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我眼中這代年輕人的一個普遍形象,敏感而又麻木。他們擁有著與其余代際都不同的對社會和時代的感知,但很難表現(xiàn)出自己,只能在一系列網(wǎng)絡(luò)流行語中對號入座,喪、佛系、抑郁、脫發(fā)、養(yǎng)生、內(nèi)卷,逮到什么便是什么。他們具體地活在世界上,卻又虛幻地跟從沒存在過一樣。
文章寫的就是這樣一個年輕人,我特意沒有給他加任何的限定,他只不過是平凡的不太成功的年輕人中的一個。不了解自己,對一切無所謂,以及失意和頹廢,他甚至連快樂和悲傷都不了解。就像那首歌最開頭唱的,“誰的父親死了,請你告訴我如何悲傷”。但就算知道了該如何悲傷,他也不知該何時展露,畢竟父親死的機會總是很少的。
關(guān)于這篇小說,還有一點想說的就是它除了向李志致敬以外,還拐彎抹角地致敬了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一篇叫《普寧》的小說,普寧的形象是我長期以來很喜歡的一個失意者形象,在某些時間點也曾激勵過我。第一人稱敘述者在最后才出現(xiàn),讀者在聽完普寧一生的故事之后,才明白是誰在給我們敘述,這篇小說我也借鑒了這個手法。之前有位老師看過之后說第一人稱視角在最后的加入對故事性以及別的什么沒有任何幫助,沒有存在的意義。我想了想,確實,但是我依舊沒有改變,每個人能從小說中獲得不一樣的東西,這是這篇小說對于我的意義,某種層面上也可以說我是為了這種敘述方式才寫了這篇小說。
最近在塞巴爾德的《移民》中看到這樣一句話,說“很難知道一個人究竟是為什么死,很難”。這句話其實放在這里,反過來說也一樣成立,“大部分人都很難知道自己為什么活,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