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群婷
摘要: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寫景抒情類文章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還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本文以《花的勇氣》這篇課文為例,重點闡述了小學語文寫景抒情類文章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景抒情? 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教材選擇的寫景類文章大部分都是賞析性較強的散文,不僅蘊含著深厚的藝術內涵,還包含著豐富的生活素材。
一、營造身邊情境,再現鮮活景物
學生聯想與想象的過程,也是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與思維融入閱讀文本的過程,這樣可以有效縮短學生與文本、學生與作者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中的精妙境界。在寫景抒情類的文章中,很多細節(jié)性的表達詞匯都具有鮮明的畫面感。因此,教師可以借助這些生動的詞匯,引導學生感受作者想要描述的畫面和想要表達的情感,并且用直觀化的形式或者語言呈現畫面,使學生融入文本情境之中。
如在教學《花的勇氣》中“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雖然遠處大片大片的花與蒙蒙細雨融在一起,低頭卻能清晰地看到……”這一部分內容時,很多學生并沒有在實際生活中見過或者觀察過這種景色,所以對作者描述的畫面很難產生直觀的想象。寫景抒情類文章立足于寫景,上升到抒情,所以教師應該帶領學生體會作者在文章中的煉字,如“流”字不僅蘊含了相對運動的哲理,還體現了作者將人的動作賦予了靜止的花,從而化花為人,這也為作者贊嘆花之生命的勇氣埋下了伏筆。教師還可以借助現代化的電子教學設備和信息技術,通過觀看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同時調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聯想與想象作者描述的畫面,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二、融入現實生活,感悟作者情感
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都相對匱乏,他們很難理解和感受寫景抒情類文章中作者描繪的美景與抒發(fā)的情感,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語文寫景抒情類文章的教學質量。因此,在教學寫景抒情類文章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學會寫景的方式,然后讓學生明白如何以寫景的方式寄托思想感情,最后讓學生學會寫景寄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了解作者在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并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啟發(fā)。
此外,教師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融入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借助生動豐富的生活素材,或者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拉近學生與閱讀文本之間的距離,從而在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陶冶學生的情操。
《花的勇氣》中“‘什么時候才能冒出來?我問?!^幾天,也許就在明天。”這部分內容是講,作者詢問小花什么時候能夠真正冒出地面,文章中回答的是“也許過幾天,也許就在明天”。很多學生由于缺乏一定的實際經驗,很難理解花開的時間為什么會差距這么大。因此,在實際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課外任務——親自種一盆小花,并從小花開始發(fā)芽時觀察記錄,一直到小花開花。在養(yǎng)花的過程中,學生會了解小花開花的規(guī)律,也能理解作者期待花開的心境,從而深刻掌握作者所要表達與闡述的“花的勇氣”這一思想內涵。
三、組織小組討論,實現感同身受
小組討論可以營造輕松自在的課堂教學氛圍,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積極思考,實現互相學習與互相進步。尤其是在教學小學語文寫景抒情類的文章時,不同的學生對同一篇文章的看法可能存在不同,通過小組討論能夠促進不同觀點的學生彼此分享看法,強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學《花的勇氣》的賞析部分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開展“閱讀分享”活動,即每個學生從整篇文章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段落進行閱讀,并向其他同學分享自己喜歡的原因。如有的學生選擇文章中描寫小花盛開場景的文字,因為描寫得十分生動,如“白色、黃色、紫色,在車窗上流動”,這一個“流”字,就為靜止的花賦予了活力,作者感受到花的流動是因為車前進,但“流”字賦予了花別樣的、生動的靈魂。通過互相分享,學生能夠學會從不同視角理解文章,強化對文章內涵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冷佳青.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進研究[J].才智,2017(3).
[2]毛皇玉.淺析課外閱讀對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中華少年,2017(9).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大學東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