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誰寄錦書來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fā)展,書信逐漸成為歷史。但我們不能忘記,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那場特殊的運動中,書信曾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人們精神的寄托,是人們心靈的安慰,甚至是人們生存的希望。懷念那些舊書信,懷念那段有信的日子,懷念寫信讀信時的幸?!?/p>
心香一瓣
很多日子以后,天終于晴了,山溝里突然響起了拖拉機的轟鳴。我們的歡呼聲震落了樹上的積雪,滿滿的車廂卸下了我們需要的食品和雜物,還有幾只沉重的麻袋——快被撐破的麻袋在幾分鐘內(nèi)被無數(shù)雙手迅速撕開,無數(shù)只沉甸甸的信封如泉水“嘩”地涌出來,散落在雪地上,然后被一搶而空。我搶到了屬于自己的那幾封信,信上的郵票已被雪花洇濕。那是一個突如其來的節(jié)日,所有的人都得到了同一份禮物。整整一個夜晚,帳篷里鴉雀無聲,人人都在馬燈下安靜地讀信,只聽得見紙頁的翻動聲和姑娘們喜極的啜泣。我枕著父母和友人的來信,在心里一遍遍背誦著信上的每一句話。如今想起來,信上講的其實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在二十多年前的那個夜晚,信中的每一個標點符號都使我興奮不已。我傾聽爐膛中燃燒的木柈在歡快地歌唱,伴著山林里低低的風(fēng)聲,夜色從眼前的信紙上一行行挪移,終是無法入睡。
(節(jié)選自張抗抗《逝去的書信》)
今昔對比
隨著手機、網(wǎng)絡(luò)的普及,發(fā)微信、電子郵件成為人們交流感情的新風(fēng)尚?,F(xiàn)代通信工具,表面上看似乎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實際上卻把我們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當初,通訊方式并不發(fā)達,雖只能依靠書信交流,但人們卻有一顆顆熾熱的心;如今,交流多了,心卻遠了。那些發(fā)黃的舊書信,帶給我們溫馨的回憶,是心靈的一次次放飛。
思維遷移
在書信近乎絕跡的今天,《見字如面》這個節(jié)目讓我們重新回到遺失的書信時代。那些擔(dān)憂的、動情的、思念的、不舍的,甚至瑣碎的、矯情的瞬間,都隨著筆尖的摩挲幻化成一封封信箋,文字的曼妙就在于此。
節(jié)目中,哪封信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琉璃咯嘣畫糖人兒
上世紀80年代,大街上還不像現(xiàn)在這樣高樓林立,經(jīng)濟也不像如今這么發(fā)達,當時走街串巷的都是賣糖人、爆米花的小販們,他們悠長而有韻律的吆喝,是孩子們每天的期盼。
那時,只要挑著擔(dān)子或推著獨輪車的吹糖人師傅穿梭在街頭巷尾時,孩子們都會趕來看熱鬧。眾目睽睽下,熬制好的糖稀憑借著吹糖人師傅的絕技,幾分鐘變成小雞、小狗,煞是可愛。
歷史傳說
據(jù)說,吹糖人兒的祖師爺是劉伯溫。明太祖朱元璋為了讓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傳下去,就造“功臣閣”火燒功臣。劉伯溫僥幸逃脫,被一個挑糖擔(dān)子的老人救下,兩人調(diào)換服裝,從此劉伯溫隱姓埋名,天天挑著擔(dān)子走街串巷。在賣糖的過程中,劉伯溫創(chuàng)造性地把糖加熱變軟制作成各種糖人,煞是可愛。一路上,許多人向劉伯溫請教如何吹糖人,劉伯溫便一一教會了他們。就這樣,這門手藝一傳十、十傳百,傳到現(xiàn)在,據(jù)說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心香一瓣
