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宸瑞
結(jié)廬人境,柴米油鹽;身在凡塵,成敗名利。無論男女,不管老幼,概莫能外。然,若能心向明月,自有一方天地,即會如楊絳那樣,超塵脫俗,和誰都不爭,和誰爭都不屑,“縱使世間紅塵滾滾,我當(dāng)清風(fēng)朗月”。
錢選也是這樣,自有他的一方天地。錢選,“吳興八俊”之一。即使趙子昂等同列均為元人征召,官運亨通,成赫赫功名,他也不為所動,隱居山林,志在詩畫,獨在自己的一方清醇里蓮香四溢。《秋江待渡圖》是他的杰作。“山色空蒙翠欲流,長江清澈一天秋”,這是錢選的天地;“茅茨落日寒煙外,久立行人待渡舟”的“行人”,何嘗不是自渡的錢選呢?如周敦頤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大千居士也如此,心中自有一方天地。被喻為國際級丹青大師的張大千,有他的“大風(fēng)堂”,有他自己藝術(shù)追求的天地。因此,他能面壁敦煌壁畫如許年,潛心臨摹,在這片天地里,自成一派。眾所周知,張大千晚年依然在藝術(shù)的天地里靜心修煉,不斷實踐,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東方之筆”,給世界留下了張大千式的花鳥山水,在藝術(shù)的星空下熠熠生輝。
其實,我也有一方天地。形而下,是我獨立的書房;形而上,是我的精神小屋。除了個性化的書櫥和書桌外,我還有兩個特別喜歡的條幅,非常對稱地懸掛在我讀書作業(yè)時抬眼便能看到的潔白的墻面上。左邊是“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的流暢小楷,右邊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遒勁有力的狂草。書房雖小,小屋很大。置身其中,讀書作業(yè),再苦也是樂!
因為,我的心中自有一方天地。
(指導(dǎo)教師:李 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