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汝琴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寫作在考驗學生的詞匯量、遣詞造句能力、邏輯思考能力、結(jié)構(gòu)體系構(gòu)建等方面都具有很強的應(yīng)用價值。作文在考查學生語文學習能力中具有極強的代表性。本文將通過對初中課文《春》的分析,整理和羅列中學作文教學的主要方向,并從中探討中學作文的教學方法。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以描繪景物為主的散文,這類文章多是作者借助描繪景物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或借景喻情,或寓情于景,或由景生情。所展現(xiàn)出來的審美境界與情操修養(yǎng)都較高,這與作者充分的文學素養(yǎng)和成熟的寫作技巧是分不開的。以下,筆者意在通過教學實踐,從細致描寫、情感把握及修辭手法運用這三方面來探究如何從朱自清的《春》一文來學習景物描寫。
一、細致描寫——從“寫景”中“畫景”
在一篇寫景的散文中,作者對于景物的描寫是將圖畫以文字的形式來呈現(xiàn)的。說到底,作者再怎樣優(yōu)美的修辭和描寫,其目的都是為了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更細致更生動地描繪出來。那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便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引導(dǎo)學生通過作者對于景物細致的描寫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畫”出更加精彩的景象。由此來訓(xùn)練學生寫作的抽象創(chuàng)造力,更好地理解寫作中“細致描寫”的重要性。
《春》中有許多對春景精彩細致的描寫,比如作者在描寫春景中的“春花”的時候,他是這樣寫的:“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毙蜗笊鷦拥貙懗隽颂覙?、杏樹、梨樹等各種各樣的花競相開放的情態(tài)。又比如作者在寫“春雨”時是這樣寫的:“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蓖怀隽舜河甑募毭堋⑤p盈、白亮和綿長的特點。再比如說作者描寫“春草”的時候,他是這樣形容的:“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以人的形態(tài)來形容春草,以動寫靜,將春草人性化,寫出了春景的生機勃勃與生意盎然。“作者將眼中所看到的春景寫于筆下”,教師在講解這一課的寫作特點時,也可以抓住這一特征,讓學生通過作者一段話的描寫來“畫”出自己所看到的“春景”,“從文字到圖畫”,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總之,所謂“寫景”,首先是要寫“實”,其次才突出“虛”。也就是說,一篇好的寫景文章,首先應(yīng)該給人的是一種“真實感”,其次才是在這種“真實感”中,去品味文字詞藻的魅力,從而感受所寫景物的精彩與美麗。
二、情感把握——從“文”中找“詩”情
借鑒與品讀一篇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需要充分地考量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教師在指導(dǎo)學生創(chuàng)作一篇作文的時候,也應(yīng)當指導(dǎo)學生充分地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作者是通過自己的“眼睛”看到景物,又是通過自己的“手”創(chuàng)作出了寫景的文章。這一過程除了單純的“圖畫轉(zhuǎn)文字”,也添加進了作者想要抒發(fā)的情感和心境。
朱自清的散文《春》用一種充滿生機、活潑歡快的氛圍來描寫春景,給人一種對于美好事物無限熱愛、對于春天到來無限喜悅之情。這篇散文中的每一句話都充分地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文章的語言富有詩意,每一句、每一段單獨拿出來都像一首詩。比如:“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薄吧嚼蕽櫰饋砹?,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薄處熆梢灾笇?dǎo)學生通讀全文,理解這篇散文里每一句話的細致情感表達,然后將表達相似情感含義或者有一定聯(lián)系的語句串聯(lián)起來,改“散文”為“抒情詩”,組成一首三行小詩。比如說表達一種期待之情:“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小草成群地從土里鉆出來,各色鮮花爭先開放著。鳥兒迫不及待地賣弄喉嚨,牧童也吹起了短笛。”又比如說表達一種歡喜之情,“春天來了,仿佛一切都活了。小草學會了打滾,學會了踢球,還在風中賽跑。鳥兒被各種花的香吸引,將巢筑在鮮花嫩葉之中,然后開啟了演唱會?!?/p>
在描寫同樣的景物時,添加進自己的藝術(shù)修飾,將自己所看到的景物“人性化”,附加上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變化”,從而使得同樣的景物給讀者不同的感受,激發(fā)情感共鳴。
三、修辭手法——仿《春》作“夏秋冬”
朱自清的《春》具有很強的時令色彩,描寫的是發(fā)生在某一個特定時間段的景物特征,文中用了很多的意象:春花、春草、春樹、春雨、春風、春泥、春蟲、春鳥,以及人們不同的行為活動,作者將這些意象及其特征用豐富的修辭手法進行藝術(shù)創(chuàng)作和藝術(shù)加工。教師在講解了寫作技巧和修辭手法之后,應(yīng)該引導(dǎo)學生發(fā)揮舉一反三能力,及時將課上學到的知識點運用在實踐之中。
教師可以嘗試著讓學生按照《春》中對各種意象的描寫去寫夏景、秋景或是冬景。如對某一段落進行仿寫,學生用“朱自清體”描述自己眼中的夏花夏草、秋風秋雨、冬蟲冬鳥……以此來達到增強語言魅力、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情感變化,從而提升在寫作中運用修辭手法的能力。比如說在《春》中有一段關(guān)于人們行為的描寫:“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鄉(xiāng)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睂W生這樣仿寫:“各家門前的燈籠漸漸亮了,走出門的孩子也多了。街道兩旁,門前門后,老老少少,也都像是約定好了一樣,天再冷也都從家里出來了。這邊有人在門口上貼對聯(lián),那邊又有人準備點鞭炮,幾個小孩子坐在門口的臺階上看著天空中燃放的煙花,大家都忙碌著,卻又表現(xiàn)出閑適的神情來?!^年啦!過年啦!辛苦了一年的人們,終于有一刻可以停下來好好休息了?!?/p>
通過這樣的仿寫練習,學以致用,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課文中各種修辭手法和情感表達的理解,更能夠提升語文學習的能力和興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當學生能夠進行較高質(zhì)量的仿寫時,其自身的創(chuàng)作能力與創(chuàng)作水平亦有所提升。
總而言之,朱自清《春》中的景物描寫手法有很多值得借鑒之處,具體則可從細節(jié)描寫、情感抒發(fā)以及修辭手法這三個角度來進行分析。結(jié)合具體的課文例子,選取學生熟悉的內(nèi)容,使得學生對習作課的接受度更高,促使學生在快樂、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創(chuàng)作并愛上創(chuàng)作,從而有效提升習作水平。
(本文系2016年度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同步構(gòu)建蘇教新版教材寫作系列學程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立項編號:016-GH01011-00669)。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景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