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四川一次持續(xù)性暴雨過程的水汽特征及多尺度系統(tǒng)影響分析

2021-08-04 07:06:40何光碧周春花
干旱氣象 2021年3期
關鍵詞:四川盆地持續(xù)性水汽

師 銳,何光碧,周春花

(1.中國氣象局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高原與盆地暴雨旱澇災害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 成都 610072;2.四川省氣象臺,四川 成都 610072;3.四川省氣象災害防御技術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2)

引 言

持續(xù)性暴雨又稱連續(xù)性暴雨,是指某一區(qū)域持續(xù)出現(xiàn)2 d及以上的暴雨天氣。我國的持續(xù)性暴雨多發(fā)生在江南、華南和西南地區(qū)[1-2]。四川省主要受熱帶季風、副熱帶季風以及青藏高原環(huán)流系統(tǒng)的影響,在行星尺度和天氣尺度的環(huán)流系統(tǒng)作用下為中小尺度天氣系統(tǒng)的產生提供有利的環(huán)流背景場[3-4],常導致暴雨頻發(fā)。四川盆地暴雨具有頻發(fā)性和持續(xù)性,持續(xù)性暴雨由于降雨時間長、總量大,極易造成大范圍嚴重洪澇,常誘發(fā)泥石流、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特別是“5.12”汶川地震以來山體松軟,地質災害隱患增大,持續(xù)性暴雨是四川盆地最具致災性的極端事件。因此,開展四川盆地持續(xù)性暴雨天氣過程研究對防災減災有重要意義。

近50 a來,中國局地持續(xù)性暴雨的發(fā)生季節(jié)以6月居多,且發(fā)生次數(shù)具有明顯的年際及年代際變化。暴雨的持續(xù)性與環(huán)流異常的持續(xù)性有關,暴雨的季節(jié)變化與東亞夏季風的季節(jié)演變進程關系密切[5-8]。研究表明,暴雨是大尺度和中小尺度天氣系統(tǒng)相互作用的產物[9-12],持續(xù)性暴雨常常是若干個中小尺度系統(tǒng)的不斷產生、合并加強及持續(xù)影響所致[13-15];充沛的水汽輸送是持續(xù)性暴雨發(fā)生的必要條件,而低層水汽輻合的強弱則起到關鍵作用[16-19]。四川持續(xù)性區(qū)域暴雨多發(fā)生在7月[20],大尺度環(huán)流背景常表現(xiàn)為東高西低的形勢[21-23],且常伴有高原低值系統(tǒng)活動,其中西南低渦是最主要的影響系統(tǒng)[24-25]。此外,遠距離的熱帶氣旋與影響暴雨的高空槽、中低層低渦有密切關系[26-29]。比如,活躍于南海的熱帶氣旋,通過其北側偏東南低空強風帶北伸與活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低渦東側的偏南氣流貫通,實現(xiàn)兩系統(tǒng)的相互作用[30],從而使暴雨區(qū)水汽受多尺度系統(tǒng)的影響。然而,以往四川盆地持續(xù)性暴雨的研究多關注于過程起因及物理量演變,對持續(xù)條件探討較少。為此,本文針對2018年7月8—11日發(fā)生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持續(xù)性暴雨天氣過程,探討與其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多尺度動力過程及其維持、加強的成因,以豐富此類暴雨過程的認識,為預報提供一定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利用四川省4990余個地面加密自動站氣象觀測數(shù)據(jù)、NCEP/NCAR再分析資料及其濾波后的中尺度風場格點資料,對此次持續(xù)性暴雨過程的環(huán)流背景、水汽及輸送特征以及多尺度環(huán)流系統(tǒng)活動等進行診斷分析。氣候平均態(tài)選為1961—2010年。文中涉及的中國及各省(區(qū)、市)行政邊界均基于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標準地圖服務網(wǎng)站下載的審圖號為GS(2016)1552的標準地圖制作,底圖無修改。

