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華北油氣分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河南 鄭州 450006
什股壕地區(qū)位于鄂爾多斯盆地北部,構造屬于杭錦旗斷階。研究區(qū)二疊系中統(tǒng)下石盒子組總體分布穩(wěn)定,平面上地層厚度由南向北逐漸變厚。由下至上可劃分出盒1段、盒2段及盒3段三個巖性段,巖性以砂礫巖及砂質(zhì)巖為主,粒度表現(xiàn)為下粗上細的特點,底部可見礫巖及含礫砂巖,正旋回明顯,總體巖性向上變細泥質(zhì)含量增多。
根據(jù)壓汞參數(shù)統(tǒng)計(表1),對上述井段孔喉參數(shù)進行研究。什股壕地區(qū)下石盒子組儲層具有孔喉分選程度中等,孔喉連通程度差,儲集性能中等~差的特征[1]??傮w從孔喉結構特征來看,盒3好于盒2,盒2段儲集性能相對盒1較好,盒1段儲集性能較差。盒3段排驅(qū)壓力平均為0.4581 MPa,飽和度中值壓力平均為6.2744 MPa,最大孔喉半徑平均為8.4912μm,喉道中值半徑最平均為0.5162μm,孔喉分選系數(shù)平均為1.43,數(shù)據(jù)分布較平均,孔喉分選中等,優(yōu)于盒1和盒2。
表1 什股壕地區(qū)下石盒子組砂巖壓汞分析儲層孔喉結構參數(shù)統(tǒng)計表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pore throat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sandstone mercury pressure analysis of xiashibox formation in shishuigou area
統(tǒng)計表明,排驅(qū)壓力和中值壓力總體上與孔隙度和滲透率負相關關系,最大孔喉半徑(Rmax)和平均孔喉半徑(Rm)與孔滲之間存在較好的正相關關系,R2在0.6~0.9之間(圖1-A),而中值半徑(R50)與孔滲關系為正相關關系,但相對性略差(圖1-B),表明儲層的孔喉連通性較差,儲層物性主要受粒間孔喉的控制。當孔喉系數(shù)為1的時候,儲層物性最好[2],遠離1的時候,儲層物性變差,反映儲層孔喉的物性越差,儲層非均質(zhì)性越強(圖1-C)。
圖1 什股壕地區(qū)孔喉結構參數(shù)與儲層物性關系圖Fig. 1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e throat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in Shiguhao area
什股壕地區(qū)下石盒子組砂巖儲層經(jīng)歷過強壓實作用、膠結作用、溶蝕作用、蝕變作用等成巖作用。根據(jù)壓汞曲線資料計算喉道分布曲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表明,什股壕地區(qū)下石盒子組砂巖儲層的孔喉分布可以劃分為I、II、III、IV四種類型。
I型孔喉分布曲線:在孔喉分布曲線上,具有四個峰分布,其中1~10μm的峰多代表薄片尺度下的微裂縫發(fā)育;0.5~1μm的峰多代表粒間孔—縮頸喉道的孔喉組合模式;0.05~0.5μm的峰多代表混合孔—彎片狀/片狀喉道的孔喉組合模式;<0.05μm的峰多代表粒內(nèi)孔—管束狀喉道的孔喉組合模式。在這類樣品中,孔喉結構模式多樣,儲層物性好,孔隙度>20%,滲透率>500 mD,其滲透率貢獻主要來自微裂縫。這類儲層是什股壕地區(qū)分布最少的類型,大約可占樣本的5%左右。為最好儲層,典型實例可見見圖J15井H2-1小層。見圖2-A。
II型孔喉分布曲線:在孔喉分布曲線上,主要有3個總體組成,包括粒間孔—縮頸喉道的孔喉組合模式,混合孔—彎片狀/片狀喉道的孔喉組合模式及粒內(nèi)孔—管束狀喉道的孔喉組合模式。在這類樣品中,前兩類孔喉結構模式較發(fā)育,后一類孔喉結構模型發(fā)育程度較差。這類儲層物性較好,孔隙度>10%,滲透率>1 mD,其滲透率貢獻主要來自粒間孔—縮頸喉道。為較好儲層。這類儲層是什股壕地區(qū)分布最多的類型,大約可占樣本的80%左右。典型實例可見見圖J44井H2-2小層,見圖2-B。
III型孔喉分布曲線:在孔喉分布曲線上,主要有3個總體組成,0.5~1μm的峰多代表粒間孔—縮頸喉道的孔喉組合模式,該峰最為發(fā)育;0.05~0.5μm的峰多代表混合孔—彎片狀/片狀喉道的孔喉組合模式,該峰發(fā)育程度較差,往往與前鋒疊合;<0.05μm的峰代表粒內(nèi)孔—管束狀喉道的孔喉組合模式,該峰較弱。整體來看,前鋒最為發(fā)育,類似單峰。
