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歷史研究所 李 敏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方 擁
我國先民早期的居住可粗分為柵居和穴居兩類,前者適應濕熱地區(qū),后者適應寒冷地區(qū)。中原地區(qū)的穴居在距今六七千年前后達到高峰,隨著建筑技術不斷發(fā)展,到商周時期已大大減少,到漢代豎穴居基本消失。但在嚴寒的東北地區(qū),穴居一直保持到隋唐時期才漸漸被地上建筑取代??脊叛芯堪l(fā)現,兩漢時期,東北地區(qū)普遍為半穴居房址,這與中原地區(qū)的居住建筑形成較大差別。上述穴居現象,不能簡單視之為原始、發(fā)展滯后,而是有其固有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值得細究,尤其是其中無門洞的房址,更是不同于中原地區(qū)的另一種穴居傳統(tǒng)。
東北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多年來發(fā)現大量的墓葬和聚落遺址,見證了我國東北地區(qū)先民豐富的文化(見圖1)。其中相當于兩漢時期的考古文化遺存也顯示出很多不同的文化類型,但其有共同特點,即房址多為半地穴式。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類型及其遺址進行分析,會發(fā)現不同地域、文化類型的房址有較大區(qū)別。
圖1 秦漢時期東北地區(qū)主要考古學文化分布
據考古研究,兩漢時期東北地區(qū)半地穴式房址的一般特征為:①規(guī)模一般為30~40m2,小者不足10m2,大者可逾100m2;②室內有灶,居住面一般經過處理,平滑堅硬,有的經過火燒或施白灰;③地穴深度大部分為0.4~1.2m;④部分有墻,如生土墻、石砌墻、木骨土墻等;⑤多由圓形或橢圓形的城墻圍合;⑥房址不相連,一座座獨立排列。
如表1所示,兩漢時期東北地區(qū)的房址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有門洞,類似于中原地區(qū)新石器時代的半地穴房屋(見圖2);另一類無門洞,是區(qū)別于中原地區(qū)的另一種傳統(tǒng)房屋,下文將重點探討其形制淵源(見圖3)。
表1 兩漢時期東北地區(qū)房址特征
圖2 蜿蜒河遺址F2平、剖面
圖3 滾兔嶺遺址房址F7平、剖面
東北地區(qū)兩漢時期居住著挹婁、夫余、沃沮、高句麗、鮮卑、烏桓等民族人群。其中鮮卑、烏桓等為游牧民族,而挹婁、夫余、沃沮、高句麗等為農業(yè)、游獵民族,其居住情況區(qū)別于中原漢地的樣式,也不同于游牧民族的帳篷,歷代史書均有較為明確的記載,這些記載共同顯示了東北民族在兩漢時期以穴居為主的情況。
1)肅慎、挹婁、勿吉 《后漢書·地理志》記載:“(挹婁)處于山林之間,土氣極寒,常為穴居,以深為貴,大家至接九梯?!?/p>
2)夫余 《后漢書·東夷傳·夫余傳》記載:“以員柵為城,有宮室、倉庫、牢獄。”
3)高句麗 《后漢書·東夷傳·高句麗傳》記載:“地方二千里,多大山深谷,人隨而為居。少田業(yè),力作不足以自資,故其俗節(jié)飲食,而好修宮室?!?/p>
4)沃沮 《后漢書·東夷傳·東沃沮傳》記載:“東沃沮……言語、食飲、居處、衣服有似句驪。北沃沮……每夏輒臧于巖穴,至冬船道不通,乃下居邑落。”
以上記載不僅指出東北民族廣泛采用穴居,而且對其原因作出分析:因東北地區(qū)極寒冷,故其居民需居于土穴。在普遍穴居下,不同民族穴居習慣的差異為:有土穴、巖穴,有筑城,有木柵為城,有開口于上特殊形制的,有季節(jié)性居住的。上述記載與近幾十年來考古發(fā)現兩漢時期東北地區(qū)聚落中的居址多為半地穴式、多有圍城的結論相互印證。
