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勤,錢忠兵,孫 鋒,章亞蓓,李 兵
(1.如皋市蠶桑技術指導站,江蘇 如皋 226500;2.蘇州大學 基礎醫(yī)學與生物科學學院,江蘇 蘇州)
2010年以來,為了順應繭絲綢行業(yè)高效優(yōu)質的發(fā)展要求,如皋市的家蠶品種飼養(yǎng)布局一直在不斷的調整中,2010年至2015年間,春季以“蘇鎮(zhèn)×春光”為主、中晚秋以“蘇菊×明虎”為主,“蘇豪×鐘曄”作為優(yōu)質繭基地用種,其他蠶品種如“錫芳×春蕾”、“871×872”等作為調劑用種。直到2015年,由于“蘇鎮(zhèn)×春光”、“蘇菊×明虎”的原種種源受到限制,從中秋蠶開始,逐漸過渡為以“菁松×皓月”為主,“蘇秀×春豐”作為基地用種,其他蠶種作為調劑的用種布局。
“菁松×皓月”是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蠶業(yè)研究所育成的春用多絲量蠶品種,1982年育成,2015年中秋蠶開始,在江蘇省如皋市大量使用;“蘇秀×春豐”于2010年4月由蘇州大學蠶桑研究所育成[1],該品種具有繭絲長度長、纖度細、多絲量的特點,是春、秋兼用家蠶新品種,在如皋市主要分布在優(yōu)質繭生產基地;“蘇豪×鐘曄”(抗)是多絲量蠶品種,在保持高產優(yōu)質的基礎上,導入抗NPV基因后篩選培育出的抗病蠶品種,于2017年8月通過江蘇省審定[2];“華康3號”系以春用品種“菁松×皓月”為基礎,導入抗病基因的蠶品種,于2018年3月通過四川省蠶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3]。
筆者于2015年~2019年間,對如皋市引進并大面積推廣的新蠶品種進行了農村試驗,并與當家品種“菁松×皓月”作為對照,以比較不同蠶品種的性狀表現(xiàn),探討在如皋市推廣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技術要點,對于如皋市蠶品種布局的調整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試驗材料為“蘇秀×春豐”、“蘇豪×鐘曄”(抗)、“華康3號”,以“菁松×皓月”作為對照。其中“蘇秀×春豐”由如皋蠶種場有限公司提供,“蘇豪×鐘曄”(抗)由如皋蠶種場有限公司和鎮(zhèn)江蠶種場有限責任公司提供,“華康3號”由鹽城市大豐區(qū)蠶種場提供,對照品種“菁松×皓月”由如皋蠶種場有限公司和鎮(zhèn)江蠶種場有限責任公司提供。
“蘇秀×春豐”蠶品種近五年來在如皋地區(qū)累計推廣量達4.87萬張,該品種體質強健、發(fā)育整齊、眠起齊一,繭層厚、絲質優(yōu)、纖度細,一直是作為如皋市優(yōu)質繭基地的用種?!叭A康3號”蠶品種2015年開始試用,2018年春蠶期開始推廣,兩年來在如皋地區(qū)的累計推廣量近9000張。該品種對家蠶血液型膿病抵抗力強于“菁松×皓月”,蟲蛹率高于“菁松×皓月”,繭層率不及“菁松×皓月”[4]?!疤K豪×鐘曄”(抗)2018年春季開始試用,當年秋蠶期推廣2060張,2018、2019兩年累計推廣量共計37955張。該品種食桑旺盛、體質強健,眠起齊一,上蔟入孔快而齊,且對家蠶血液型膿病抗性比“菁松×皓月”強,結繭率高于其他品種,解舒率不及“菁松×皓月”,其他指標均優(yōu)于“菁松×皓月”[5,6]。
從2015年開始,如皋市每年開展各新品種的對比試驗,一般春蠶期蠶種出庫時間為4月22~24日,中秋蠶期出庫時間為8月24日左右,試驗種與對照種同一時間出庫、催青,通過催青室內技術處理,控制在同一時間發(fā)種、收蟻。在同一環(huán)境中飼養(yǎng),技術處理相同。重點調查實用孵化率、發(fā)育經過、用桑量、蠶繭產量、結繭率、發(fā)病率等等,上蔟6 d后取樣鮮繭各2 kg,50粒用于調查繭層量、繭層率、死籠率、好蛹率。其余鮮繭在實驗室烘干后,寄至農業(yè)部蠶桑產業(yè)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鎮(zhèn)江)檢測絲質成績。
表1 2015年以來如皋市試養(yǎng)蠶品種的情況Table 1 Situation of Silkworm Varieties Used in Rugao City Since 2015
表2 2015年以后家蠶新品種的飼養(yǎng)量統(tǒng)計(單位:張)Table 2 Statistics of Rearing Amount of New Silkworm Varieties After 2015(unit:box)
