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國家信息中心 李偉利
人工智能技術與汽車開始深度融合,自動駕駛時代正在駛來。
當前全球進入新一輪產業(yè)變革和技術變革,人工智能是本次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能技術與汽車開始深度融合,自動駕駛時代正在駛來。近幾年來,我國汽車智能化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輔助自動駕駛的市場滲透率不斷提高。
L1級自動駕駛功能進入加速普及期。2020年具備L1自動駕駛功能的銷量438萬輛,新車滲透率達到24.2%。從單一功能來看,ACC自適應巡航功能普及最快,滲透率達到23.6%,輔助泊車滲透率為12.9%。而且,輔助駕駛功能正從高端車型向低端車型延伸擴展,2020年25萬元以上車型滲透率接近60%,比2016年提升28個百分點,10萬元-15萬元價位的車型滲透率15.8%,而2016年這個價位滲透率不足1%。
L2級功能進入開始進入市場普及初期。2020年具備L2級自動駕駛汽車銷售為127萬輛 ,新車滲透率為7%,今年1-4月新車滲透率已達到13.1%。分功能來看,截止到2020年底,車道內自動駕駛滲透率最高達到6.8%,自動泊車和自動變道的滲透率分別為為1.9%和 1.2%。20萬以上高價位車型普及率已經比較高,前4個月20-25萬價位車型滲透率23.3%,比上一年提高了11.5個百分點,10萬元以下車型滲透率只有0.2%。
L4級高級自動駕駛展開區(qū)域性示范。在各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高級自動駕駛駛示范落地加速推進。截止到2020年,截止到2020年底,我國開放道路測試里程超過2800公里,70多家企業(yè)累計獲得道路測試牌照超過430張,持續(xù)開展開放道路測試。自動駕駛出租車在廣州、北京等部分區(qū)域開始面向社會公眾開展載客測試。無人駕駛配送車開始商業(yè)化,車隊規(guī)模、配送單數都在不斷增正。社會公眾對無人駕駛的認知度在不斷提高,據SIC 2021年消費者調查顯示,聽說智能與自動駕駛的比例達到了86.6%,比兩年前提高了10個百分點。
未來我國智能汽車消費將引領全球,市場普及率將加速提升。汽車智能化技術不斷提升是關鍵驅動因素, 我國特有的汽車消費環(huán)境也是重要的驅動力。
首先,引領全球的數字經濟成為汽車智能化的外在牽引力。我國已經在數字經濟領域引領全球發(fā)展,電商交易、移動支付金額等領域領先世界,數字經濟領域初創(chuàng)企業(yè),獨角獸企業(yè)快速增長。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發(fā)展迅速,人臉識別、無人超市、智能停車、智能家居設備等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培養(yǎng)全社會對智能技術認知、使用習慣,提升消費者對自動駕駛認知和期待。同時,我國5G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當前我國已經建設80多萬個5G基站,5G網絡將為自動駕駛汽車提供強大支撐。
其次,消費人群世代變遷成為汽車智能化的內在驅動力。我國汽車消費者正在發(fā)生明顯時代變遷,過去購車以70后、60后為主,現在80后正成為購車主體,90后也正在進入加速進入購車群體,調查顯示,2020年80后及以前占全社會購車的比例為73.6%,00后占比達到2.9%。按照我國人口年齡結構預測,未來10年90后、00后將逐步成為購車主體,預計到2030年90后購車占比將達到35%,00后占購車比例將上升到16%以上。這些年輕一代人群是伴隨移動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對智能化、網聯化有著天然偏好,時時在線是這代人群重要特征,社交軟件、短視頻APP滲透率非常高。年輕人熱愛嘗鮮,他們對智能手表、智能音響、智能眼睛等智能產品非常感興趣。自然而言他們對于車輛智能化程度要求很高,按鍵是控制是他們非常不愿使用的,沒有大屏幕更是無法忍受,未來非智能的汽車將會逐步淡出他們的視野。而且,他們對自動駕駛期待也要高于其他時代,愿意去嘗試新的技術,當然前提新技術是安全的。
最后,社會與產業(yè)資本成為汽車智能化的撬動力。當前,智能汽車成為資本投資的熱點領域,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20年,我國智能汽車領域融資事件超過200起,金額達到200億人民幣,涉及激光雷達、智能芯片、無人駕駛汽車等眾多領域,有力地推動我國智能汽車產業(yè)鏈發(fā)展。面對汽車或將是下一代移動智能終端的藍圖,小米、華為、百度等互聯網、科技型公司大量涌入智能汽車領域,有的直接造車,有的進入零部件領域,有的進入智能系統(tǒng)方案。無論哪種方式,各類資本加速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必將有力推動跨界融合的技術創(chuàng)新,加快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