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欣紅
近日,山東濰坊雨后天空出現彩虹與彩霞,一位地理老師趕快停課讓學生去看。因為同時有彩霞和彩虹,漂亮景色太難得,老師還要學生思考彩虹成因。
(6月21日《新京報》)
一則看似不起眼的消息,卻撥人心弦。同一道彩虹.看的人不同,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樣。老師的舉動看似平常,但從更深層次審視,卻觸及美育的真諦。
自中辦、國辦印發(fā)相關I作意見后,美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遺憾的是,在應試教育環(huán)境下,美育卻處于“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窘境。
美無處不在,關鍵在于是否擁有發(fā)現美、捕捉美、鑒賞美的能力。如何讓美育落地,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話題,但將之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是一個基本共識。
美的熏陶,關鍵在于讓學生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而這很大程度首先取決于老師具有一雙怎樣的眼睛。停課喊學生欣賞彩虹,看起來只是一樁不經意的小事,但蘊藏著的是老師對美的洞察與感悟。對學生而言,今后這或許會成為他們生命中某個值得回憶的“小細節(jié)”。
前不久,一位高中校長曬了一張隨手拍照片,一個穿校服的少年駐足仰望櫻花怒放,專注而和諧,透過畫面也能感受到那種美的氣息。
“在今天的教育環(huán)境里,學生被沉重的課業(yè)負擔壓得根本無心關注身邊的美好,所以你凝神賞櫻的姿態(tài)瞬間打動了我,這不就是一個少年在春天應有的樣子嗎?”校長一次隨手拍,展現了他的慧眼識美,造就了一段教育佳話.也因此觸動人心。
現代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精神壓力大,很容易使人內心失去平衡。尤其是0智發(fā)育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在功利的應試負擔之下,極易出問題。而美育則是超越功利的,是一種必要的調劑與平衡,有其重要價值。
無論櫻花少年還是停課欣賞彩虹,都告訴我們,開展美育就要善于從身邊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