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權浩,趙光耀,蘭艷旭,黃耀遠,朱映健
(沙角A 電廠,廣東 東莞 523936)
硫酸氫銨對鍋爐島尾部設備的正常運行維護會產生很多負面的影響,如空氣預熱器堵塞、引風機故障等,嚴重時會對機組安全運行造成威脅。隨著煙氣超低排放應用的全面普及,火力發(fā)電廠面臨的硫酸氫銨防治問題將變得越來越嚴峻。硫酸氫銨的形成與煙氣流場不均、催化劑老化等因素有關[1],其中煙氣流場不均會造成局部噴氨量偏大,容易產生硫酸氫銨,該問題在很多發(fā)電廠的脫硝系統(tǒng)中普遍存在。SCR(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反應器流場分布特性將直接影響脫硝反應器性能[2],流場分布的均勻性是脫硝系統(tǒng)性能的關鍵因素[3],均勻的流場能夠保證SCR 脫硝系統(tǒng)達到最優(yōu)的脫硝效率,并延長催化劑使用壽命,減少氨逃逸[4],流場優(yōu)化改造后的脫硝系統(tǒng)進、出口NOX濃度以及氨逃逸量均明顯降低,改造后流場均勻性也比較好[5]。近年來,許多學者通過改造導流板,優(yōu)化導流板以及混合器的布置方式、布置位置等措施來優(yōu)化脫硝反應器流場,為脫硝系統(tǒng)中流場優(yōu)化設計提供參考[6-12]。也有許多學者通過數值模擬對SCR 反應器的流場優(yōu)化進行了研究,通過模型調控對比等方式,提出煙道設計的最佳方案,改善了原脫硝煙道的流場分布[13-19]。因此,對脫硝設備中煙氣流場進行改造是非常必要的,通過改造可以有效降低氨逃逸以及硫酸氫銨的生成,降低硫酸氫銨對SCR 反應器下游設備的負面影響。要降低硫酸氫銨的生成,核心技術就是強化NOX與NH3的混合,二者混合不均將會極大地降低SCR 脫硝工藝的脫除效率[20],尤其是對脫硝效率要求較高的SCR 脫硝設備,必須采用更加有效的流動與混合技術和設備才能滿足實際要求[21]。
某發(fā)電廠2×330 MW 機組鍋爐為上海鍋爐廠制造的型號為SG-1025/18.3M317 亞臨界壓力,一次中間再熱控制循環(huán)汽包爐,四角切圓燃燒,固態(tài)排渣,平衡通風,全鋼構架,露天布置鍋爐;回轉式空氣預熱器。
該發(fā)電廠于2012—2013 年完成脫硝改造,每臺鍋爐布置2 臺SCR 反應器,其入口煙道接自鍋爐省煤器出口煙道,脫硝出口煙道接入空預器入口煙道;SCR 反應器采用2+1 的布置方式,最上面一層為備用層,催化劑型式為蜂窩式,尺寸為1 930 mm×970 mm×1 330 mm,材料采用TiO2/V2O5/WO3。2017—2018 年實施超低排放改造,以進一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值,在備用層處加裝一層新的催化劑。
(1)由于脫硝催化劑的作用,煙氣SO2向SO3的轉化率增加,煙氣酸露點升高,由此加劇空氣預熱器的酸腐蝕和積灰。
(2)氨逃逸逐步增大。原驗收試驗A 側和B側反應器對應氨逃逸分別為0.63×10-6mg/m3和1.55×10-6mg/m3,氨逃逸滿足性能考核要求,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實際測得的氨逃逸已經達到2.5×10-6mg/m3左右,甚至局部已超過3.0×10-6mg/m3。
(3)流場分布不均。由于整個脫硝系統(tǒng)為改造增加的系統(tǒng),受場地所限,設備布置緊湊,導致煙氣流場容易出現(xiàn)不均的情況。另外,隨著煤種、負荷等的變化,使反應器入口煙氣流場產生變化,表現(xiàn)在催化劑入口NOX濃度場、溫度場、速度場、煙氣入射角等差異較大,各噴氨嘴的噴氨量不能很好地適應這些變化,從而導致局部氨逃逸過大甚至超標,產生的硫酸氫銨含量增大并附著在下游設備中,使下游設備尤其是空預器等發(fā)生腐蝕和堵塞,影響機組安全運行。
(4)機組負荷變化頻繁,噴氨量不能適應其變化速度。受電網調度要求,機組隨時進行負荷調節(jié),調節(jié)速率有時達到5 MW/min,噴氨量的控制不能跟上負荷變化的速度,發(fā)生滯后,噴氨量出現(xiàn)先少后多的情況,導致氨逃逸率增加。
為了消除原來脫硝催化劑入口處煙氣溫度、NH3/NOX分布的相對標準偏差較大等現(xiàn)象,該發(fā)電廠脫硝流場優(yōu)化采取了以下改造方案:
(1)拆除省煤器出口至催化劑入口彎頭原來的所有導流板及花瓣混合器。
(2)新增一塊導流板。
(3)在省煤器出口煙道變徑處增加FlowART XC 交叉混合器,以增加混合效果。
(4)噴氨格柵上游增加FlowART S2 混合器。
(5)新增扭葉片式和FlowART S1 混合器。如圖1 所示。
圖1 流場優(yōu)化設計
該設計的目的就是保證煙氣在催化劑入口處的煙氣流場、溫度場等的均勻性,使催化劑入口處NH3/NOX分布的相對標準偏差降到最低,從而達到降低氨逃逸的效果。