暴雨的發(fā)生與中尺度環(huán)流系統(tǒng)密切相關。采用中尺度濾波方法可以有效分離出中尺度環(huán)流特征,其中25點平滑算子不僅考慮了算子的選擇濾波特性,使關注的中尺度濾波段的各波分量不受明顯歪曲,而且盡量減小邊界對區(qū)域內的影響,能夠較好地反映系統(tǒng)之間中尺度環(huán)流特征[31-33],計算方法[33]如下:

2 過程降雨分布特征

2018年7月8—11日四川盆地發(fā)生了持續(xù)性暴雨天氣過程,8日上午盆地西北部沿山地區(qū)開始出現(xiàn)降雨,至12日清晨降雨結束,暴雨和大暴雨主要集中在盆地西部廣元、綿陽、德陽、成都4市(圖1)。此次暴雨天氣過程持續(xù)時間長,降雨強度大,過程累計雨量達50~100 mm有790站、100~250 mm有607站、250~400 mm有332站、400 mm以上有49站,其中最大累計雨量(620.9 mm)出現(xiàn)在江油武都鎮(zhèn)(104.78°E、31.97°N),最大小時雨強(170.8 mm·h-1)出現(xiàn)在雅安滎經(jīng),綿竹(216.3 mm)、廣漢(321.9 mm)、彭州(253.4 mm)、青川(225.0 mm)4站 11日[10日20:00至11日20:00(北京時,下同)]創(chuàng)歷史最大日雨量記錄。

圖1 2018年7月8日08:00至12日08:00四川省持續(xù)性暴雨天氣過程的累計雨量空間分布(單位:mm)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c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08:00 BST 8 to 08:00 BST 12 July 2018 (Unit: mm)

綿陽地區(qū)4 d的暴雨和大暴雨區(qū)域基本重疊,造成該地區(qū)各江河發(fā)生較大洪水,其中涪江等主要江河發(fā)生特大洪水。8日,暴雨區(qū)和大暴雨區(qū)集中在德陽、成都2市西部高原向盆地平原過渡地帶,受地形影響明顯,降雨具有雨區(qū)狹窄、局地降雨強的特征;9日,暴雨和大暴雨區(qū)范圍擴大,德陽、成都2市的強降雨中心略有東移;10日,暴雨和大暴雨落區(qū)進一步擴大,降雨中心出現(xiàn)特大暴雨,是此次過程中降雨范圍最大、強度最強的一日;11日,在盆地西部綿陽、德陽、成都3市西部持續(xù)3 d的強降雨東移,暴雨和大暴雨落區(qū)移至盆地西部上述3市的東部區(qū)域。

此次持續(xù)性暴雨天氣過程,盆地西北部地區(qū)受災最為嚴重,因此選取盆地西北部北川、廣漢2個自動站逐時雨量進行分析。從圖2看出,此次降雨過程具有持續(xù)性,且在過程后期雨強及雨量突增,即10日夜間雨強顯著增強,是降雨最強階段,廣漢11日02:00小時雨強增至最大,達50.3 mm·h-1。

圖2 2018年7月8—11日四川省北川(a)和廣漢(b)國家自動站逐小時雨量演變Fig.2 The evolution of hourly precipitation at Beichuan (a) and Guanghan (b) stations of Sichuan Province from 8 to 11 July 2018

3 環(huán)流形勢及系統(tǒng)配置

2018年7月8—11日500 hPa平均位勢高度場及其距平場[圖3(a)]上,有2個正距平中心和1個負距平中心,烏拉爾山高脊和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西太副高”)為正距平,異常偏強,較歷史同期分別偏高8、12 dagpm,貝加爾湖低槽為負距平,較歷史同期偏低2~4 dagpm,且在25°N以南洋面上是一偏低區(qū)域,表明熱帶低值系統(tǒng)較歷史同期活躍。由于西太副高異常偏強,使得副高西側較強的暖濕空氣向北輸送,并與烏拉爾山高脊和貝加爾湖低槽異常偏強導致南下的較強冷空氣在四川相遇,由于西太副高異常強盛致使上述環(huán)流形勢長時間穩(wěn)定維持,從而在四川盆地產生持續(xù)性降雨過程。