除夕夜的河灘一片靜寂,母親說連大江也回家團聚去了。此時江流無聲,桅檣靜懸,漁燈明滅,一如大戲開演前最后的靜場??沙跻粺o論陰晴,河灘上總是擠滿了人。不知一夜間從哪里涌來那么多好玩好吃的玩意兒:浩蕩的長龍、威武的雄獅和著細勻沙塵一起翻舞;江湖馬戲團臨時搭起的大帳篷里,鑼鼓聲陣陣傳來,宣告那些真假莫辨、名目繁多的絕技正輪番上演;糖人攤的支架上,各式糖人從梁山好漢到深閨仕女應(yīng)有盡有。攤糖畫的手藝人手里那把盛著糖稀的鐵勺輕拉慢搖,溜滑潔白的石板上轉(zhuǎn)瞬便勾畫出飛禽走獸、報喜童子、送財門神,勝過龍飛鳳舞……
(節(jié)選自湯世杰《江邊年事》)
今昔對比
過去,糖人很便宜,在生活不富裕的時候是兒童喜愛的玩物。糖人有各種形狀,小鹿、金魚、老鼠、燈籠等,最受孩子喜愛的是孫悟空。孫悟空做好后,吹糖藝人會在猴背上敲一小洞,倒入些糖稀,再在猴屁股上扎一小孔,讓糖稀慢慢流出來,下面用一個小江米碗接著,用小江米勺舀碗里的糖稀吃。直到糖稀流完或冷卻凝固后,才連糖人及江米碗、勺一塊兒吃掉。
如今,兒童的玩具多如牛毛,糖人早已失去了當初“獨寵”的地位,沿街制作糖人的藝人也少了,只有在廟會上才可見到。
有感而發(fā)
石板路旁,是低矮的小平房,黑黑的瓦,斑駁的墻,翠綠的吊蘭葉子掩映著小巷。一輛破舊的三輪車在“嘎吱嘎吱”的聲響中駛過。黃昏時分,落日的余暉為這一切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印象中的柳鎮(zhèn),仿佛都是這般模樣。
遠遠地傳來一聲吆喝:“糖人——脆甜的糖人——”兒時的我背著書包,連跑帶跳地來到賣糖人的小攤前,遞上手中揉皺了的紙幣,說:“大伯,我要糖人!”賣糖人的大伯樂呵呵地看著我:“喲!你來啦!現(xiàn)在是小學(xué)生了吧!——喏,你的糖人?!蔽乙贿呌脹]了門牙的小嘴費力地啃著糖人,一邊不住地點頭。童年的記憶仿佛就定格在這里,在這片落日的余暉中。
(浙江樂清市公立寄宿學(xué)校 王翊朵 《糖人心》)
剃頭挑子一頭熱
剃頭這一古老的行業(yè),雖是頂上功夫,卻要毫末技藝。這個曾經(jīng)下九流的行當,時移世易,已經(jīng)漸行漸遠,在現(xiàn)代理發(fā)技藝的覆蓋下,“操世上頭等大事,理人間萬縷青絲”的傳統(tǒng)手法已經(jīng)退出了歷史舞臺……
心香一瓣
走村進戶剃頭,沒有理發(fā)店講究。一棟屋,住幾戶人家,常常共用一個廳堂,各家的飯桌都擺放在廳堂里。廳堂就是剃頭的地方,剃頭師傅從飯桌旁就近抬來張條凳,把工具箱放一邊,在墻上釘枚鐵釘,掛上油光可鑒的蕩刀布,再借一個臉盆,要一壺開水,便忙開了。他沒準備毛巾,各人自備。剃頭、刨面毛、刮須、挖耳洞……每個環(huán)節(jié)動作不多余、不花哨,省時省力,但一定干凈,面目煥然一新。至于像理發(fā)店那樣玩刀花,或拿拿捏捏,這些華而不實之事他一概不干。他也從不給洗頭,如此一來,剃一個頭也用不了多大工夫。手推剪嘎嘎嘎發(fā)出清脆而有節(jié)奏的聲音,好像時鐘滴答聲,讓你清晰地知曉推剪游走在那里,感受時光分分秒秒流逝。
(節(jié)選自翰儒《剃頭師傅》)
今昔對比
身懷絕技的剃頭匠,絕對要把剃刀的功夫練到家。練刀的功夫在手上,手執(zhí)剃刀要平順、求穩(wěn)當、圖準確。剃頭匠當學(xué)徒時,先要反復(fù)在西瓜上旋削或來回在南瓜上刮剝,要求削料越薄越好,手勁兒越輕越佳,需要做到心不慌、手不抖,用力輕快。經(jīng)過長時間的歷練,刀技精益求精,技巧愈發(fā)熟練,方可由學(xué)徒轉(zhuǎn)為師傅。剃頭時,剃頭匠需先將顧客的頭發(fā)清洗干凈,之后便耍起刀上的功夫——閃閃發(fā)光的剃刀在顧客頭上左右游走、上下飛舞,頭發(fā)便在剃刀腳下紛紛跌落于地。
如今,理發(fā)店名目繁多,花樣百出,“發(fā)廊”“美發(fā)”“美容院”滿街都是,就是不會捉弄剃頭刀。剃刀閃光的影子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剃頭師傅的身影亦很難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