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鯤
就發(fā)音,書寫,表達習(xí)慣而言,英語與我們的母語大相徑庭,這些差異常常給高中生造成很多困惑。在學(xué)習(xí)英語語法的路上,我們都會對一些知識點傻傻分不清,你是否也傻過呢?大家都知道,英語作為語言交流的基礎(chǔ)是詞匯和語法規(guī)則,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是先有語言還是語法規(guī)則呢?我認(rèn)為是先有的語言,而且是不標(biāo)準(zhǔn)的語言,就像原始人交流一樣,交流基本靠吼和打手勢,但為了更好傳承這門語言(當(dāng)然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只好制定了大家都遵循的語法規(guī)則,所以語法規(guī)則背后隱藏的是語言交流意識的情感邏輯,從這個角度來看,規(guī)則是是為語言意識傳承服務(wù)的,語言是靈活的,規(guī)則也是在一定時期大家遵循不變的(但不代表永遠不變)。那么,這個道理明白后,我們再一起重新解讀一下隱藏在常見英語語法背后的語言意識。
一、多個形容詞修飾名詞的出場順序
多個形容詞修飾名詞也就是這些個形容詞做定語,位于名詞的前面。我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我的老師就告訴我這樣的口訣“描大形新顏國材”,我一直熟記于心,但一直不理解。我在心里有兩個疑問,一個疑問是一個名詞前面為什么有這么多形容詞修飾?二疑問是老外學(xué)英語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口訣嗎?在回答這兩個疑問前,我們先判斷兩個例句的政務(wù):
(1)She is wearing a red long beautiful dress?
(2)She is wearing a beautiful long red dress?
當(dāng)然,從高中老師給的口訣中,能判斷出來,應(yīng)該是(2)句正確。beautiful屬于描述性的,long是形狀,red是材料,符合口訣的出場順序。那么我們來回答上面兩個疑問,一是老外肯定不知道這個口訣,因為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編的口訣,而是在我讀研究生和教學(xué)這么多年來,從來沒見過修飾名詞的前置形容詞會超過三個形容詞,這樣么多的形容詞修飾一個名詞,從交流角度來講,太累贅了;從寫作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好幾個句子,是不是更好一點呢。那么這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樣的語言意識呢?
我們說,我們在正常交流時是會說“她正穿著一個紅色的長的美麗的裙子”還是會說“她正穿著一個美麗的長的紅色的裙子”。當(dāng)然,我們會下意識地說第二句話,因為第二句話符合我們的邏輯語言意識。形容詞是描述性的語言,我們在描述一樣?xùn)|西時,會先下意識,也就是不經(jīng)過大腦思考的,一些主觀臆斷的描述性的詞匯,比如美丑,大小,再說有點大腦的判斷的描述,比如形狀,新舊,顏色,最后甚至完全客觀存在的描述,比如國籍,材料等。這是一個正常的語言思維過程。所以我在這里不是無視中國英語老師的功勞,但背后的語言意識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
二、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傻傻分不清楚
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的區(qū)別,我們先看“及”,從漢語角度看,“及”通“極”,極點,也就是“挨著,跟著”的意思?!拔铩本褪俏矬w,從詞性看就是名詞。那么及物動詞就是后面直接跟著名詞的動詞,不及物動詞就是后面不直接跟著名詞的動詞。
三、to do 和doing做動詞賓語的的背后秘密
為什么英語里有的動詞必須接doing?有的動詞必須接to do?有的動詞既能doing又能接to do? 我們從初中就開始背過很多這樣的動賓短語。但是我們來反思這樣一個問題,老外是怎么知道一個動詞接什么結(jié)構(gòu)的,有人可能會想外國人有語言環(huán)境,這是不對的,即使沒有語言環(huán)境,其實在腦子里一直就有這樣的成型思維,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
四、什么叫分詞
“分詞”用英語來說是“participle”,從詞源來看,是part(部分)+take(參與)+le(小詞后綴)。也就是參與不同的部分,換句話說就是可以分飾不同的角色。比如說interested和interesting。我們傳統(tǒng)的記憶方法是interested修飾人,表示感到興趣的;interesting修飾物,表示令人有趣的。但是我有這樣的疑問,大家看這個例句對不對?The teacher is interesting. 這個老師是有趣的。這個翻譯沒有問題,也就是說我們傳統(tǒng)說法不那么準(zhǔn)確。那么真正區(qū)別是什么呢?就是追蹤溯源,原來他們是分詞。Interest是及物動詞,The music interests me.音樂使我感興趣。變成被動語態(tài)為I am interested in the music.我對音樂感興趣。這里的interested就是過去分詞,表示被動,同時我們也可以把他理解為ed形容詞。同理interesting就是現(xiàn)在分詞,表示主動,也可以理解為ing形容詞。所以我們來總結(jié),他們最主要的區(qū)別就是主動還是被動。
五、關(guān)系代詞憑啥只能用that 而不能用which
這是定語從句的一個重難點,我們傳統(tǒng)的解釋如下:
(1)定語從句修飾的詞(先行詞)前面有形容詞最高級時;
(2)先行詞被the only/the same/the last/the very等詞修飾時;
(3)先行詞被序數(shù)詞修飾時;
(4)先行詞正好是不定代詞(everything,anything,nothing,little,much,all)時;
(5)先行詞前面有who,which等疑問代詞時;
(6)先行詞既有人又有物時;
這么多條條框框,記不住怎么辦呀,關(guān)鍵在于對that和which這兩個單詞的理解。that是特指,表示那一個;which是泛指,表示哪一個,有選擇范圍的。換句話說,之所以有時候只能用that不能用which,是因為它的先行詞不具備選擇性,不能選。你這個時候再看這六個條款,都是不能選,以(6)為例,先行詞既有人又有物,這是很特殊的先行詞,更不能選了,只能用that。
總之,在這個世界上,人們?yōu)榱吮磉_特定的思維,創(chuàng)造了語言符號,為了傳承一門語言,才最終形成這么多復(fù)雜的規(guī)則,但是學(xué)語言,理解比死記硬背更重要,因為懂得語言背后的思路,你就會發(fā)現(xiàn),語法沒有想的那么難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