在此次暴雨過程開始前期(圖略),7月5—7日四川省處于584 dagpm線控制范圍內,盆地處于高溫高濕狀態(tài);7日20:00至8日08:00,青、藏、川3省交界處有一東北—西南向的高原切變線,并較前期有所加強,盆地受高壓中心控制;8日08:00后降雨逐漸開始,至20:00,高原切變線明顯南壓,西太副高迅速西伸,盆地西部高海拔向平原過渡地帶出現(xiàn)強降雨,受地形影響降雨具有雨區(qū)范圍窄、局地強的特點。

從圖3(b)可見,9日,500 hPa上貝加爾湖有一深厚低渦,其東西向直徑遠大于南北向,中緯地區(qū)為多波動的平直西風氣流,四川盆地北部恰好受此波動影響;西太副高西脊點由前一日137°E迅速西伸至112°E,伴隨著超強臺風“瑪利亞”中心西行至(134°E、28°N),西太副高西側的偏南氣流逐漸加強,盆地西部降雨范圍略有增大。10日,貝加爾湖低渦西側橫槽東南移,高空槽經(jīng)蒙古國—內蒙古中部—甘肅西部,伸至青海東部,其周圍伴有負變溫,同時西太副高繼續(xù)西伸(西脊點位于108°E),超強臺風“瑪利亞”西南移(中心位于127°E、24°N),四川盆地西北部恰處于高空冷空氣與西伸西太副高及“瑪利亞”共同帶來的暖濕氣流交匯處。11日,強臺風“瑪利亞”中心繼續(xù)西行至福建海岸線附近(120°E、26°N),西太副高勢力強大,其中心強度達592 dagpm,西脊點穩(wěn)定在108°E,較深厚的高空槽位于川西高原,盆地處于高空槽前與西太副高西側強盛的西南氣流控制下。

持續(xù)性暴雨前期,低層850 hPa水汽通道尚未建立,隨著強臺風“瑪利亞”和西太副高的西行,水汽通道逐漸通暢。11日08:00[圖3(c)],850 hPa上在重慶以東至福建以西有一高壓壩,四川盆地受西南低渦影響,自西向東南形成西南低渦—高壓壩—熱帶低值系統(tǒng),即2低1高的環(huán)流形勢,且在臺風“瑪利亞”及西太副高的共同作用下偏南氣流持續(xù)增強,重慶沙坪壩站西南風風速達12 m·s-1。

圖3 2018年7月8—11日500 hPa平均位勢高度場(黑色實線)及其距平(陰影)(a,單位:dagpm)和主要天氣系統(tǒng)演變(b)以及11日08:00 850 hPa位勢高度場(黑色實線,單位:dagpm)、風場(風羽,單位:m·s-1)和溫度場(紅色虛線,單位:℃)(c)Fig.3 Mean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on 500 hPa (black solid lines) and its anomaly (shadows) (a, Unit: dagpm), evolution of main synoptic systems on 500 hPa (b) from 8 to 11 July 2018, and 85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black solid lines, Unit: dagpm), wind field (barbs, Unit: m·s-1) and temperature field (red dashed lines, Unit: ℃) at 08:00 BST 11 July 2018 (c)

綜上可見,此次持續(xù)性暴雨過程水汽通道的建立與3個系統(tǒng)有關:一是西太副高,西太副高逐步加強西伸;二是西南低渦(或倒槽),是持續(xù)性暴雨的重要影響系統(tǒng);三是熱帶低值系統(tǒng),臺風“瑪利亞”及海南島熱帶低壓。3系統(tǒng)共同配合,將臺風“瑪利亞”和西太副高之間的東南風攜帶的來自中國南海的水汽與西南季風攜帶的來自孟加拉灣水汽匯合輸送至四川盆地。此次持續(xù)性暴雨過程是在貝加爾湖低渦低槽、西太副高、西南低渦、臺風“瑪利亞”及熱帶低壓等多個系統(tǒng)共同影響下產生。那么,這些系統(tǒng)共同作用下動力條件是如何實現(xiàn)水汽的輸送、輻合以及抬升呢?

