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紅霞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行,德育越來越占據重要地位,對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語文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語文是最基礎的學科,把德育融入語文教學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還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道德修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 道德修養(yǎng)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46
學校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地方,是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品質的地方。各個學科都不僅僅是教授學生知識,還滲透著許多做人的道理。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教書育人,語文教師尤其要注意這一點,語文教學與德育聯(lián)系十分密切。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培育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
一、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的德育資源,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
語文是一門非常有意思的學科,因為它本身就帶有趣味性。每當新學期開學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發(fā)很多新教材。學生們一般都喜歡看語文書,因為語文書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教師在教育學生時,可以充分利用語文教材,通過課文內容、書上的插圖等等,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比如,在學習課文《圓明園的毀滅》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熟讀課文,找出圓明園被毀滅的句子,體會一下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師可以找出圓明園被毀滅的圖片,讓學生來說說看了圖片的感受。學生說完感受后,教師可以詳細給同學們講一講文章的內容,讓學生對那一段歷史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文章中,作者把侵略者的丑惡嘴臉描繪得淋漓盡致。教師可以請同學們即興演繹一段侵略者入侵圓明園的片段,這樣的話更有利于同學們切身體會那種被侵略的無力感。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和作者產生共鳴。
二、開展演講比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
語文的學習離不開聽、說、讀、寫,只要做到這些,相信學習語文就不是難事了。語文課文中有非常多與德育相關素材,教師要學會利用這些資源。教師找到這些資源以后,要想辦法與語文教學相結合,并且還要生動有趣,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開展演講比賽,教師可以讓學生把在文章中蘊含的德育融入其中,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比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后,學生們領略到了西沙群島的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文章中心以及潛藏的德育內容。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場演講比賽,在第二節(jié)上課時,讓學生就美麗的__為題目,表達一下某一處景物的美麗。通過設置這樣的演講內容,不僅可以讓學生用到課文里的一些語文寫作知識,還能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另外,教師也可以多聽一下學生的意見。課下的時候,教師可以和學生多溝通交流,聽聽學生對于演講內容有沒有什么好的想法,他們有沒有感興趣的演講內容。教師了解了這些以后,就能設置更適合學生的演講內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演講熱情。教師只有與學生多交流,才能清楚學生的興趣,從而為他們選擇合適的內容,不斷促進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學生通過學習語文課文,不僅掌握了語文知識,還能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可謂一舉兩得。
總之,語文作為我們的母語,對于我們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滲透德育,把德育和語文教學融合起來。這樣的話,學生不僅可以在語文課上汲取知識,還能夠提升其道德修養(yǎng),促進學生各方面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 徐卉《植根課堂 立德樹人——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啟迪與智慧(少年)》2020年第2期。
[2] 管永財《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礎教育論壇》2020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