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
電影《天下無賊》里葛優(yōu)大爺有句著名的臺詞:“21世紀(jì)什么最貴?人才!”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進(jìn)入了21世紀(jì),事實證明葛優(yōu)大爺?shù)脑捄軠?zhǔn)確。其實,無論在哪個世紀(jì)、哪個年代,人才都是推動時代進(jìn)步的主要力量,都應(yīng)備受重視。
在我國古代,人們對有才華的人十分推崇,關(guān)于有才之人的典故流傳下來很多。下面我們先讀一段相關(guān)的小古文吧!
詠 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惫笮贰<垂笮譄o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這段文字出自南北朝時期劉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文中所說的“謝太傅”就是謝安,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其家族也是個赫赫有名的詩禮簪纓之家。那句著名的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中的“謝”指的就是謝安一家。上面這段古文講的就是謝安家里的事,記敘了謝安和子侄輩的日常問答。
簡單翻譯一下:謝安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內(nèi)部聚會,給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不久,雪下得大了,謝安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說:“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绷硪粋€哥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柳絮憑借著風(fēng)飛舞?!敝x安大笑起來。這個女孩就是謝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不難看出謝家的家教家風(fēng)。以謝安為代表的長輩非常重視對后輩的培養(yǎng),在日常生活中,會為家里的孩子營造注重才華、展示才華的家庭氛圍。當(dāng)然,謝家的子孫也不負(fù)所望,小名為“胡兒”的謝朗少有文名,《世說新語·言語》篇引《續(xù)晉陽秋》稱他“文義艷發(fā)”,《文學(xué)》篇引《中興書》說他“博涉有逸才”。而這個文采明顯壓過謝朗的女孩,就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才女謝道韞,她因小時候這個“詠雪”的故事,被稱贊為“詠絮之才”。正是因為謝家子侄輩裙釵不讓須眉,謝安“大笑樂”。從此,人們便用“詠絮之才”來形容有詩詞才華的女子。
如果說“詠絮之才”是對女才子的專有稱呼,那下面要介紹的“八斗之才”就男女通用了。這個典故出自謝靈運之口: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p>
在這句話中,有謝靈運對曹子建才華的盛贊,也有對自己的才華的自信。謝靈運把才華這種很虛幻的東西做了量化。他說,如果天下所有的才華有一石那么多,曹子建自己就獨自占有八斗,我謝靈運有一斗那么多,剩下的一斗才華由從古至今的人共同擁有。
我們先把這里的計量單位搞清楚,一石等于十斗。謝靈運認(rèn)為“曹子建獨得八斗”,就是說曹子建占了天下才華的十分之八,而他自己“得一斗”,也就是只占了十分之一。讀到這里,我們不難看出謝靈運對曹子建的推崇,他認(rèn)為曹子建的才華是遠(yuǎn)遠(yuǎn)超過自己的。但這并不意味著謝靈運就很自謙了,因還有最后一句“自古及今共用一斗”。這句話是說古往今來的人一起去分剩下那十分之一的才華,古往今來之人不計其數(shù),每人才能分得多少?所以,謝靈運其實是說,我承認(rèn)曹子建的才華遠(yuǎn)遠(yuǎn)超過我,可是除了曹子建,剩下的人根本沒法跟我比。比才華,他謝靈運是毫無爭議的“萬年老二”。
不過,大家還是愿意記住冠軍,所以這個典故成就的不是謝靈運,而是曹子建的“八斗之才”?!鞍硕分拧币恢毖赜弥两?,用來形容人富有才華,也作“才高八斗”。
好了,講到現(xiàn)在,我們了解到了古人對有才之人的兩種不同稱呼——“詠絮之才”和“八斗之才”,我們也清楚了它們的含義。那么,除了這兩種古人對有才之人的稱呼,你還知道哪些古代對人才的專有稱呼呢?老師來給同學(xué)們拓展一下:
江郎之才——江郎,指南朝文學(xué)家江淹,他年輕時很有才氣,是個鼎鼎有名的文學(xué)家。不過,到了晚年,他的文思漸漸衰退。所以我們更熟悉的詞是“江郎才盡”。
奪席才——東漢時期光武帝劉秀喜歡談“經(jīng)”,有點兒像我們現(xiàn)在的辯論大賽。于是劉秀就讓百官中能談“經(jīng)”的,在正月初一進(jìn)行辯論比賽。凡是辯駁失敗者,就將座位讓給辯勝者。侍中戴憑熟讀經(jīng)典,能言善辯,口若懸河,因而他連續(xù)取勝,一連坐了五十余個席位。后人把這種善于舌辯之才稱為“奪席才”。
掃眉才——掃眉,就是畫眉毛。聽到這兒,我們就能猜出來這也是形容才女的。唐代有位才女叫薛濤,她以其才華與美貌并重,以及與文人騷客的詩書唱和,成為當(dāng)時卓有成就的女詩人,被稱為“掃眉才子”。
與人才有關(guān)的稱呼還有很多,典故也不少。我們從中不難看出人們對人才的重視,現(xiàn)在讓我們再讀一段歷史上論述有關(guān)人才重要性的古文《齊威王論寶》:
齊威王、魏惠王會田于郊?;萃踉唬骸褒R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惠王曰:“寡人國雖小,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豈以齊大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此四臣者,將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慚色。
讀過此文,我們知道在魏惠王的眼中,寶為夜明之珠;而在齊威王眼里,寶為國之人才,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對人才重視程度的不同,也導(dǎo)致兩個國家的盛衰之別。所以,一個強(qiáng)大的國家,一個優(yōu)秀的民族,首先要重視人才,尊重人才。同學(xué)們也要努力學(xué)習(xí),長大后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初中生學(xué)習(xí)指導(dǎo)·提升版2021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