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自從嫁給老公,我的胃便要適應一種清新寡淡的飲食模式。
小時候,我爺爺是當?shù)睾苡忻麣獾膹N師,我的胃早就被爺爺?shù)膹N藝定調(diào)了。用老公的話說,我是一個雖不會做飯,卻十分挑剔飯菜質(zhì)量的品菜師。但是,老公確實有一個拿手的絕活—做潤餅。這個潤餅是維系家庭笙磬同音、和睦相處的紐帶,也是我們家幸福的原點和精神動力。
潤餅,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卷餅,外面一塊圓面皮裹進一些自己喜歡吃的蔬菜、肉類等食材。后來從書中得知,這個食物的真正名稱叫“潤餅”。源于春秋時代晉國(今山西)的寒食節(jié),歷經(jīng)兩千多年,潤餅文化在鄂西北地區(qū)也發(fā)揚光大。據(jù)說,人們吃潤餅包裹了立春前后新長的蔬菜,可調(diào)服身體五臟,蓄積生命能量,迎接夏季的來臨。如今,隨著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潤餅基本上是家常便飯,只要愿意,天天可以當早餐。
自兒子上大學后,老公很久沒有做潤餅了。一是吃貨不在家,做起來沒有勁頭;二是我天天喊著要減肥,不能在飲食上花費時間和精力。但是,為了讓他鞏固這個難得的廚房絕活,最近我頻繁要求他做潤餅。
周末,老公一大早就到菜市場購買食材。潤餅一定要現(xiàn)包現(xiàn)吃,每一家都可能做出不同口味的潤餅,但是關(guān)鍵之處在于餅皮的筋道和里面所包的食材。老公在超市買了高筋面粉,回家和面時,那個面團重得好像隨時會垂下來,他卻能熟練地在熱燙的平底鍋上“擦一下”就夾起薄薄的一張,大概像張飛的臉那么大,一層層摞起一盤,放置一邊,開始準備餅皮里面需要包裹的食材。
我十分關(guān)心潤餅的配料,因為一定要有肉才好吃,若不交代清楚,老公準會只包裹蔬菜,他認為這樣更健康。潤餅的配料可以自由變化,大致上有蛋皮、紅蔥頭、胡蘿卜、四季豆、韭菜、豆芽、豆干、芹菜、肉絲等,分別用油炒過,撒上花生粉和芝麻粉,上桌時紅綠相稱,鮮艷奪目,看起來分外誘人。有時候,我們家會用雞腿肉,將雞腿肉事先抹上鹽和胡椒粉上鍋蒸,蒸出來有種略咸的口味,然后撕成肉絲搭配蔬菜。我學著我兒子的吃法,在卷入肉絲和蔬菜的潤餅外面涂上一層蟹黃醬,吃起來確實有點像墨西哥餅,但內(nèi)容較之豐富也較多變化,口感也清爽多了。
都說現(xiàn)在吃東西不是問題,做出來的食物千變?nèi)f化,我的鄉(xiāng)愁,很多時候不是味道的思念,而是口感的失落。爺爺已經(jīng)去世很多年了,他的手藝基本失傳。幸好有老公這一手藝得以彌補。十幾年來,我的胃被這種微妙的人性心理學控制著,每一次吃這個潤餅都口齒留香,意猶未盡。
溫暖的家,必須是要散發(fā)著一種健康和獨特傳承的,讓家人的記憶銘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