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樹珍,程樹煌,梁志順
樂平市人民醫(yī)院,江西 樂平 333300
新生兒上消化道出血屬于臨床急重癥之一,可引起血壓下降、四肢冰涼等癥狀,甚至危及患兒生命[1]。目前,臨床常規(guī)治療予以維生素K、禁食等,可有效緩解患兒臨床癥狀,但整體療效欠佳。奧美拉唑是臨床常用抑酸藥物,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改善胃內環(huán)境,保護胃黏膜不受胃酸侵襲,減輕黏膜組織損傷,促進黏膜修復,加快黏膜屏障功能恢復,緩解出血癥狀[2]。但仍有部分患兒止血時間長,需聯(lián)用其他藥物治療以達到快速止血目的。蛇毒血凝酶屬于酶類止血劑,具有類凝血酶作用,可加快血小板聚集,促進出血部位血栓形成,以達到止血目的,且該藥5~30 min 即可見效,作用能持續(xù)48~72 h[3]。鑒于此,本研究分析蛇毒血凝酶聯(lián)合奧美拉唑治療新生兒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
選取2018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于樂平市人民醫(yī)院就診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兒,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3例。對照組男28例,女15例;出生時間(9.53±1.14)d,出生時間范圍2~15 d;出生體質量(2.46±0.58)kg,體質量范圍1.4~3.6 kg;17例足月兒、26例早產(chǎn)兒;出血病因:21例新生兒肺炎、5例缺氧缺血性腦病、10例硬腫癥、7例其他。觀察組男27例,女16例;出生時間(9.56±1.17)d,出生時間范圍2~17 d;出生體質量(2.48±0.61)kg,體質量范圍1.4~3.8 kg;15例足月兒、28例早產(chǎn)兒;出血病因:20例新生兒肺炎、7例缺氧缺血性腦病、10例硬腫癥、6例其他。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醫(yī)學倫理原則要求。
納入標準:符合《實用新生兒學》[4]中相關診斷;出生30 d 內發(fā)?。话殡S新生兒窒息、硬腫癥、感染等原發(fā)?。换純阂庾R清晰;患兒近親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伴隨全身出血性疾??;合并消化道畸形、腸梗阻、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對本研究用藥過敏;肝腎功能不全。
兩組患兒就診后均取平臥位,保暖、禁食、抗感染、糾正酸中毒,積極治療原發(fā)病,肌內注射維生素K15~10 mg/d,出血嚴重患兒予以輸血,以糾正低血壓和貧血。對照組在此基礎上予以注射用奧美拉唑鈉(江蘇奧賽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052,規(guī)格:20 mg)治療,靜脈滴注10 mg/次,1 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肌肉注射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兆科藥業(yè)(合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895,規(guī)格:1 mL:1 單位]治療,0.3 U/次,1 次/d。兩組均治療1 周,用藥期間密切監(jiān)測患兒生命體征,定期抽吸胃管。
(1)臨床療效。顯效:用藥48 h 后出血停止,胃管內未抽出鮮紅色或咖啡樣液體,大便轉色;有效:用藥72 h 后出血停止;無效:用藥72 h 后胃管內仍存在咖啡樣液體,經(jīng)大便潛血試驗呈陽性。(2)凝血功能指標。治療前和治療7 d 后,采集兩組患兒3 mL 空腹血,以凝血分析儀測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和纖維蛋白原(FIB)變化。(3)應激反應指標。治療前和治療7 d 后,采集兩組患兒3 mL 空腹血,獲得血清后,以全自動分析儀測定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4)出血停止和隱血試驗轉陰時間。比較兩組咖啡樣或鮮血停止時間、隱血試驗轉陰時間。(5)不良反應:皮疹、嘔吐、便秘。
采用SPSS 22.0 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治療后,觀察組APTT、PT 短于對照組,F(xiàn)IB 含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對比()
表2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MDA 低于對照組,SOD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應激反應指標對比()
表3 兩組應激反應指標對比()
觀察組出血停止和隱血試驗轉陰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出血停止和隱血試驗轉陰時間對比(h,)
表4 兩組出血停止和隱血試驗轉陰時間對比(h,)
對照組出現(xiàn)1例皮疹、2例嘔吐,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98%(3/43);觀察組出現(xiàn)1例皮疹、1例嘔吐、2例便秘,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30%(4/43)。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0,P=1.000)。
新生兒上消化道出血發(fā)病機制復雜,臨床認為在感染、窒息等原發(fā)病刺激下,可啟動神經(jīng)內分泌代償機制,致使交感神經(jīng)興奮,加快兒茶酚胺釋放,導致胃酸大量分泌,增加對胃腸道刺激[5]。尤其是早產(chǎn)兒,其出生2 h 后即可分泌胃酸,使得胃內pH 值小于2,增大胃及十二指腸黏膜糜爛、出血風險。而胃內pH 值低于6 時,體液和血小板誘導的止血作用難以起效,且酸性環(huán)境下,血栓易被胃酸溶解[6]。奧美拉唑屬于質子泵抑制劑,其脂溶性高、弱堿性,口服后可迅速分布于患兒胃黏膜壁細胞分泌小管內,持久抑制H+-K+-ATP 活性,以阻斷胃酸分泌,升高胃內pH 值,減輕黏膜組織損傷,促進黏膜屏障功能恢復,加快止血[7]。
凝血功能與出血性疾病關系密切,當APTT、PT 延長,F(xiàn)IB 降低時,提示機體血液凝固所需時間較長,存在出血風險。MDA、SOD 屬于應激反應常見指標,其中MDA 是膜脂過氧化產(chǎn)物,可反映機體脂質過氧化損傷程度;SOD 是機體抗氧化防御機制的重要因子,可增強機體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減輕氧化應激損傷[8-9]。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高于對照組,APTT、PT 短于對照組,F(xiàn)IB 高于對照組,MDA 低于對照組,SOD 高于對照組,出血停止和隱血試驗轉陰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表明蛇毒血凝酶聯(lián)合奧美拉唑可提高新生兒上消化道出血臨床療效,減輕患兒機體應激反應,促進凝血功能改善,加快出血癥狀消失,且不良反應少。姬婷婷等[10]研究顯示,蛇毒血凝酶治療新生兒上消化道出血效果顯著,可加快出血停止,減輕機體應激反應,與本研究結果相類似。蛇毒血凝酶是自巴西矛頭蝮蛇毒液內分離、精制而成的止血劑,作為凝血級聯(lián)反應中的主要效應蛋白酶,進入人體后,吸收效果好,起效快,利于發(fā)揮顯著止血效果。蛇毒血凝酶主要作用機制為促進血小板向皮損部位聚集,加快凝血因子釋放,使得纖維蛋白原降解為纖維蛋白Ⅰ單體,以聯(lián)成難溶的纖維蛋白,促使出血部分血栓形成,達到止血目的,且該藥在完整無損的血管內不會發(fā)揮促血小板作用,亦不會激活纖維蛋白穩(wěn)定因子,故安全性高[11-12]。
綜上所述,蛇毒血凝酶聯(lián)合奧美拉唑可減輕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新生兒機體應激反應,促進凝血功能恢復,以加快出血停止,且安全性高,值得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