可見在這類樣品中,前兩類粒間孔—縮頸喉道的孔喉組合模式最為發(fā)育,后二類孔喉結構模型發(fā)育程度較差??傮w來看,這類儲層物性一般,孔隙度5%~10%,滲透率>0.2~1 mD,其滲透率貢獻主要來自粒間孔—縮頸喉道。為較差儲層。這類儲層是什股壕地區(qū)分布較少的類型,大約可占樣本的10%左右。典型實例可見圖J11井H3-1小層(圖2-C)。
IV型孔喉分布曲線:一般為單峰型曲線,主要位于<0.05μm的位置,代表粒內(nèi)孔—管束狀喉道的孔喉組合模式。這類儲層物性最差,孔隙度<5%,滲透率<0.1 mD,為非儲層。這類儲層是什股壕地區(qū)下石盒子組樣本中較少,大約可占樣本的5%左右。典型實例可見見圖J46井H1-3小層,該層段儲層巖性為泥質(zhì)細礫巖,為洪泛泥石流成因,泥質(zhì)含量高,儲層物性差。見圖2-D。
圖2 什股壕地區(qū)孔喉分布曲線圖Fig. 2 Distribution curve of pore throa in Shiguhao area
根據(jù)什股壕地區(qū)下石盒子組10口井23塊壓汞樣品的壓汞曲線疊加,可見壓汞曲線可以劃分出4類,與前述的四類孔喉分布模式可以對應。即:
I類壓汞曲線:圖3為不同類型儲層的壓汞曲線。Ⅰ類儲層為圖中紅色部分:含礫粗粒與粗粒巖屑石英砂巖和巖屑砂巖,測井相類型主要為微齒化箱形,沉積微相主要為河道滯留及心灘沉積[3]??紫抖?5.3%~21.8%,平均為18.4%;滲透率48.98~640 mD,平均354 mD。該類儲層排驅(qū)壓力低,最小僅為0.0185 MPa,平均0.0408 MPa,在壓汞曲線上為傾斜直線,一般平緩平臺發(fā)育較弱,且平臺低,說明該類儲層主要為微裂縫+粒間孔喉+次生溶孔[4],孔喉分選較差,主要為粗孔—粗喉型+微裂縫型儲層,為好儲層,大約占5%。
圖3 什股壕地區(qū)下石盒子組壓汞曲線分類Fig. 3 Classification of mercury intrusion curve of Lower Shihezi Formation in Shiguhao area
II類壓汞曲線為圖中粉紅色曲線。粗粒與中粗粒巖屑石英砂巖和巖屑砂巖,測井相類型主要為鋸齒化箱形、鐘形,沉積微相主要為心灘沉積??紫抖?.4%~14%,平均為12.4%;滲透率0.323~8.61 mD,平均1.67 mD。該類儲層排驅(qū)壓力相對I型較高,為0.2788~0.9872 MPa,平均0.5575 MPa,壓汞曲線可見較為平緩傾斜直線段,一般平緩平臺發(fā)育較弱,且平臺較高,說明該類儲層主要為粒間孔(次生溶孔)+粒內(nèi)孔喉,孔喉分選略好,主要為中孔—中喉型儲層,為較好儲層,大約占70%。
III類壓汞曲線為藍色曲線。主要為中粒和中細粒巖屑石英砂巖與巖屑砂巖,測井相類型主要為漏斗形、鐘形及指形,沉積微相主要為河道充填或廢棄河道沉積??紫抖?.9%~10.2%,平均為8.05%;滲透率0.114~1.41 mD,平均為0.51 mD。該類儲層排驅(qū)壓力相對II型較高,為0.5089~4.5797 MPa,平均2.5855 MPa,壓汞曲線可見較為平緩臺階直線段,平臺較高(說明進汞壓力高),說明該類儲層主要為粒內(nèi)孔喉發(fā)育,有時可見少量粒間孔喉??缀矸诌x較好,孔喉分布曲線多為單峰(0.01~0.1μm之間),主要為細孔—細喉型儲層。為差儲層,大約占20%。
IV類壓汞曲線為圖中黑色曲線。巖性粒度較細,為細巖屑砂巖,測井相類型為指形,沉積微相為河漫灘沉積。孔隙度<2%,平均為1.5%;滲透率<0.041 mD,平均0.0221 mD。該類儲層排驅(qū)壓力高,平均16.4 MPa,壓汞曲線為高平臺,平臺段,最大進汞飽和度<40%,說明該類儲層主要為粒內(nèi)+晶間孔納微米孔喉。主要為微孔—微喉型儲層,為非儲層,大約占5%。
綜合考慮儲層的巖石相、成分、沉積微相、儲層物性、孔喉結構等要素[5],對下石盒子儲層進行綜合分類,劃分四種類型,其中I—III類為儲層,分別對應好、中、差等三類,IV類砂巖為非儲層。其分類標準見表2。
表2 什股壕地區(qū)下石盒子組砂巖儲層綜合分類標準Table 2 Comprehensiv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for sandstone reservoir of Lower Shihezi Formationin Shiguhao area
(1)研究區(qū)下盒子組儲層主要為河道沉積,儲集空間類型主要為殘余粒間孔、粒間溶蝕孔、格架顆粒內(nèi)溶孔、微裂縫等。
(2)根據(jù)孔喉結構、孔喉分布曲線和進汞飽和度等參數(shù),將下盒子組儲層分為 I 類(粗孔—粗喉型+微裂縫性)、Ⅱ類(中孔—中喉型)、Ⅲ類(細孔—細喉型)、Ⅳ類(微孔—微喉型儲層)四個類型,其中I類和Ⅱ類儲層是有利儲層分布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