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黨參10~15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先將黨參切碎,用溫水浸泡2小時;然后與粳米同入沙鍋內(nèi)加水煮成稀粥,以參爛粥稠、表面有粥油為度,再加入紅糖即可。
功效:補中益氣,養(yǎng)血生津。
原料:鮮鯽魚200克,黃芪20克,炒枳殼12克,生姜、細蔥、味精、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鯽魚剖除內(nèi)臟,摳去腮,洗干凈;黃芪切片,與枳殼一起用紗布袋裝好,扎緊口;生姜、細蔥洗凈切碎。先將藥袋入鍋,加水適量,煮約半小時,再下鯽魚同煮,待魚熟后,撈去藥袋,加入姜、蔥、精鹽、味精調(diào)味即成。
功效:補中益氣,升舉內(nèi)臟。適用于中焦脾胃氣虛所致的神疲氣短、少氣懶言、食欲不振、腹脹氣墜,以及脫肛、子宮下垂、胃下垂等而屬脾胃氣虛下陷者。
原料:鴨子1只(約1000~1500克),荔枝250克,瘦豬肉100克,熟火腿25克,鮮荷花1朵,料酒、細蔥、生姜、味精、精鹽、清湯各適量。
做法:將鴨子宰殺后,除盡毛,剁去嘴、腳爪,從背部剖開,清除內(nèi)臟,放入沸水鍋中汆一下,撈出洗干凈;荷葉洗凈,掰下花瓣疊好,剪齊兩端,放開水中氽一下?lián)瞥?;荔枝洗凈切成兩半,去掉殼和核;將火腿切成丁,豬肉洗凈切成小塊;生姜、細蔥洗凈后,姜切片,蔥切節(jié)。取蒸盆一個,依次放入火腿、豬肉、鴨、蔥、姜、精鹽、料酒,再加入適量開水,上籠蒸至爛熟,去掉姜、蔥,撇去湯中油泡沫,再加入荔枝肉、荷花、清湯,稍蒸片刻即成。
功效:滋陰養(yǎng)血,益氣健脾,利水消腫。適用于陰血虧虛、氣陰兩虛所致的神疲氣短、形體消瘦、煩熱口渴、骨蒸勞熱、午后低燒、不思飲食、消化不良、干嘔呃逆、干咳少痰、小便不利、肢體浮腫、貧血等。
原料:枸杞子50克,瘦豬肉400克,熟青筍100克,料酒、醬油、豬油、麻油、白砂糖、味精、精鹽各適量。
做法:枸杞子清洗干凈待用;豬肉去除筋膜,切成絲;熟青筍切成同樣長的細絲。炒鍋燒熱,放入豬油,將肉絲、筍絲同時下鍋,烹入料酒,加入白砂糖、醬油、味精、精鹽攪拌均勻,放入枸杞顛炒幾下,淋上麻油拌勻,起鍋即成。
功效:補血滋陰,抗老益壽。適用于陰血虧虛所致的形瘦體弱、神疲乏力、腰膝酸軟、心悸心慌、頭目眩暈、視物模糊、視力減退、失眠健忘,以及貧血、性功能低下、神經(jīng)衰弱等而屬陰血虧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