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y
作者運用“身體去穿服裝”的概念,將光柵動畫與服裝結合,以一種輕松、愉悅的方式溝通連接起人與服裝的關系,產生獨具特色的交互,符合當下具有游戲性質與玩樂心態(tài)的新視覺文化。
將游牧民族女性常用的套頭元素的功能性與線條感,加入到了硬朗的男裝肩部設計中,為陽剛的傳統男性服裝增添一些柔和、舒緩的線條,使傳統男裝設計變得更為先鋒前衛(wèi)。
作者家鄉(xiāng)在古都蘇州,從小喜歡書法和國畫,她認為,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應該只停留于圖案和款式的沿用,而是運用傳統文化內涵去賦予服裝新的生命。作品用簡約主義的版型設計,將吳冠中先生的抽象水墨作品用自己的理解進行圖案重構,借鑒水田彎曲的造型,色彩感覺整理追求黑白碰撞、黑白漸變,加入少量鮮艷色彩進行裝飾。
作者設想,如果時間和空間極度壓縮,平行時空會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交織,不斷產生聯系,因此用不規(guī)則的色彩與形態(tài),表達未知的故事。
用絲網印花的方式將高科技化學材料“變色龍膠囊”“感溫變色膠囊”與視錯覺圖形、不規(guī)則圖案結合在服裝中,使服裝顏色根據周圍環(huán)境及人體活動變化而產生的變幻色彩的效果。
用服裝的語言,借助“窯變”自然天成的意境,來表達作者對于傳承的態(tài)度。
責任編輯:樸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