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強
【摘要】對于水利工程來說,河道治理是其中最關鍵的一項任務,如果在治理河道的過程中,能夠制定出一條優(yōu)秀的河道治理政策和措施,不僅可以保護河道周圍居民的生命安全,還能提升城市的水資源利用程度,節(jié)省水資源。然而河道在治理的過程中,涉及的因素比較多,有生態(tài)環(huán)境、城市環(huán)境及地理位置等影響,導致我國在治理河道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影響了當地的經濟、文化的有序發(fā)展。本文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見問題及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見問題;對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1.
1、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的常見問題
1.1河流污染嚴重
河道在治理的過程中,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河流污染嚴重,主要是由于當地居民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不強,導致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將生活中的廢水、垃圾倒在河道里,甚至有的企業(yè)還會將廢水、廢渣排泄在河道里,這些舉動都會對河道產生重要的影響,使得垃圾在河道里產生出新的微生物,影響了河道的生態(tài)平衡,造成了水污染,影響了河道的水質。再加上人們日常飲用的水資源對水質要求比較高,經過污染的河道很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保障,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
1.2河道植被過少
對于水利工程來說,涉及的項目比較多,有很多項目需要多個企業(yè)聯手共同完成。然而有的企業(yè)在完成水利工程相關項目時,為了節(jié)省經濟付出成本,在河道綠化經常選種一些價格低廉的植被,這些植被的存活率比較低,有的植被不能起到過濾雜質、凈化水質的作用,從而對河道的生態(tài)平衡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至有的植被長時間沒有人進行管理,出現大面積枯竭的現象,從而不能很好地減緩水流速度,對河道周圍的居民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
1.3防洪能力不足
水利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然而現實情況是,我國大部分河道因為長時間沒有人打理,導致河底的淤泥比較多,造成河道擁堵,再加上河道兩邊的護岸設施不夠完善,一旦出現強降雨或者發(fā)大水,就容易出現泄洪的情況,從而對當地的交通和居民的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另外,由于河道兩邊的岸堤沒有及時進行維護,使得兩邊的植被存活率比較低,加快了水土流失,這樣的情況容易出現流水的泥沙反復聚集在河底,也會出現泄洪的現象。再者,有很多城市在規(guī)劃建設的過程中,存在不規(guī)范的施工現象,將城市中的垃圾和建筑廢棄物堆積在河道中,導致河道變寬,這樣的行為也會導致河道出現泄洪的情況。
1.4不合理開發(fā)占用河道
現如今我國社會發(fā)展速度加快,這些年城市涌入了大量的人口,使得很多城市出現了土地資源不足的情況,有的城市在土地開發(fā)的過程中,為了滿足當地的用土需求,將聚焦點放在了河道的周圍,并將河道周圍的土地進行開發(fā)利用。這樣的行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拓展土地資源,但是對河道周圍的環(huán)境造成了破壞,減少了河灘、護岸的用地面積。雖然有的開發(fā)商在開發(fā)河道周圍的土地面積之前,做出了很多書面承諾書,但是在實際建設的過程中,由于施工工人沒有較高的施工技術和施工經驗,建設出來的河道防護質量與原來的承諾相差甚遠,從而給后期的河道安全管理造成了諸多問題。再加上有的河道不屬于城市管理的范疇,就會出現沒有人管理的情況,當地居民為了增加種地面積,就會在河道周圍種田,這樣的行為容易破壞河道的生態(tài)平衡,污染水體。
2、改善水利河道治理問題的對策
2.1加強河道岸堤的植被種植
因為我國區(qū)域不同,溫度也不同,所以每個河道在治理的過程中,負責河道岸堤的企業(yè)在動工之前,應組織經驗豐富的河道治理人員和種植工作者一起討論河道岸坡的種植植被,將一些適合在當地種植的植被挑選出來,這樣可以防止有的植被不適應當地的氣候,造成大面積枯竭的現象。再者,企業(yè)應建立完善的植被管理制度,安排相應的植被種植人員對其進行管理,這樣可以在植被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對其進行維護,提升植被的存活率。
2.2嚴格按照操作過程進行施工
