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
在毛澤東文學院學習期間,有一名新疆班的同學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就是阿瑟穆·小七,一個在哈薩克牧場生活的女人。
我倆坐在教室靠后的位置,之間只隔了一個廊道。她自然的卷發(fā),隨意地扎起來,好看極了。休閑著裝,不施脂粉,笑起來眼睛彎成了月牙,周身樸素、天真、平和。
她很沉默,不是個熱絡的人,坐在教室一隅,認真聽課,課后會在電腦上寫寫新書書稿,有時低頭看書。我覺得她看書的速度很快,先是看彼得·梅爾的《普羅旺斯的一年》,后來又換了一本費倫茨·馬特的《托斯卡納的群山》。看來她喜愛讀外國文學,而這些作品不出意外地都與大自然有關。
文學院的老師選我當學習委員,讓我組稿《文學風》雜志。湖南班60名中青年作家,新疆班20名中青年作家,一人一篇作品,由我來組稿校對。因編輯緣故,我得以在第一時間看到全班同學的作品。這十幾萬字中,有一篇是《哈薩克族牧民慢生活的智慧》,作者是她。也在那時,我才知道這篇曾獲得2017年“豐子愷中外散文獎”。我在自己的公眾號“遇見吧啦”上頭條推薦了這篇美文,許多朋友被她的文字深深吸引。
愛上了她的文字,順理成章一樣地,我開始對她在草原上的生活好奇起來。課間休息我開始找她聊天,她一改平時的寡言,跟我談天說地,我們交流得越來越多,我越發(fā)覺得她不僅文字別致雋永,整個人都是清朗俊逸的。
當然,這清朗里還有阿瑟穆·小七的故事。
她在阿勒泰打造了一個“解憂牧場”。牧場有五畝地大,她親自在牧場建起了房屋。這是她與土地的情誼。自然賦予了我們一切,卻鮮被珍視,小七掌心托住的,不是別的,是精神與物質園里的樂土。
她智慧,勤勞,善良,引導哈薩克族的姐妹們把吃不完的酥油、羊奶做成護膚品:古皂、山羊奶深層手工面霜、中草藥手工乳液、山羊奶護手霜、紫草玫瑰手工唇膏……再借她的影響力在網(wǎng)上出售,幫著牧民們致富。
春夏交際,小七無多時間來讀書寫作,因為這時的牧場就忙活起來了:建房,種花,牧羊,做手工……待深秋接近冬天,大雪覆蓋草原,羊群入圈,只余大風凜凜時,她也才能閑下雙手,去翻閱,去提筆,去夜里,寫下內心里在輕喚的文字。
牧場與文字,皆來自精神的豢養(yǎng)。
她還有一群可愛的“孩子”們。
七年前,她開始收養(yǎng)流浪貓,如今已有200多只貓生活在解憂牧場。她悉心照顧這些小可愛,視它們?yōu)樽约旱暮⒆樱瑢檺鬯鼈儯⒃敢鉃樗鼈円灰徽业接袗鄣念I養(yǎng)人。
她對貓情有獨鐘,始終懷有感恩之心。我非常好奇。于是,就像探秘一樣,我有些戰(zhàn)兢地尋味著一個也許可以公開的秘密。她敞開了心扉,開始向我講述了自己的家庭與一只兔唇流浪小貓之間的溫情故事,溫暖了我。
流浪小貓叫“貓小寶”,流浪到她家后,就住了下來。那年,父親身患絕癥,全家陷入低谷。父親化療之后回到家嘔吐,心情煩躁,是貓小寶一直守護在他身邊,用小爪子輕碰父親的臉,讓父親漸漸放松下來,變得平和。有一陣子,貓小寶常在院子里咬斷苜蓿草的枝干,連枝帶葉叼回家,放到父親身邊,父親的床上滿是苜蓿草。小七覺得很奇怪,這時她想起傳說中貓在主人生病期間找藥幫助治療的故事。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在網(wǎng)上檢索苜蓿草,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種草專治消化不良,胸腹脹滿。
她與母親將貓小寶叼回來的苜蓿草洗干凈,用中藥壺煮水讓父親喝。奇跡出現(xiàn)了,父親喝了幾天苜蓿湯之后嘔吐反應漸漸消失,飯也吃得多了。她越來越相信,貓小寶是一只有靈性的貓,它的出現(xiàn)除了給她的家庭帶來快樂與希望之外,也教會了她如何去愛與感恩。
小七將這個故事寫成了一本隨筆集《從前啊,有一只貓小寶》。她用樸素的語言講述了一個人與動物相依相伴的故事。這本書受到千萬讀者的喜愛,他們在高壓力、快節(jié)奏、緊張、窒息的城市生活中體會到了濃濃真情。這本書很暢銷,緊接著又出了第二、三版以及海外版本,獲得了民族文學獎、《散文選刊》華文最佳散文獎等多種榮譽。
我想,她一定是一個用靈魂在書寫的作家,滿懷對世間的愛,對動物與自然的感恩。
翻看她最近微信朋友圈的更新,有好幾次都是有關貓咪的照片,再配上一句話:“想家,想孩子們?!?/p>
是的,她從不把流浪貓當寵物,而是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著。
小七邀請我來年去解憂牧場小住。她常常邀請對哈薩克民俗文化感興趣的作家、攝影師、畫家、音樂人去解憂牧場免費居住,但前提是他們要能吃苦。她笑著提醒我:“過來記得帶上干活的衣服?!币驗槟翀錾系幕钐嗔耍粋€人是做不完的,所以她愿意用免費的住宿這個交換條件,來為牧場增加人手,這是等價交換,也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
小七對世間一切都充滿了愛,樂于與人們分享自己的珍重之物。
課間休息,她遞給我一樣零食,我從她手心里取過一些,好奇打量,不知是什么。她說,那是哈薩克牙膠,松樹上的樹膠。我在舌尖上含了一下,味道很特別。嗯,和小七一樣特別。
后來,我買來她的書。書里夾了一張明信片,背面她寫了這樣一段話:
“在這個躁動的塵世,
值得慶幸的是——我在草原。
每天,我坐在氈房里看書寫字,
從敞開的天窗望天,
微笑看著白云在藍天下飄過……”
評論家李敬澤贊賞她的話,恰到好處:“小七的文字是透明的,無來歷,無心機,只是一片天真、一副好心腸?!?/p>
我久久回想小七,吟味她的文字,是這樣的,一點不虛。
她樸素、天真、赤誠得那樣好,就像貓兒的白月光,又像草原的白月光。
她的愛,清澈見底。
去愛這個世界吧,這個世界遠比你想象中更愛你。
(注: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