4 水汽條件及多尺度天氣系統(tǒng)

4.1 水汽持續(xù)充沛及低空南風增強

整個降雨過程期間,大暴雨區(qū)各高度比濕隨時間的變化[圖4(a)]顯示,8—11日大暴雨區(qū)上空對流層中低層為比濕大值區(qū),850 hPa以下比濕超過14 g·kg-1,而850~600 hPa比濕較低層有所減小,為10~14 g·kg-1;700 hPa以下比濕分別在8日有明顯增大和11日明顯減小的過程??傊?,8—11日盆地西部具備充沛的水汽條件,是此次暴雨過程形成的必要條件。

從大暴雨區(qū)東側106°E的850 hPa水平風速時間變化[圖4(b)]看出,30°N附近850 hPa風速在9日午后開始增大,至11日凌晨增至最大18 m·s-1,達到急流標準;10 m·s-1以上的大風速帶位于大暴雨區(qū)右側,且恰好為強降雨范圍最廣、強度最大的時段,表明10—11日強度達急流標準的強勁南風為盆地西北部帶來更為充沛的水汽供應。

圖4 2018年7月7—12日過暴雨中心(104°E、31°N)的比濕時間-高度剖面(a,單位:g·kg-1)和沿106°E的850 hPa水平風速時間-緯度剖面(b,單位:m·s-1)Fig.4 Time-height section of specific humidity along the center of rainstorm (104°E, 31°N) (a, Unit: g·kg-1) and time-latitude section of 850 hPa horizontal wind speed along 106°E (b, Unit: m·s-1) from 7 to 12 July 2018

4.2 水汽輸送及輻合特征

為探討此次持續(xù)性暴雨天氣過程的水汽來源及降雨最強階段的水汽輻合狀況,分析7月8—12日對流層低層850 hPa風場、水汽通量場及其散度。8日08:00[圖5(a)]至9日08:00[圖5(b)],水汽輸送通道不暢,盆地西北部的水汽通量為4~8 g·hPa-1·cm-1·s-1,且局地有輻合;10日08:00[圖5(c)]開始,水汽輸送通道建立,水汽通量及其散度絕對值均增大,且大值范圍明顯擴大;11日02:00[圖5(d)],100°E以東區(qū)域有3個水汽通量大值區(qū),中心分別位于四川盆地、海南島附近、臺風“瑪利亞”影響區(qū),前2個中心值分別為28、16 g·hPa-1·cm-1·s-1。結合風矢量[圖5(d)、圖5(e)]可見,中低層臺風旋轉吹入內陸的東北氣流經(jīng)西太副高底部轉向,并在西南低渦東側轉為東南氣流,將其攜帶的大量水汽輸入盆地。另外,在10°N—15°N范圍一支來自孟加拉灣的較強偏西氣流東伸至110°E—115°E,經(jīng)海南島的熱帶低壓“接力”下轉為東南氣流,并與副高西南側的偏東南氣流在兩廣地區(qū)匯合,匯合后的氣流在貴州至重慶南部形成一支較強的經(jīng)向低空急流,該急流將源源不斷的暖濕水汽向北輸送至盆地,并在盆地西北部聚集。10日白天至夜間,850 hPa盆地西北部水汽通量散度中心值達-8×10-5g·hPa-1·cm-2·s-1,11日02:00水汽輻合區(qū)達到最大,12日08:00[圖5(f)]水汽輻合明顯減弱,降水逐漸結束。

圖5 2018年7月8—12日850 hPa風場(矢量,單位:m·s-1)、水汽通量(黑色實線,單位:g·hPa-1·cm-1·s-1)及其散度(陰影,單位:10-5 g·hPa-1·cm-2·s-1)分布(a)8日08:00,(b)9日08:00,(c)10日08:00,(d)11日02:00,(e)11日08:00,(f)12日08:00Fig.5 The distribution of 850 hPa wind field (vectors, Unit: m·s-1), water vapor flux (black solid lines, Unit: g· hPa-1·cm-1·s-1) and its divergence (shadows, Unit: 10-5 g· hPa-1·cm-2· s-1) from 8 to 12 July 2018(a) 08:00 BST 8 July, (b) 08:00 BST 9 July, (c) 08:00 BST 10 July, (d) 02:00 BST 11 July, (e) 08:00 BST 11 July, (f) 08:00 BST 12 July

