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zhèn)西
請先讀以下文字——
2005年“大學生投毒事件”和“錢學森之問”振聾發(fā)聵,引發(fā)了我對當時社會道德滑坡和創(chuàng)造力缺失的思索?!拔ǚ种髁x”的功利思想甚囂塵上……
2011年在花園學校知行堂,一場《在農歷的天空下》的課程報告,我邂逅了新教育……
作者對新教育實驗的情感以及執(zhí)著精神是令我敬佩的。但就文論文,這幾段文字是有語病的。
第一句“2005年‘大學生投毒事件和‘錢學森之問振聾發(fā)聵”中,“振聾發(fā)聵”就用錯了?!罢衩@發(fā)聵”的意思是“發(fā)出很大的響聲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用來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那么,在這一句中,“錢學森之問”可以“振聾發(fā)聵”,“大學生投毒事件”怎么“振聾發(fā)聵”?——應該用“令人震驚”。
“引發(fā)了我對當時社會道德滑坡和創(chuàng)造力缺失的思索?!边@句話沒有主語:是誰(什么)“引發(fā)了我……”?如果是前面說的“大學生投毒事件”和“錢學森之問”,那就把“振聾發(fā)聵”去掉,改為“2005年‘大學生投毒事件和‘錢學森之問引發(fā)了我對當時社會道德滑坡和創(chuàng)造力缺失的思索”,這就通順了。
接下來,“‘唯分主義的功利思想甚囂塵上”一句中,“甚囂塵上”也用錯了。這個成語的原意是“形容軍中忙于備戰(zhàn)的狀態(tài)”,后比喻消息到處流傳,議論紛紛?,F在多用來形容某種傳聞或謬論十分囂張。那么“功利思想”既非傳聞也非謬論(它是一種思想觀念),怎么“甚囂塵上”?
“2011年在花園學校知行堂,一場《在農歷的天空下》課程報告,我邂逅了新教育……”且不說“一場《在農歷的天空下》的課程報告”和“我邂逅了新教育”沒有連接上——在“我”前面加一個“讓”字就好了,單說“邂逅”一詞就大錯特錯?!板忮恕钡暮x是“不期而遇”,是“意外相遇美好的人或事”。作者去聽新教育的報告,一定是有準備的,怎么可能是“不期而遇”?
順便說一下,近年來“邂逅”一詞特別走紅,但絕大多數情況下,表達的意思不過是“相遇”,可能使用者覺得“邂逅”更文藝一些,所以不用“相遇”“相逢”,而用“邂逅”。我看過一篇美國游記,作者用的題目是《邂逅美利堅》。我就想,難道作者是被綁架去美國的嗎?不然如何理解他的“邂逅”?如果是計劃中的美國之行,得辦護照、簽證,還要訂機票……有了這一系列“蓄謀已久”的準備,怎么會是“邂逅”呢?
平時一些老師寫的文章中,類似這樣的語病還真不少。當然,有的句子在語法上倒不一定有問題,但表達的意思令人費解。比如——
有教師在文中用“春風十里不如你”來深情表達對學生的愛。我感覺非常別扭。這話出自杜牧的“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是寫給風塵女子的。如果一個小伙子,為了表達對女朋友的愛,說:“春風十里不如你!”他以為很抒情,卻不知道這像對女朋友說:“我剛才去紅燈區(qū)走了一大圈,結果沒有看到比你更漂亮的站街女!”這不把女朋友氣死?
