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越華
摘? 要:教學中不應割裂語言和思維的密切聯(lián)系,要在詞句理解與運用中、在文章的形式和內容聯(lián)系中、在教與學的聯(lián)系中訓練思維,在語言訓練中激發(fā)思維火花,提高閱讀效率。
關鍵詞:語言;思維;訓練;閱讀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2.0?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6-0029-02
Improving Reading Efficiency by Training Language and Thinking
CHEN Yuehua? (Huangta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Huian County,Quanzhou City,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In teaching,we should not separat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thinking,train thinking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words and sentences,in the connection of form and content of articles,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stimulate the spark of thinking in language training,and improve reading efficiency.
【Keywords】Language;Thinking;Training;Reading efficiency
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語文教學應專注于“聽說讀寫書”基本功的訓練,這一觀念深植于每一位語文教師心中。與此同時,不少老師忽略了語文教學中的思維訓練,甚至認為思維訓練應該專屬于數學學科。教學中不少老師單純而片面地看待思維訓練,生硬地割裂語言和思維的密切聯(lián)系,筆者不茍同片面認識,從以下三方面進行探究,在語言訓練中激發(fā)思維火花,提高閱讀效率。
1.在詞句理解與運用中訓練思維,提高閱讀效率
在小學語文能力訓練中,詞句訓練是基礎的一環(huán)。詞是構成語言的材料,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概念是用詞來表示的,加強詞句教學,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材料,而且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閱讀效率。
詞句的理解與運用要從整體考慮,引導學生在上下文的聯(lián)系中掌握意思,在運用中加深認識,促進思維發(fā)展,提高閱讀效率。反之,思維的發(fā)展又將促進詞句理解與運用能力的提升。理解是詞語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怎樣做到發(fā)展思維,開發(fā)智力,提高效率呢?應該根據年級和教材的特點,在預習查字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并結合上下文,在詞與句的聯(lián)系中激發(fā)思維火花,引導學生確切地理解詞義,準確使用詞語,將詞義教學引向深入,切實提高閱讀效率。就拿《詹天佑》一文中的“要挾”一詞理解與運用談談:
(1)“要挾”是什么意思?——學生根據預習作回答。
(2)書上怎么說的?——引導學生聯(lián)系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
(3)帝國主義抓住清政府什么弱點?要清政府答應什么要求?他們“要挾”的目的是什么?——深入挖掘,激活思維,滲透思想教育。
(4)你會運用“要挾”一詞嗎?舉個例子或說一句話——實際運用,提高語言實踐能力。
在教師層層深入的引導中,學生開動腦筋,點燃思維火花,聯(lián)系實際,詞語及所代表的含義在學生頭腦中漸漸形成聯(lián)系,學生便能夠真正地認識它,理解它,掌握它,并實現提高閱讀效率的目的。
句子是語言的基本構成單位,要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切不可忽視句子教學,句子教學應著重幫助學生理解表現中心的關鍵句,詞義含蓄的難句和結構復雜的長句,逐步掌握常用句式。教學中應通過對句子的品析、理解逐步實現對文本的理解,形成學生個性化的認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與水平。各個學段的每一篇文本中,都有值得學習都值得推敲的句子,如:起提綱挈領作用的中心句,總起句;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句;段落中分項描寫形成并列關系的句子;人物動作、語言、心理活動描寫的關鍵句;環(huán)境描寫的襯托句,形成對比的反襯句……教師要根據文句特點,設計激活學生思維的問題,進行教學,提高閱讀效率。要是能夠抓準表情達意的關鍵句、中心句,貫穿全文的推進句、線索句進行品析訓練,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而且能夠提高學生謀篇布局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句子訓練要達到這一要求,必須促進學生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竊讀記》中有這么一個關鍵句——“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這是全文的中心句,抓住中心句引導學生體會、感悟課文,能起到提領而頓。“小作者為什么竊讀,她怎么竊讀?你明白作者竊讀的滋味了嗎?作者因什么而快樂?又因什么而懼怕?”教學中教師緊扣課題和中心句,如剝筍般拋出相關值得孩子思考的問題,放手讓學生在讀文品味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與文中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以真切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之情。學生初讀感悟后,老師再拋一問“課文中作者又是怎么將自己竊讀的滋味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的呢?”學生帶著這一思考再次走進文本,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再現竊讀的每一個情景,還語言以畫面,語文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在課堂學習中,教師要發(fā)揮好主導作用,疏導學生思維梗塞之處,充分調動學生自覺能動性。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自學能力得到鍛煉,教師也便從“教”和“講”中解脫出來,實現了提高閱讀效率的教學目的。
2.在文章的形式和內容聯(lián)系中訓練思維,提高閱讀效率
文章是形式和內容的辯證統(tǒng)一。在閱讀時,人們的認識過程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認識階段,先讀懂語言文字,再掌握具體內容,進而領會思想感情;第二個認識階段,是第一個認識階段的逆運行。小學生在讀文章時經歷這兩個階段的認識過程,才能達到閱讀訓練的要求——既理解內容,受到熏陶感染,又學習表達方法,提高讀寫能力。概括是思維訓練的重要一環(huán),人們借助概括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才能實現對知識的真正理解,所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是小學閱讀教學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主要通過分段,概括段意和總結中心思想來實現。劃分段落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最好能從探索作者的思路入手,把作者的思路弄清了,段落也就明晰了。例如教學《釣魚的啟示》一課,老師可扣題發(fā)問:“啟示是什么意思?讀讀課題《釣魚的啟示》,你們猜猜這篇課文圍繞什么事來寫嗎?作者為什么忘不了釣魚給他的啟示?”引導學生去探索作者思路,接著請學生默讀課文,梳理文章的條理,學生自學,師生評議,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給課文恰當的劃分段落。劃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主要內容訓練的方法多種多樣,課堂教學中老師要以文本的特點和學生能力發(fā)展為依據,設計適切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概括與提煉關鍵信息的能力。
