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陳薇和團隊研發(fā)的廣譜抗病毒藥物在抗擊SARS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汶川抗震時,作為國家減災委科技部抗震救災專家委員會衛(wèi)生防疫組組長,為“大災之后無大疫”作出重要貢獻。2014年,赴非洲抗擊埃博拉疫情,率團隊研發(fā)出全球首個埃博拉疫苗,突破了世界性難題,實現(xiàn)了我國自主研發(fā)疫苗境外臨床試驗“零”的突破。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fā)后,緊急奔赴武漢,成功研制出重組新冠疫苗。在基礎研究、疫苗、防護藥物研發(fā)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為疫情防控做出重大貢獻!
以一種“特別的使命感”始終沖鋒在前,于危難之際挺身擔當。陳薇總能以關鍵性的原創(chuàng)科研成果向祖國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
【陳 薇】
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民英雄勛章”獲得者
1988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獲得化學工程學士學位
1991年,獲得清華大學工學碩士學位,同年4月特招入伍
1998年,獲得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醫(yī)學博士學位,并被選入軍事醫(yī)學A類人才庫
2002年,破格晉升為研究員,并享受首批軍隊特殊人才津貼
2003年,成為微生物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
2003年,抗擊非典時期,憑借敏銳的科研直覺,陳薇與課題組連夜進入生物安全實驗室。受實驗環(huán)境限制,經常在實驗室里工作十幾甚至幾十個小時。數(shù)月后,團隊研制的“重組人干擾素ω”,對SARS病毒的攻擊有較好的防護作用
2006年,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副所長
2008年5月,汶川地震發(fā)生后,擔任國家減災委科技部抗震救災專家委員會衛(wèi)生防疫組長
2008年7月,擔任北京奧運安保軍隊指揮小組專家組成員
2012年,軍事醫(y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
2014年,西非大規(guī)模暴發(fā)埃博拉疫情,并迅速向外蔓延。那時國內沒有埃博拉病例,但陳薇毅然決然地選擇挺身而出,率隊赴非。她說:“埃博拉離中國,只有一個航班的距離?!?2月,陳薇率團隊研發(fā)出世界首個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該疫苗也是首個凍干劑型埃博拉疫苗,實現(xiàn)了我國自主研發(fā)疫苗境外臨床試驗“零”的突破
2015年,晉升少將軍銜
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0年1月26日,在武漢關閉離漢通道的第四天,陳薇率領軍事醫(yī)學專家組緊急奔赴武漢,圍繞病原傳播變異、快速檢測技術、疫苗抗體研制等課題,迅速開展應急科研攻關,與軍地有關單位建立起聯(lián)防、聯(lián)控、聯(lián)治、聯(lián)研工作機制。
核酸檢測是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技術支撐。剛到武漢時,當?shù)夭《竞怂釞z測需求量非常大,迫切需要提升日檢測量。在陳薇指揮下,短短24小時內,一座負壓帳篷式移動實驗室,在中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藥劑樓旁迅速搭建起來。在這個實驗室里,應用自主研發(fā)的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核酸檢測時間大大縮短,迅速形成日檢1000人份的核酸檢測能力。
為加快推進科研與臨床有效融合,陳薇率領科研人員在病原學、免疫學、空氣動力學等領域展開研究,快速建立病毒鑒定鏈條,精準診斷臨床患者感染類型,率先在火神山醫(yī)院等3家醫(yī)院推廣應用,有效提高了臨床診斷準確率。
疫苗,是目前抗擊新冠肺炎最有力的科技武器。在武漢,陳薇率領團隊與后方科研基地聯(lián)合作戰(zhàn),集中力量展開應急科研攻關,爭分奪秒開展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陳薇領銜的新冠疫苗研制團隊,也被視為疫苗研發(fā)的“種子選手”。
3月16日,陳薇帶領科研團隊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成為國內第一個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4月10日,完成疫苗一期臨床試驗接種的108位志愿者,全部結束集中醫(yī)學觀察,健康狀況良好;4月12日,該疫苗開展二期臨床試驗,成為當時全球唯一進入二期臨床試驗的新冠病毒疫苗,相關試驗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上在線發(fā)表;8月11日,該疫苗獲得國家專利,成為國內首個進入臨床獲得專利權的新冠疫苗。
陳薇長期從事生物防御新型疫苗和生物新藥研究,抗擊非典時,研制出中國軍隊首個SARS預防生物新藥"重組人干擾素ω"、全球首個獲批新藥證書的埃博拉疫苗。在阻擊非典、抗擊埃博拉等多場硬仗中作出重要貢獻。汶川抗震時,作為“國家減災委科技部抗震救災專家委員會”衛(wèi)生防疫組組長,為“大災之后無大疫”作出重要貢獻;赴非洲抗擊埃博拉疫情,率團隊研發(fā)出全球首個獲批新藥證書的埃博拉疫苗,突破了世界性難題。如今,她奮戰(zhàn)在戰(zhàn)“疫”一線,成功研制出重組新冠疫苗,并展開臨床試驗。
多年來一直從事生防研究,領銜承擔了多項國家、軍隊重大研究項目,都出色完成了任務。她帶領團隊研制的重組埃博拉疫苗,使中國自主研制的埃博拉疫苗首次獲得境外臨床試驗許可。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新型疫苗和治療藥物研究方面,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獲得 "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多年以來,陳薇一直在生物安全領域的“無人區(qū)”探索,曾經用超過十年的時間,成功研制首個納入國家戰(zhàn)略儲備的重組疫苗。這一成果,讓她成為“生物危害防控”國家創(chuàng)新團隊的學術領頭人。
2011年她的研究團隊碩士研究生以上的就有32人,平均年齡30歲。已有3人晉升副研究員,有6名博士以第一負責人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等多項課題。
199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三等功
2002年,首批軍隊特殊人才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