綜上可見,此次持續(xù)性暴雨天氣過程的水汽主要來源于中國南海。在西太副高和臺風的共同作用下,不僅有副高西側的暖濕氣流輸送至盆地,更為重要的是對流層低層承載水汽輸送的偏南風逐步在臺風“瑪利亞”西行過程中建立。當西行臺風靠近福建海岸時,臺風西側的東北氣流在盆地西南低渦東南側轉為東南氣流,并形成明顯的氣流輻合,而來自孟加拉灣的水汽,通過較強的西風氣流輸送至南海海域,經(jīng)海南島持續(xù)熱帶低壓轉為偏東南氣流,并向四川盆地輸送,在西南低渦作用下在盆地西北部形成較強的水汽輻合。

4.3 多尺度系統(tǒng)相互作用

圖6是2018年7月9—12日平滑濾波后的700 hPa流場??梢钥闯觯诔掷m(xù)性暴雨過程初期[圖6(a)],在西太副高及臺風“瑪利亞”西行過程中,從廣西至四川盆地一致偏南氣流的水汽通道逐步建立,但在盆地并未形成輻合流場,也未與高空槽東移來的冷空氣相對峙,此階段的降雨強度、范圍都相對較小。隨著貝加爾湖低渦東移,其底部高空槽后西北氣流攜帶的冷空氣在四川盆地西北部與偏南暖濕空氣匯合,形成明顯的切變輻合,而后該切變線逐漸東南移[圖6(b)、圖6(c)]。由于臺風“瑪利亞”的持續(xù)西行及貝加爾湖低渦的東移,西太副高穩(wěn)定維持,但其西南側氣壓梯度有所加大,形成低空東南風急流,促使低層中尺度系統(tǒng)西南低渦的加強和發(fā)展。隨著臺風的進一步西行,西太副高東退北收,水汽輸送帶瓦解,北支系統(tǒng)高空槽也迅速北收[圖6(d)]。

圖6 2018年7月9—12日25點平滑算子濾波后的700 hPa流場(a)9日08:00,(b)10日20:00,(c)11日08:00,(d)11日20:00Fig.6 Flow fields on 700 hPa filtered by 25-point smoothing operator from 9 to 12 July 2018(a) 08:00 BST 9 July, (b) 20:00 BST 10 July, (c) 08:00 BST 11 July, (d) 20:00 BST 11 July

圖7是平滑濾波后的850 hPa擾動流場(即原始流場減去平滑濾波后的流場)。在擾動流場上,10日夜間到11日白天均有明顯的氣旋式渦旋(即西南低渦)存在,該系統(tǒng)的水平尺度約200 km,是中-β尺度擾動。10日20:00[圖7(a)],甘肅南部至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明顯的輻合氣流,輻合中心位于甘肅、四川交界處。11日02:00[圖7(b)],切變輻合已發(fā)展為西南低渦,低渦西北側有明顯的冷暖氣流匯合,輻合區(qū)恰好位于盆地西北部??梢?,西南低渦的生成,不僅與前期降雨導致的潛熱釋放有關,還有冷空氣的參與。11日08:00[圖7(c)],西南低渦中心位置穩(wěn)定,但其強度進一步增強,且低渦西北側的切變輻合略有東移,致使降雨持續(xù)并增強。隨后11日14:00[圖7(d)],西南低渦中心穩(wěn)定維持,但低渦面積明顯減小且其西側的切變明顯東移,這與11日降雨落區(qū)東移減弱相對應。

圖7 2018年7月10—11日25點平滑算子濾波后的850 hPa擾動流場(a)10日20:00,(b)11日02:00,(c)11日08:00,(d)11日14:00Fig.7 Disturbed flow fields on 850 hPa filtered by 25-point smoothing operator from 10 to 11 July 2018(a) 20:00 BST 10 July, (b) 02:00 BST 11 July, (c) 08:00 BST 11 July, (d) 14:00 BST 11 July