由表3可知,“蘇秀×春豐”的實用孵化率比對照種“菁松×皓月”高0.4個百分點,5齡經過和全齡經過與“菁松×皓月”相比無明顯差異,蠶個體重量略高于“菁松×皓月”,盒種用桑量略少于對照種。發(fā)病率與每年的氣候特征相關,從這幾年的試驗情況來看,在濕度較大或者溫度較低的中晚秋蠶期,“菁松×皓月”的發(fā)病率高于“蘇秀×春豐”。在生產中發(fā)現(xiàn),“蘇秀×春豐”5齡期發(fā)生血液型膿病,比“菁松×皓月”遲,“菁松×皓月”5齡第5 d~6 d就開始發(fā)病,而“蘇秀×春豐”至上蔟后才陸續(xù)有膿病發(fā)生。三期平均值“蘇秀×春豐”的發(fā)病率較“菁松×皓月”低0.1個百分點。結繭率比對照高1.3個百分點;產繭量相比與對照種高0.7%。萬蠶產繭量比對照種高0.6%,kg繭用桑量比對照種低3.6%。
表3 “蘇秀×春豐”與對照種養(yǎng)蠶成績對比Table 3 Comparison on Rearing Performance Between“Suxiu × Chunfeng”and Control Varieties
由表4可知,“蘇秀×春豐”的kg繭粒數(shù)529粒,多于“菁松×皓月”;繭層量0.342 g,繭層率24.1%,分別比“菁松×皓月”高3.01%、1.7個百分點;死籠率三期平均比“菁松×皓月”低1.1個百分點;繭絲長度1440.6 m,比“菁松×皓月”高17.1%;繭絲量0.3409 g,比“菁松×皓月”低3.0%;解舒率76.47%,比“菁松×皓月”低7.94個百分點;繭絲纖度2.357 dtex,比“菁松×皓月”低17.1%?!疤K秀×春豐”的凈度是97.22分,比“菁松×皓月”的96.39分高0.9%;“蘇秀×春豐”的上車繭率是98.3%,比“菁松×皓月”高1.1個百分點。從繭絲質檢驗數(shù)據(jù)來看,“蘇秀×春豐”在繭絲長度、繭絲纖度等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
表4 “蘇秀×春豐”與對照種繭絲質成績對比Table 4 Comparison on Cocoon and Silk Quality Between“Suxiu × Chunfeng”and Control Varieties
由表5可知,“華康3號”的實用孵化率比對照種“菁松×皓月”高1.1個百分點,該品種的齡期發(fā)育經過與“菁松×皓月”相差較小,蠶個體重量與對照種相差也不明顯。用桑量大于對照,5齡用桑量和全齡用桑量分別比“菁松×皓月”高8.8%、4.4%。盒種蠶繭產量達45.7 kg,比“菁松×皓月”高6.5%。結繭率為88.3%,比對照種高4.2個百分點。萬蠶產繭量14.2 g,高于對照種10.3%。kg繭用桑量比對照高2.2%。
表5 “華康3號”與對照種養(yǎng)蠶成績對比Table 5 Comparison on Rearing Performance Between“Huakang No.3”and Control Varieties
從表6可以看出,“華康3號”的繭型呈長橢圓型,kg繭粒數(shù)526粒,“菁松×皓月”570粒;繭層量0.410 g,比“菁松×皓月”高2.76%;繭層率22.32%,比對照低0.68個百分點。“華康3號“的死籠率比“菁松×皓月”低7.8個百分點。
表6 “華康3號”與對照種繭絲質成績對比Table 6 Comparison on Cocoon and Silk Quality Between“Huakang No.3”and Control Varieties
“華康3號”的上繭率高于對照5.9個百分點。繭絲長度1104.7 m,比菁松×皓月低2.3%;繭絲量0.3487 g,比“菁松×皓月”高6.9%;解舒率79.06%,比“菁松×皓月”低1.64個百分點;繭絲纖度高于“菁松×皓月”。上車繭率94.0%,比“菁松×皓月”高5.1個百分點。結果表明,“華康3號”的死籠率和上車繭率優(yōu)勢明顯。
“蘇豪×鐘曄”(抗)無論是在蠶體發(fā)育、眠起表現(xiàn),還是在蠶繭產量、抗病力方面,均比對照種“菁松×皓月”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
根據(jù)表7數(shù)據(jù)顯示,“蘇豪×鐘曄”(抗)的三期平均孵化率比對照種高1.4個百分點;齡期經過比對照種長,蠶個體體重高于對照種,5齡最大體重達到5.7g/頭,3年平均體重高于對照9.8%;發(fā)病率僅2.2%,比對照種“菁松×皓月”低5.5個百分點;結繭率87.7%,比對照種高12.5個百分點;3期平均盒種產繭量達46.9kg,比對照種高15.2%。萬蠶產繭量比對照種高20.1%,kg繭用桑量比對照種低2.5%,經濟性狀優(yōu)勢較明顯。