當然,語言的運用也在不斷演變,所謂“春風十里不如你”的用法也是從前幾年某文化名人開始的,但比喻義的引申有個漸進的歷史過程,如此跳躍式的遷移也太快了吧?生活中有人喜歡用于朋友之間的調侃,或表達某種感情,這是人家的自由,那是沒問題的。但一個教師用“春風十里不如你”,是什么意思呢?總之,這句話用在教育上,實在是不合適。
另外,還有一些詞語常被誤用:“德育教育”(德育即“道德教育”,包含“教育”)、“七月流火”(指農歷七月,天氣轉涼,并非說七月驕陽似火)、“差強人意”(勉強使人滿意,不能理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真不希望類似的語言錯誤,頻頻出現在教師們的文章中。
同時,寫文章免不了要引用權威觀點或語錄。其實,我不主張一篇文章過多引用別人的話,能夠自己說清楚最好就別引用。當然,引用名人名言,會增加我們立論的說服力。同樣的話,普通人說出來就不如名人說出來有權威性。比如,老百姓說:“說話要有依據?!边@樣的話都習以為常了,但一引用毛主席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备杏X就不一樣了。所以有時適當引用點名人名言還是有必要的。
但是注意,引文一定要準確。
這里說的“準確”,首先是指所引語錄的出處要準確。隨意地從別人的文章中轉引,引來引去,可能會以訛傳訛。比如,常常見到有教師的文章中這樣寫道:“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蔽揖透械匠泽@,因為我沒有看到蘇霍姆林斯基的哪本書里有這句話。后來又有人說這話是“冰心說”“霍懋征說”……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幾乎所有教育家都說過,很難說是誰首先說的。如果不知道出處,就別說是誰說的,直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也是可以的。
我還曾看見一篇文章,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是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其實不然,在《和青年校長的談話》一書中,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寫道:“直到不久前,這種說法還是相當流行的:‘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教師,既然如此,那就應當沒有難教的學生了。而所謂難教的學生,是無能的教師臆想出來的而為自己的教育無能找借口?!保ā逗颓嗄晷iL的談話》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6月第一版第132頁)
看清楚沒有?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是作為批駁靶子而引用這句話的,他接著便用了大量篇幅來論證:“難教的兒童總會是有的,無論如何也不能擺脫他們?!碧K霍姆林斯基嚴肅而詳盡地分析了這樣的兒童產生的原因,提出了積極面對這些孩子的建議??墒呛髞磉@話卻被有人以為是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并以訛傳訛。這是不是冤枉了蘇霍姆林斯基?
還有一句“教育名言”也流傳甚廣:“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弊x許多一線教師甚至是一些著名專家的教育文章,常??梢钥吹竭@句話;走進一些學校,看到墻上也寫著這句話。無論是教育文章的引用,還是學校墻上的展示,這句話都被醒目地標明是雅思貝爾斯說的。
第一次讀這段話,我就被打動了。我一直想找到這句話的出處,結果看到許多引用者都說出自雅思貝爾斯的《什么是教育》一書中。于是,我買了一本《什么是教育》仔細閱讀,但從頭到尾都沒有找到這句話。
我猜想,能說出“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樣優(yōu)美句子的人,一定也是一位非常有教育情懷的教育者,我為中國有這樣的教育者而自豪。他看到自己的句子被誤以為是雅思貝爾斯的“名言”而被廣泛流傳,估計是高興大于遺憾吧?只是如果現在他真的站出來指認這句話,說自己才是這句話的作者,誰會信呢?
后來我終于讀到一位嚴肅學者的嚴謹論證,論證了這句話是如何以訛傳訛成為雅思貝爾斯的名言的。這位學者叫陳俊一,他對這句話的來龍去脈進行了非常認真的研究考證,寫了一篇長文《雅斯貝爾斯說過這句話嗎——對一句“教育名言”的源流考辨》。原來這句“教育名言”源自2005年的一個網頁,中途不斷被人引用同時又不斷被人加工,逐漸流行為現在這樣的句子。
引文準確是文章起碼的要求?,F在我寫文章,很少引用名人名言——我怕查不到出處。一旦引用就一定要知道出處,盡管我不一定在文章中注明,但如果有人要問我,我能夠說得出這話出自何處,否則我就不引用。
當然,要讓一線教師對每一句名人名言都考證出處,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非要引用卻實在找不到出處怎么辦?至少應該在引文后注明“轉引自”什么文章。
我們都應該有這樣一種老老實實的態(tài)度。既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這是寫作的態(tài)度,也是做人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