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就確定了國家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從1953年下半年起,我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第一次空前規(guī)模的普選。在此基礎上,由下而上逐級召開人民代表大會。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標志著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中央到地方系統(tǒng)地建立起來了。這次會議通過的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出了一系列具體的規(guī)定。這是我國人民民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
在滿室書香中,重慶市人大民宗僑外委原專職副主任委員鄧啟權,翻開珍藏多年的《重慶人民代表大會志》,一件件往事?lián)涿娑鴣怼?/p>
自新中國成立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期間,我市的民主法治建設和人大工作,有哪些珍貴的片段?答案,在鄧啟權手中這本志中,也蘊藏在他的回憶里。
修志記錄民主發(fā)展
“1982年,隨著中國百萬大裁軍的一聲號令,我作為其中的一員,帶著尚未散盡的戰(zhàn)場硝煙,轉業(yè)到地方人大工作?!编噯嗾f,這給了他參與撰寫《重慶人民代表大會志》的機會。
這本珍貴的文獻資料,記錄了從1907年到1993年期間我市民主發(fā)展中的大事件,包括清朝末年重慶民意機構、中華民國時期重慶市臨時參議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重慶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1954年以后的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和1980年以后的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建立和運行等。
《重慶人民代表大會志》于1994年6月正式出版發(fā)行。
在修志的幾年時間內,鄧啟權在收集整理第一手資料的同時,也將這段歷史銘記心中。
1949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二野大軍為主力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秀山洪安打響了解放重慶的第一槍,一路攻堅克難、浴血奮戰(zhàn),實現(xiàn)了重慶乃至整個大西南的解放。
1949年12月11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隨后,重慶市各級黨組織和各級人民政府都迅速建立起來。
十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
新中國成立后,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倡導,各地要先后召開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簡稱各代會)。
1950年1月23日至29日,重慶市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在曙樓隆重召開。渝中區(qū)中山二路,今兒童醫(yī)院所在地,就是當年會議召開的地方。
這次會議上,劉伯承作了《為建設人民的生產的重慶而斗爭》的報告,鄧小平作了《團結起來,戰(zhàn)勝困難》的報告。會議對重慶市50多天的接管工作進行了總結,宣告重慶將轉入人民政權的正常建設與管理階段。
同時,大會還通過了有關臨時動議:致電中央人民政府表示祝賀與擁護;電向毛主席、朱總司令致敬;電向劉伯承司令員、賀龍司令員、鄧小平政委致敬;發(fā)出通電擁護周恩來外交部長1月19日聲明派張聞天為我國出席聯(lián)合國大會的首席代表,并且要求聯(lián)合國理事會迅速開除國民黨匪幫代表;向解放西南的人民解放軍致敬……
“多項臨時動議,是重慶人民在表達人民當家作主的振奮之情?!编噯嗾f。
開始修志后,通過多方查閱資料并深入研究,鄧啟權對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各代會在反映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宣傳和解釋國家政策法令,動員全市人民協(xié)助政府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方面,發(fā)揮了重大作用。同時,全市各界人民代表經過增補、罷免、選派、推選后,已經具有充分的、人民的代表性?!编噯嗾f,為了逐步完善人民民主制度,密切人民與政府的聯(lián)系,于1951年1月20日召開的重慶市第二屆各代會第一次會議,根據(jù)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頒布的《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和中共重慶市委的建議,決定改變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的性質,由“協(xié)議機關”改為“代行權力機關”。
自1950年1月23日召開重慶市第一屆各代會至1953年5月5日召開重慶市第四屆各代會第二次會議止,共召開了十一次會議。
“這十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是歷史轉折時期重慶民主施政的體現(xiàn)和探索,是向國家權力機關過渡的必要基礎,但仍系‘代議制形態(tài)。”鄧啟權說,之所以說是“代議制”形態(tài),主要原因有四:一是還沒有國家憲法賦予它法律地位和權力;二是沒有國家法律授予其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的權力,自身運行的規(guī)定也是政府制定的;三是對“一府兩院”主要官員沒有任免權;四是代表的產生主要靠推舉而非民選。
根據(jù)重慶市四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二次會議作出的在全市開展普選工作的決議,選舉產生了重慶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濃墨重彩民主新篇章
1954年7月召開的重慶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是《重慶人民代表大會志》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從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到市人民代表大會,不僅僅是名稱的變更,更代表著“權力機關”的正式啟施。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總則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當年,為了真實還原我市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過程,我們奔波不停,前往重慶市圖書館、北碚圖書館,市委、市政府資料室等各處查閱資料,還多次拜訪曾見證歷史的重要人物。”鄧啟權說,如此不畏辛苦,皆是因為這次會議是全市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民主自由的權利和參加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有了進一步鞏固和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根據(jù)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于1953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和《關于基層選舉工作的指示》,重慶市于1953年4月4日成立重慶市選舉委員會,羅士高任主任。
隨即,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基層選舉工作,全市劃分廠礦選區(qū)47個、學校選區(qū)16個、街道選區(qū)122個、農村選區(qū)454個,至1954年1月,共選出區(qū)人大代表1056人、鄉(xiāng)人大代表1949人。至當年7月20日,由各區(qū)人代會選出市人大代表丁克中、王玉峰等313人。
鄧啟權介紹,重慶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于1954年7月23日至25日召開。應到代表313人、實到代表272人。這次會議除了聽取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外,還有關于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于撤銷西南大區(qū)行政機構和重慶市并入四川省建制的決定以及選舉全國和四川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等重要議程。
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任期三年,召開了四次會議,主要任務是推動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繼續(xù)加強與反革命的斗爭,加強共產黨同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解決經濟建設,農業(yè)合作化和對農業(yè)、手工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及科技工作、知識分子的改造和使用等問題。經過全市人民的艱苦努力,全市各級政權得到進一步鞏固,國民經濟迅速恢復,全市人民有計劃地開展經濟建設,基本完成了對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進入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人民當家作主掀起建設高潮
1960年,鄧啟權從開縣老家來到重慶,到位于沙坪壩的重慶煤礦工業(yè)學校讀書。次年,他又響應國家號召,參軍到了云南邊防。1962年8月16日,戍邊剛滿一年的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南疆密林中保家衛(wèi)國的鄧啟權,仍密切關注著重慶的變化和發(fā)展。1966年1月20日,嘉陵江大橋建成通車。得知此消息,鄧啟權振奮不已。嘉陵江大橋于1958年12月開工,是重慶城區(qū)第一座跨江大橋。
1966年,鄧啟權回家探親,看到大西南的發(fā)展變化,更加振奮?!?952年7月,成渝鐵路就全線通車。我回鄉(xiāng)探親時,川黔、貴昆鐵路也已通車。從軍營坐汽車、轉米軌火車、換乘準軌火車、再上客車,一周時間就回到老家,比之前節(jié)省了一半時間。”鄧啟權感慨道,“人民當家作主了,對祖國的建設充滿了激情?!?/p>
令人遺憾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間,人大工作和民主法治建設遭到嚴重破壞。
1978年3月5日,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修改后的憲法,重新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同年5月11日,重慶市八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就政權建設和修改重慶市1978年至1985年國民經濟發(fā)展綱要等問題作出了決議,并通過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舉產生了重慶市革命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