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卡秋
從550分到658分,我見過凌晨3∶00冰冷的月光,見過5∶30空無一人的教室,當年的老師們誰也沒有押中過我這匹馬,也從來沒有人想過,后來的班級第一名竟會是我。
我是一個來自四線小城市的女孩,2020年的廣東考生,目前“985”院校在讀。
也許每個人對于“拼命”的界定都不一樣,但我覺得我當初的狀態(tài)就是人生中前所未有過的拼命:那種從來不相信自己比別人菜的自信;那種有100分力氣非要拿出101分努力來的毅力;那種哭著也要把題目寫出來的無畏。
我就讀的是市里唯一的重點高中,學校制定的時間表和別的高中的大同小異,早上6∶00起,跑操讀書、一天8節(jié)課和超長待機的晚修。
我不是那種腦子很靈光的學生,我能做的只有比別人多一點再多一點點的努力。
我的數(shù)學成績很差,考導數(shù)和圓錐曲線之類難一點的題都是直接主動放棄,連看都不看。
也許很多人都覺得6∶00的起床歌已經(jīng)把人折磨到窒息,我卻能在5∶20睡到自然醒,悄悄地躲進衛(wèi)生間洗漱完,背上前一天晚上收拾好的書包離開,小跑去小賣店買份早餐,到教室翻開練習題,逼著自己在一天最開始也是最清醒的時候重寫兩道數(shù)學錯題。
畢業(yè)晚會的時候,我的舍友戲稱,一個學期以來沒見過我早上刷牙的樣子。
我曾經(jīng)也是個作文渣渣,還拿過不及格,高三開始撿起作文。但那時候大家的時間都很有限,我有嘗試過去找老師,但是老師的耐心經(jīng)常被我磨沒了,我就逮住同寢室的語文大佬,每天跟她在宿舍里面邊洗衣服邊探討作文怎么寫,有什么遇到的好句子好素材。
高三那會兒的模擬考試特別多,每周一次,學校還美其名曰“第×次小高考”。每次考試的作文我都會一遍又一遍去修改,改完就去找大佬求教,改到原來的那張答題卡“血肉模糊”重新謄寫,繼續(xù)改。一篇作文我曾改過五六遍。后來高考,我語文錯了3道選擇題卻還得了126分,作文的分數(shù)想必不會太低。
我是那種早上一吃飽就特別容易犯困的人,每次早餐都不敢在早讀前吃,不然我上一秒“琵琶聲停欲語遲”,下一秒就“千呼萬喚起不來”了。其實,我的早餐經(jīng)常買來只是做個自己吃了早餐的幌子。我一般都是學得忘記吃或者在某個課間想起來了才吃的。
我會刻意把在吃喝、打扮、排隊上面的時間壓縮到極致。為了避免吃飯高峰的排隊,每當同學們中午放學擁向飯?zhí)玫臅r候,我都會在教室多看一會兒作文或者多整理一會兒錯題,等到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我才小跑出教室,吃完再回教室踩點午休。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很多人的復習腳步,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如此崩潰,最怕的還是線上考試,我甚至考過400多分。
我知道很多人會說這是線上考試,沒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但是一套卷子自己認認真真地去做,只有400多分,就感覺腦子像被糨糊糊住了一樣,感覺每一科的題目都是如此蠻不講理,但別人能考600多分——那種感覺真的很絕望。
當時老師們也挺擔心的,認為我在家里沒有好好學習。我就特別委屈,我明明已經(jīng)在不分晝夜地做題,在家的日子經(jīng)常做到凌晨3∶00,茶葉被我喝完了兩大罐子,有時候爸媽做的晚飯也忘記吃。
我總夢見自己沒有和喜歡的男孩考到同一所大學,夢見自己以后只能勉強考上一所普普通通的大學,灰溜溜地離開這所高中,夢見自己在數(shù)學考試時又寫錯了負號。絕望,憤恨,痛苦,迷茫,焦慮。你們有過邊哭邊做題的經(jīng)歷嗎?那種自己努力了都看不見希望的失落。為什么我還是會犯自己本就不應該犯的錯誤?
每次模擬考完我都特別討厭模擬考試的卷子,因為考得不好。我就一直安慰自己高考不是這個樣子的,然后默默地訂正完,再去把近十年的高考題來回刷。
我知道努力不是一種錯,但心里還是會對這無法匹配我努力的結(jié)果感到難受。我真的不相信自己只能考這么一點分,只能停留在這個排名。
聽說,跌入谷底才會涅槃重生。人就是在一次次崩潰后慢慢變強大的。
后來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復習中花了太多心思在“別人怎么看我”“如果失敗了會怎樣”這些想法上,而并沒有把自己完完全全投入復習本身。其實模擬考試考得差是應該值得慶幸的事情,因為模擬考本身就是查漏補缺、適應高考??嫉貌钪荒苷f明,高考一定不再犯這種傻瓜錯誤。
返校后的一次考試中,我終于突破了年級前100名,一躍竟然到前50的邊緣??扇松褪瞧鹌鹇渎?,下一次模擬考試,語文出的作文是一道讀詩歌寫感想的題目,我寫離題了,總分86分。那又如何呢?老師生氣地看著我,我卻輕松地對他說出“船到橋頭自然直”。
7月的蟬鳴聲陪著我度過了最后一個留在學校自習的周末,最后的結(jié)果也印證了那句“船到橋頭自然直”。一切努力和付出可能此時無法看見回報,但也許就在明天,也許就在下一秒,奇跡就會出現(xiàn)。
直到高考完,我都沒有想過自己能考到這么高的分數(shù),足足高出了一本線134分,我意外地成了全班的第一名,市里第19名。
高考放榜的那一天,我坐在旅行返程的車上,當時那片粉色的天空真的很美。
我不像很多高考逆襲的故事里說的那樣,用一年的時間瘋狂彌補曾經(jīng)玩樂荒廢的時光,我更多的高中時光都是在認真地做功課、聽講,現(xiàn)在回頭看看那些經(jīng)歷說拼命好像確實有些過分,畢竟不是什么要命的事情。我不過是在高中生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和眾多高中生一樣摸爬滾打,偶爾失落后抹去眼淚再次上路,偶爾得意時咧嘴一笑。
我知道我遠不如很多人努力,也遠不如很多人優(yōu)秀,現(xiàn)在“985”大學里面更是高手云集。高考不決定我的人生,它像是一段生活的結(jié)束,另一段生活的開始。還是很感謝當初那個“拼命”的自己,能給自己一個更優(yōu)秀的平臺,放眼遠方。
高三時讀過簡媜的《荒野之鷹》,里面有段話我至今印象深刻:
如今回想高中生涯,短短三年,卻把我一生的重要走向都起頭了;我如愿轉(zhuǎn)入中文系,如愿成為作家。少年時,怨懟老天,現(xiàn)在懂得感謝。
因為,當他賜給你荒野時,意味著,他要你成為高飛的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