種群DNA測序和分析,也發(fā)現(xiàn)二者具有相同的遺傳背景,從而支持了家貓馴化的單起源假說。不過,家貓是什么時候、通過哪種方式進入中國,仍然是待解之謎。這也是羅述金課題組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想搞清楚這個問題,要從考古挖掘的遺骸中提取出DNA,它能解答數(shù)千乃至上萬年前的演化密碼。遇赫介紹,隨著近年來古代DNA技術(shù)的快速進步,這并不是什么難事,“如果保存條件好,甚至十幾萬年前的骨骼都能提取出DNA”。
基因污染的潛在威脅
雖然中國本土野貓沒有參與中國家貓的馴化起源,但是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荒漠貓與同域家貓之間存在近期的、廣泛的基因滲透。
事實上,在基因證據(jù)證實前,人們經(jīng)常能見到荒漠貓和家貓雜交產(chǎn)生的后代。早在2007年,尹玉峰就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牧民家中,見到過一些“很明顯是雜交生下的小貓”。這些小貓沒有了荒漠貓招牌式的藍眼睛,但尾巴末端有荒漠貓?zhí)赜械暮谏珗A環(huán),有的耳尖也能隱約見到簇毛。
羅述金曾在實驗室收養(yǎng)了一只荒漠貓與家貓生育的后代“漠漠”。經(jīng)歷了多代雜交,漠漠身上荒漠貓的基因不到5%,純黑色的皮毛與荒漠貓的顏色完全不同,外觀已幾乎看不出荒漠貓的影子,雖然和人非常親近,但一雙“特別賊”的眼睛仍然透露出野性。
與不少貓打過交道的羅述金“從來沒見過這么野的貓”?!澳辈话l(fā)情時,也會在家里到處噴尿,甚至自己的食盆水盆都不放過,目的是標記領(lǐng)地、宣示主權(quán)。實驗室所有人對它束手無策,只能把它安排到單間貓舍。這樣相處了兩年,羅述金又把它送回了阿壩。重獲自由后,“漠漠”的狀態(tài)也明顯更松弛了。
荒漠貓和家貓的“自由戀愛”,育出桀驁的后代是小事,需要警惕的是,這很可能會給荒漠貓帶來滅頂之災。
基因入侵是物種保護中很常見的威脅。已發(fā)生過前車之鑒,蘇格蘭野貓是英國本土貓科動物,被英國人稱為“高地虎”。蘇格蘭野貓曾在英國廣泛分布,中世紀以后,由于棲息地的喪失和人為獵殺,它的數(shù)量急劇下降,目前已極度瀕危。雪上加霜的是,由于與家貓交配,純正的蘇格蘭野貓血統(tǒng)越來越稀少,科學家擔心它“功能性滅絕”。
?下轉(zhuǎn)第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