綜上所述,西太副高西伸引導南海洋面上臺風“瑪利亞”西行,不僅給四川盆地帶來源源不斷的暖濕氣流,還阻擋了貝加爾湖低渦高空橫槽西段繼續(xù)東移;高緯地區(qū)橫槽轉豎攜帶的冷空氣與暖濕空氣在盆地西部匯合,促使西南低渦的生成發(fā)展。此外,海南島附近熱帶低壓的長期維持,使得南海和孟加拉灣水汽不斷供給盆地。此次持續(xù)性暴雨過程是上述多尺度系統(tǒng)相互作用的結果。

4.4 次級垂直環(huán)流及強烈的垂直上升運動

西太副高、臺風、熱帶低壓、高空低槽多個系統(tǒng)的相互作用促使西南低渦的形成發(fā)展。 從11日02:00和08:00渦度的經(jīng)、緯向垂直剖面可見,在低層800 hPa附近有正渦度中心,且正渦度隨著高度升高向北[圖8(a)、圖8(c)]、向西[圖8(b)、圖8(d)]傾斜,低渦的垂直結構表現(xiàn)為高層負渦度、低層正渦度,是典型的暴雨垂直環(huán)流結構,高空槽穩(wěn)定影響盆地。11日08:00沿31°N的渦度緯向垂直剖面[圖8(d)]上,115°E以東地區(qū)從高層到低層的偏東氣流與105°E—115°E的偏南氣流形成輻合,隨著臺風的西行,偏東風風速明顯加大,且低層渦度增至12×10-5s-1。

圖8 2018年7月11日02:00(a、b)、08:00(c、d)渦度(線條,單位:10-5 s-1)及風場(風羽,單位:m·s-1)沿104°E的經(jīng)向(a、c)與沿31°N的緯向(b、d)垂直剖面(黑色陰影是地形高度,下同)Fig.8 The meridional (a, c) and zonal (b, d) vertical sections of vorticity (lines, Unit: 10-5 s-1) and wind field (barbs, Unit: m·s-1) along 104°E and 31°N at 02:00 BST (a, b) and 08:00 BST (c, d) 11 July 2018(black shadows for terrain height, the same as below)

圖9是2018年7月8—11日過暴雨中心32°N的流場和垂直速度場的緯向垂直剖面時間演變。過程前期8日20:00[圖9(a)]及9日20:00(圖略),在暴雨區(qū)附近均有上升氣流,8日20:00上升氣流中心位于600 hPa,其垂直速度為-14×10-1Pa·s-1,而9日20:00垂直上升速度明顯減弱,小于-6×10-1Pa·s-1。10日08:00[圖9(b)]、11日02:00[圖9(c)],從低層到高層為一致的上升氣流,上升氣流伸展高度達200 hPa以上,且102°E—108°E范圍垂直上升運動較強,最大中心出現(xiàn)在700 hPa,其垂直速度達-45×10-1Pa·s-1,形成深厚、強烈的上升支,有助于將低層的濕空氣向上輸送,而108°E以東地區(qū)為氣流下沉支,從四川盆地到臺風“瑪利亞”西部形成一明顯的垂直次級環(huán)流,最大強降雨出現(xiàn)在上升支附近。相較于11日02:00,11日08:00次級環(huán)流的垂直上升速度明顯減小,最大中心出現(xiàn)在750 hPa,其垂直速度為-20×10-1Pa·s-1,而108°E以東地區(qū)仍為下沉支[圖9(d)]。可見,西太副高的西伸位置和強度決定了次級垂直環(huán)流的下沉支,限制了暴雨的落區(qū)。

圖9 2018年7月8—11日沿32°N的垂直速度(陰影,單位:10-1 Pa·s-1)和流場(流線)緯向垂直剖面時間演變(a)8日20:00,(b)10日08:00,(c)11日02:00,(d)11日08:00Fig.9 The time evolution of vertical section of vertical velocity (shadows, Unit: 10-1 Pa·s-1) and flow field (streamlines) along 32°N from 8 to 11 July 2018(a) 20:00 BST 8 July, (b) 08:00 BST 10 July, (c) 02:00 BST 11 July, (d) 08:00 BST 11 July