從理解內容到概括中心思想,有一個坡度,關鍵是要幫助學生弄清作者“為什么寫”。修訂后的《語文課程標準》在語文課程理念中強調了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庇谑?,首先應引導學生循文求義,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在這個基礎上,啟發(fā)學生由表及里地深入思考,或者聯(lián)系各段大意,想想文章寫了什么事,作者寫這件事想告訴人們什么;或者利用課后作業(yè)題,想想讀過課文后受到什么教育和啟發(fā);或者抓住人物形象,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如《夢想的力量》一文記敘了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這一夢想,通過不懈努力終于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zhí)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圍繞瑞恩的夢想是什么?他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領悟“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的深層意義,并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說說課文學習的感受,這樣一步步訓練,他們就能夠概括出中心思想來。
以上的訓練是閱讀的第一個認識階段,是從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我們在完成這一個步驟之后,要從中心思想出發(fā),回到具體材料,從一般回到個別,追問作者謀篇布局的方法,探究作者這樣布局的原因,使學生的思維從順向轉為逆向,從而得到比較完整的訓練。長此以往,學生的邏輯能力提高了,閱讀效率自然也提高了,作文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3.在教與學的聯(lián)系中訓練思維,提高閱讀效率
課堂教學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固然要依靠教師去訓練和培養(yǎng),但更需要學生的自我鍛煉和提高。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將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訓練結合起來進行思維方法訓練。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同時要教會他們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組織思維活動。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是思維的基本過程,可以提高學生思維活動的自覺性。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學習圓明園昔日輝煌的相關段落,在品讀中可以訓練思維,提高閱讀效率?!氨蛔u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雨果贊為世界奇跡的圓明園的沒毀之前是怎樣的?你能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嗎?能將每段話讀成一個詞嗎?”問題指向引導學生讀懂課文2.3.4自然段主要寫什么,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皥A明園中的建筑宏偉,文中列舉了哪些建筑,有什么特點?課文又是怎樣將眾多建筑的描寫連起來的?讀讀段落,你會有許多新發(fā)現的?!弊x課文,一推敲學生不難發(fā)現,段落中用了并列、對比的寫法,巧妙串聯(lián)不同風格與特點的建筑。教與學中,學生通過思考與交流,理解、概括能力提高,閱讀能力提高的同時閱讀效率也提高了。
教學中老師要針對文本體裁,針對性進行思維訓練。小學課文,多是文質兼美的記敘文,大都形象鮮明,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在發(fā)展兒童語言的同時,要有意識地發(fā)展兒童的形象思維。發(fā)展形象思維的主要途徑是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寫景為主的記敘文可以進行拓展延伸的聯(lián)想和想象。《圓明園的毀滅》中“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xiāng)村野?!笨梢宰プ£P鍵句,追問什么是“金碧輝煌?”“玲瓏剔透?”生活中你們見過嗎?張開想象的翅膀,模仿第一句,說說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鋒夕照、 蓬萊瑤臺、武陵春色……邊讀邊想,浮現畫面,推敲詞語,提升能力。教學寫人記事的記敘文,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腦子里再現課文所描述的人物形象,事物性狀和動人情景,形成一幅幅畫面,一方面要動之以情,以教師自己的感情,誘發(fā)學生的情感,把學生帶入課文所描述的意境之中,使之產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之感。當語言所描繪的畫面,所蘊含的情感為學生感受到的時候,課文內容也就真正理解了。
挖掘語意,欣賞精彩段落。課文中繪聲繪色,形象鮮明的段落是發(fā)展學生語言和思維的好材料,應該引導學生體會,去吟誦、去欣賞,同時看看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描寫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對于那些用得精煉的詞語,生動的比喻,還要引導學生用比較、聯(lián)想等方式去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明確好在哪里,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發(fā)。
創(chuàng)設情景,展開想象的翅膀。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融合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教學媒體,創(chuàng)設語言教學情境,易于引人入勝,降低教學難度,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助于能力的培養(yǎng),無形中促進思維發(fā)展。
此外,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組織學生對抽象的詞語做形象具體的解說和表達,也都有助于學生形象思維的發(fā)展。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將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結合起來,有助于提高閱讀的訓練效益,提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孟令全.《閱讀教學中理解課文內容和形式的問題》[C].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室,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