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你站在人形天橋上,俯瞰火車軌道,發(fā)現(xiàn)有一列小型火車正高速地駛來。它將會殺死鐵軌上的五個人,而唯一阻止悲劇發(fā)生的方法,是將你身邊一個體型龐大的人推下天橋,用他擋住火車。請問:你會不會選擇推下那一個人來救五個人?
——心理學家Albert Costa拿這個著名的“電車困境”做了個實驗:當參與者閱讀用母語表述的“電車難題”時,只有20%的參與者選擇“愿意把那人推下天橋”;然而,當參與者閱讀用外語表述的同一問題時,卻有50%的人選擇愿意這么做。
由此可以引發(fā)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學外語對我們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
不可否認,語言的確是工具。學習外語,可以和外國人溝通交流,做生意、談合作、搞外交。但語言并不僅僅是工具。
有人說,學習一門語言,能提高人們“對不確定性的承受能力”。一個人越是能承受不確定性,他在面對未知時會更加從容,也更知道如何應對不確定的場景。心理學家Keeley更是認為,學習一門新語言會讓人再造出新的自我意識,比如法語讓人更浪漫,意大利語讓人更熱情。每種語言都暗含著一定的文化規(guī)范,從而影響我們的行動。
如果你厭倦了當下的生活,想要擁有一個不同以往的自我,學一門外語或許是個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