除少數高等建筑,如高句麗王城內的宮殿建筑外,兩漢時期東北地區(qū)的半地穴式居住具有壓倒性優(yōu)勢。其中尤其特殊的、值得注意的是無門道的房址類型。
東北地區(qū)相當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重要文化類型西團山文化,其房址也是半地穴式。房址平面為圓形或圓角長方形,一般面積為25~30m2,穴深約1m,多數有柱洞、無門道、有灶、無火炕。在兩漢時期之后的鳳林遺址晚期鳳林文化時期(相當于魏晉時期),出現了早期的火炕(見圖4);至同仁文化時期(南北朝時期)仍是半地穴式,有火炕、無門道(見圖5);蜿蜒河上層文化時期(遼金時期)已發(fā)展為地上建筑,出現較為成熟的火炕。隨著火炕技術發(fā)展,東北地區(qū)的人們不再依賴地穴取暖,有能力修建高大的地面房屋。這與文獻中對東北民族勿吉、的居住習慣變化記載一致。
圖4 鳳林遺址F1平、剖面
圖5 同仁遺址F3平面及四壁
《三國志·魏書》:“(挹婁)處山林之間,常穴居,大家深九梯,以多為好。土氣寒,劇於夫馀?!薄段簳の鸺獋鳌罚骸捌涞叵聺?,筑城穴居,屋似形冢,開口于上,以梯出入?!薄稌x書》卷九十七:“肅慎氏一名挹婁,……其土界廣袤數千里,居深山窮谷,其路險阻,車馬不通。夏則巢居,冬則穴處。”《隋書·傳》:“鑿穴以居,開口向上,以梯出入?!薄杜f唐書》:“,蓋肅慎之地,后魏謂之勿吉,……無屋宇,并依山水掘地為穴,架木于上,以土覆之,狀如中國之冢墓,相聚而居。夏則出隨水草,冬則入處穴中?!?/p>
與中原地區(qū)典型的半穴居房址相比,半坡遺址基本都有門道;而北方喇家遺址的大部分房址都無門道。無門道、頂入式的土耳其加泰土丘房屋(距今約8000年)被認為從屋頂進行交通。與兩漢時期東北地區(qū)的無門道房址各自獨立、群落出現不同的是,加泰土丘的房址座座相連,故構成屋頂交通體系,這與西亞的居住傳統(tǒng)一脈相承(見圖6)。
圖6 加泰土丘房址及復原模擬
獨立的、半地穴、無門洞式房址在東北亞考古中屬于較大范圍內的普遍現象。《黑龍江沿岸的部落》一書提到:“遠東地區(qū)”石器時代的房址普遍為半地穴式的,平面近似矩形,面積約30~40m2,地穴深0.7~1.3m;有2圈柱洞;無門道,屋頂中央留有煙道,從屋頂通過獨木梯進入。此種現象遍及黑龍江下游、朝鮮北部及濱海邊區(qū),甚至日本繩紋時代也一樣。這種居住形式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延續(xù)到13世紀。同樣,這種半地穴房址后期也出現火炕。
事實上,半地穴式居住建筑一直延續(xù)到近現代,在我國北方被稱為“地窨子”(見圖7),數十年前中原地區(qū)還在農村使用,可用以夏天避暑;東北地區(qū)“地窨子”更為常見,赫哲族稱之為“胡布日”,即半地穴式,上加木構、覆蓋厚土(見圖8)。我國目前這種半地穴式房屋均屬于設有門道的一類。18~19世紀,無門道、自頂入的半地穴房屋形制在東北亞地區(qū)和極地嚴寒地區(qū)阿留申、因紐特等族群的住房中得以保留,其中以堪察加房屋最典型??安旒臃课莘譃槎景氲匮ê拖募靖蓹谑絻煞N,配合使用。冬季半地穴房屋周圍墻壁敷設木板、屋頂蓋草覆土、從屋頂中心出入等特征,與考古發(fā)現數千年以來的做法如出一轍(見圖9)。
圖7 東北地區(qū)“地窨子”民居
圖8 赫哲族 “胡布日”民居
圖9 堪察加房屋
本文通過考古發(fā)現、文獻考證得出距今約2000年前(相當于兩漢時期),我國東北地區(qū)各民族普遍流行半地穴式房屋。此類房屋分為有門道式和無門道頂入式兩種,其中無門道頂入式是在東北亞地區(qū)流行數千年的特殊建筑形式,通過考古、文獻以及東北亞地區(qū)的民族學材料,可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此類房屋的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