表7 “蘇豪×鐘曄”(抗)與“菁松×皓月”的養(yǎng)蠶成績對比Table 7 Comparison on Silkworm Rearing Performance Between“Suhao × Zhongye ”and“Jingsong × Haoyue”
從表8繭絲質成績來看,“蘇豪×鐘曄”(抗)的上車繭率高于“菁松×皓月”5.03個百分點。繭形大于對照,其kg繭顆數(shù)比對照低54粒;繭層量高于對照種,但由于該品種的蛹體較大,繭層率22.2%,比對照低0.7個百分點。死籠率7.8%,比對照種低4.4個百分點。繭絲長度高于對照種8.3%,繭絲量高于對照10.8%?!疤K豪×鐘曄”(抗)的解舒率低于對照種0.48個百分點,繭絲纖度高于對照,繭絲凈度高于對照。除了解舒率不及對照,總體繭絲優(yōu)勢明顯。
表8 “蘇豪×鐘曄”(抗)與對照種繭絲質成績對比Table 8 Comparison on Cocoon and Silk Quality Between“Suhao×Zhongye ”and“Jingsong×Haoyue”
2019年春季,我們還在“蘇秀×春豐”、“蘇豪×鐘曄”(抗)、“華康3號”三對蠶品種之間進行了對比試驗,三對品種各具優(yōu)勢,試驗數(shù)據(jù)如下:
由于條件未允許在同一戶中飼養(yǎng)3對蠶品種,一戶僅安排試養(yǎng)了兩對蠶品種,因此僅能在兩對蠶品種之間進行對比分析。
從表9可知,三對蠶品種的整體表現(xiàn)為孵化率高、發(fā)育眠起齊一,食桑旺盛,上蔟涌齊等優(yōu)點。齡期發(fā)育經過“蘇豪×鐘曄”(抗)超過“華康3號”、“華康3號”超過“蘇秀×春豐”;蠶個體體重最大的是“蘇豪×鐘曄”(抗),5齡盛食期最大體重達5.7 g/頭,“華康3號”次之,“蘇秀×春豐”蠶體修長結實,體重相對較輕。三對蠶品種發(fā)病率由低到高排序為:“華康3號”、“蘇豪×鐘曄”(抗)、“蘇秀×春豐”;結繭率最高的“蘇秀×春豐”達88.6%,比“華康3號”高2個百分點,“蘇豪×鐘曄”(抗)結繭率高于“華康3號”2.9個百分點?!疤K豪×鐘曄”(抗)的繭形最大,500 g繭粒數(shù)為238粒,其次是“華康3號”和“蘇秀×春豐”。
表9 三對新品種的養(yǎng)蠶成績對比Table 9 Comparison on Rearing Performance Among Three New Varieties
從表10可知,三對蠶品種中,“蘇秀×春豐”的繭絲成績最優(yōu),在繭絲長度、繭絲量及繭絲纖度方面,“蘇秀×春豐”都有著很明顯的優(yōu)勢?!疤K豪×鐘曄”(抗)的繭型最大,全繭量最高,但由于蛹體大,繭層率也最低?!疤K秀×春豐”繭型雖小,但是繭層厚,蛹體小,繭層率最高。
表10 三對新品種的繭絲質成績對比Table 10 Comparison on Cocoon and Silk Quanlity Among Three New Varieties
(1)“蘇豪×鐘曄”(抗)、“華康3號”、“蘇秀×春豐”這三對蠶品種有各自優(yōu)勢,蠶業(yè)技術推廣部門在安排品種布局時,應根據(jù)蠶農需要、市場需要掌握好選擇比例,而不是搞一刀切。比如春蠶期,氣候和葉質條件較好,可在飼養(yǎng)管理水平高的地區(qū)選擇繭絲質量優(yōu)良、葉絲轉化率和出絲率高的“蘇秀×春豐”;在飼養(yǎng)管理一般的地區(qū)選擇產量高、繭形大的“蘇豪×鐘曄”(抗)飼養(yǎng)比例高一些;中、晚秋蠶期高溫多濕,氣候條件較為惡劣,可選擇抗病好養(yǎng)、絲質優(yōu)良的“華康3號”比例高一些。
(2)蠶品種的抗病性和抗逆性是相對而言的,無論哪一個品種,在惡劣的養(yǎng)蠶環(huán)境下,不按科學的方法飼育,都難以獲得高產。因此,必須提倡“良種良法”,由于現(xiàn)在農村90%以上的農戶普遍推廣了抗病品種,因此蠶農在消毒防病方面較以往稍有忽視,遇到惡劣的氣候環(huán)境,加上操作粗放,更容易誘發(fā)多種蠶病并發(fā)。因此,進行科學的消毒防病,加強飼養(yǎng)管理,將“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防病理念貫徹到養(yǎng)蠶的全過程,方能更好的體現(xiàn)蠶品種的優(yōu)良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