首先,相關企業(yè)在治理河道之前,應對河道進行現場實地勘察,然后根據文件中的測量數據開挖土方,在開挖前期要做好相應的地面排水工作和地下降水工作,我國在排水的工作中經常會采用輕型井點降水的方式,這樣可以減少河流的水溢出地面,降低工作量。其次,施工人員要安裝鋼筋混凝土的承插排水管道,在安裝排水管道的時候,需要測量河道防線,根據測量防線進行開槽和驗槽,并將相關數據進行詳細記錄,然后根據記錄的數據下管,在下管的過程中要做好穩(wěn)管的相關工作,避免管道在接口對接的過程中出現管道偏移的情況。當管道對口安裝好之后,一定要及時對其進行閉水實驗,在閉水實驗的過程中檢查是否有漏水的情況,發(fā)現管道漏水時,要嚴格排查出現漏水的情況,這樣可以避免在后期使用的過程中,出現工程質量不過關的情況。當實驗檢查完畢之后,就可以對其進行回填土,將管道填埋好。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在河道施工的過程中,應派遣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到實地進行實時監(jiān)督和指導,如果施工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可以隨時向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進行詢問,提升河道治理的工作質量。
2.3及時清理河道淤泥
河道在治理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淤泥擁堵的現象,造成河道水體流出,破壞了當地的生態(tài)平衡。然而河道淤泥的排放工作比較復雜,因為每個河道的深淺都不一致,淤泥由于長時間的沉淀,泥土密度增加,并且還會吸引其他的附著物,時間越長河道的淤泥阻塞越嚴重。針對這樣的情況,施工人員可以在排水通道的上層出口位置安裝抽水裝置,利用抽水裝置將水量抽取出來,同時在排水通道的起點加大壓力,這樣可以加快水流的速度和力度,從而將淤泥軟化推動出來,通過排水通道排出。但是在我國的水利工程中,這樣的排水過程有一定的難度,工作量也比較大,需要多個工作人員協(xié)作共同完成。
2.4構建生態(tài)水利河道治理體系
對于河道治理來說,生態(tài)水利工程的建設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河道的抗洪排泄能力,當出現發(fā)大水或者強降雨的時候,確保河道的防護質量不受破壞,加強水流排泄的速度。水利工程在治理河道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不同河道的水流情況,組織經驗豐富的河道治理人員,一起協(xié)商水資源的網絡結構。由于水資源的水網結構比較復雜,所以在商討的過程中,一定要將當地河道的現場情況調查清楚,調查的過程中要嚴謹細致,避免出現數據不準確對后期的決策產生不利的影響。為了預防后期制定出的決策在施工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可以將每個方案的細節(jié),用反向推敲法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如果在推敲的過程中發(fā)現某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時,要及時提出來,然后根據河道的實際情況重現制定相關方案,提升方案的可行性。但是在這里需要強調一點的是,方案并不是制定出來就一成不變的,因為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大部分都是在室外工作,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的因素比較多,在施工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各種突發(fā)情況,所以前期在制定施工方案的過程中,盡可能多制定一些相關的解決措施,這樣可以河道治理的過程中出現突發(fā)情況時,盡快找到處理辦法,避免出現延誤工程的情況。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國家對水利工程的重視程度也不斷加深,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對其進行維護和管理。要想有效改善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就要重視淤泥排泄、岸堤植被保護及廢水排放等相關工作,通過相關部門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提升河道治理的工作質量,為維護當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可持續(xù)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張世安,吳嫡捷,2019.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問題管理和生態(tài)水利的應用[J].科技風(13):193.
[2]張玲,2018.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問題管理和生態(tài)水利建設的應用[J].湖北農機化(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