此次暴雨天氣過程中,四川盆地影響系統(tǒng)的高低空配置為500 hPa高空槽、700 hPa切變線和850 hPa西南低渦。中尺度西南低渦系統(tǒng)雖不深厚,但它是在降雨后期生成的,使得低層輻合顯著增強,垂直上升運動在低渦發(fā)展至成熟階段有明顯突增的過程,致使持續(xù)性降雨在后期雨強和雨量突增。結合上述中尺度擾動場、渦度及垂直速度,在10日20:00至11日20:00,西南低渦經(jīng)歷了生成—發(fā)展—成熟—消亡的過程,且在發(fā)展成熟階段低空風速加強為急流,使得大量水汽和能量輸送至盆地并匯聚。多尺度的相互作用促使西南低渦生成發(fā)展,是此次持續(xù)性暴雨得以維持并在后期增強的一個主要原因,而10日20:00四川盆地西部不穩(wěn)定能量的再積累可能是暴雨長時間維持的一個重要因素,可見此次持續(xù)性暴雨過程經(jīng)歷了不穩(wěn)定能量積累釋放和再次積累釋放的過程。

5 結 論

(1)此次持續(xù)性暴雨過程是在有利的天氣背景下產生,西太副高西行并穩(wěn)定維持,制約了中緯度高空槽的移動方向和速度,使其在四川盆地形成阻塞。與此同時,在臺風“瑪利亞”的逐步西行下,臺風與西太副高之間的氣壓梯度加大,低空南風氣流增強。

(2)中國南海充沛的水汽輸送至四川盆地,是盆地形成持續(xù)性暴雨天氣的必要條件。四川盆地東部對流層低層的偏南風在西太副高和臺風“瑪利亞”逐步西行下建立、加強;孟加拉灣的水汽通過較強的西風氣流遠距離輸送至中國南海海域,經(jīng)海南島處的熱低壓轉為偏東南氣流,與來自中國南海的臺風西側偏東南氣流(在副高作用下由偏東北氣流轉為偏東南氣流)匯合,并在西南低渦東南側加強,形成明顯的氣流輻合,致使水汽迅速堆積。

(3)多尺度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作用促使西南低渦生成、發(fā)展,是此次持續(xù)性暴雨過程得以維持并在后期增強的一個主要原因,而西南低渦與臺風“瑪利亞”之間西太副高的西伸位置及強度,決定了次級垂直環(huán)流的下沉支,進而制約了暴雨落區(qū)。

猜你喜歡
四川盆地持續(xù)性水汽
青藏高原上空平流層水汽的時空演變特征
四川盆地極端降水演變特征及擬合
云創(chuàng)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業(yè)構建持續(xù)性學習機制
持續(xù)性迭代報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為例
新聞傳播(2018年13期)2018-08-29 01:06:32
四川盆地秋季氣溶膠與云的相關分析
1979~2011年間平流層溫度及平流層水汽的演變趨勢
四川盆地土壤濕度時空分布及影響因子分析
四川盆地西南部短時強降水天氣特征分析
深圳“5·11”特大暴雨過程的水汽輸送特征分析
關注持續(xù)性感染,提高生活質量
全州县| 云安县| 青河县| 清河县| 乌鲁木齐市| 噶尔县| 玉林市| 卢龙县| 内乡县| 保亭| 高阳县| 滁州市| 政和县| 资阳市| 武川县| 清流县| 黑龙江省| 宁阳县| 宁津县| 临朐县| 望江县| 伊金霍洛旗| 乌鲁木齐市| 陆丰市| 崇义县| 晋州市| 祁东县| 成安县| 南丰县| 宜兰县| 桐柏县| 探索| 洪泽县| 白河县| 沽源县| 怀远县| 邛崃市| 班戈县| 班玛县| 水富县| 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