改造前后的測試分別在改造前10 個月和改造后4 個月進行,對催化劑入口煙溫偏差、催化劑煙氣入口速度偏差、催化劑入口濃度偏差等主要指標進行了對比分析。
改造前后各負荷段催化入口A/B 側溫度最大偏差如表1 所示。
表1 催化劑入口溫差
從表1 可看出,改造后各負荷段催化劑入口煙溫最大偏差相差不大,均在4 ℃左右,比改造前的煙溫最大偏差低了16 ℃。
改造前后各負荷段催化劑入口A/B 側速度偏差如表2 所示。
表2 催化劑入口速度偏差
改造后,催化劑入口煙氣速度相對標準偏差有所增加,可能與導流板安裝狀況有關。
改造前后各負荷段催化劑入口NOX濃度偏差如表3 所示。
表3 催化劑入口NOX 濃度偏差
改造后催化劑入口濃度相對標準偏差中高負荷段A 側略有上升,而B 側略有下降;低負荷段A/B 側的濃度相對標準偏差下降明顯。
改造前省煤器出口至催化劑入口阻力為280 Pa,改造后阻力為410 Pa,改造前后阻力增加了130 Pa,阻力增加值符合改造設計要求。
物模是為了驗證此改造方案的有效性,其結果為改造后的脫硝系統(tǒng)運行提供重要參考信息。
模型按照1:10 等比例縮小后搭建而成,以流體力學作為理論依據,按照相似準則進行物模試驗。進入自模化區(qū)時,在引風機風量約8 000 m3/h,11 000 m3/h,13 000 m3/h 3 種不同工況條件下,利用熱線風速儀對噴氨格柵上游截面、催化劑上層截面速度分別進行了數據測量;利用氣體分析儀對催化劑上層截面NOX濃度進行了測量;此外,還進行差壓、入射角等的測量。統(tǒng)計3 種工況時測試結果在趨勢上相仿:噴氨格柵上游截面區(qū)域流速分布較為均勻,相對標準偏差為4%;第一層催化劑上方截面前墻速度稍高,后墻速度稍低,中心區(qū)速度相對均勻,相對標準偏差為8%;第一層催化劑上方截面NOX濃度分布較為均勻,相對標準偏差為3.4%。
顯然,實際改造后,催化劑入口處的濃度相對標準偏差、溫度偏差等與物模結果相差不多,但催化劑入口的速度偏差比物模偏差偏離較多,是設計原因還是設備問題尚待進一步檢查和測試才能明確。
(1)噴氨量的變化
通過4 號、5 號脫硝噴氨調節(jié)對比分析,5號爐經過脫硝煙道流場優(yōu)化改造后,整個脫硝過程中NH3/NOX混合較為均勻,反應較為充分,噴氨量明顯減少。
(2)氨逃逸量的變化
煙道流場優(yōu)化改造后,300 MW 負荷工況下A/B 側催化劑出口氨逃逸量平均為2.2×103mg/m3和2.5×103mg/m3,比改造前平均3.2 ×103mg/m3和3.6×103mg/m3有明顯下降。
(3)空氣預熱器壓差變化
2018 年11 月完成空預器波紋板更換后,300 MW 負荷工況下A/B 側空預器壓差為1.4 kPa/1.3 kPa,隨后略有上升,維持在1.5 kPa 左右運行。至2021 年2 月28 日,300 MW 負荷工況下A/B側空預器壓差為2.01 kPa/1.77 kPa,經過16 個月的運行,空氣預熱器阻力上升速度非常緩慢。改造前,空預器往往運行到7 個月時阻力就上升到2.1 kPa 左右,空預器發(fā)生堵塞,甚至運行4 個月時空預器就發(fā)生堵塞(超過2.0 kPa)。因此,從改造前后空預器阻力上升情況對比分析,本次改造對減少氨逃逸和減少空預器堵塞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
從以上試驗結果可看出,本次流場優(yōu)化改造較為成功,但仍存在以下問題需要完善:
(1)速度場偏差較大,造成該偏差的原因尚需進一步檢查和試驗才能明確。
(2)A 側、B 側噴氨量很不均勻,晃動很大。由于機組負荷變化較快,負荷常以5 MW/min 的速率變化,噴氨量隨之變化,噴氨量的過大變動對氨氮摩爾比相對偏差的測量結果影響很大。
(3)氨氮摩爾比較大??赡芘c改造方案的設計或設備故障有關;各試驗工況A 側、B 側噴氨量很不均勻,晃動很大,這對氨氮摩爾比相對偏差的測量結果影響很大。如300 MW 負荷工況測試時,開始時A 側、B 側噴氨量分別為63 kg/h 和57 kg/h,試驗結束時A 側、B 側噴氨量分別為45 kg/h 和53 kg/h,試驗中A 側噴氨量晃動很大,B側噴氨量相對晃動較小。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除利用機組檢修機會對導流板、混合器等進行檢查和調整外,日常運行中要盡量發(fā)揮低氮燃燒器對NOX的調節(jié)手段,使催化劑入口處的NOX濃度不超過400 mg/m3運行,以減少噴氨量的波動幅度;另外,對各噴嘴的噴氨量進行優(yōu)化調節(jié),即采取提前調節(jié)的手段進行干預。該方法目前在應用中,已收到一定的效果。
(1)本次脫硝煙氣流場優(yōu)化改造后,NOX濃度場分布的相對標準偏差、溫度場偏差等均符合設計要求。
(2)改造后氨逃逸濃度明顯下降。
(3)新增的設備阻力基本小于410 Pa,符合設計要求。
(4)速度場分布偏差較大,偏離設計值,需要進一步檢查和調整;運行中需要采取噴氨量預調節(jié)方式,避免機組因負荷變化過大使噴氨量不能很好適應,從而導致NOX相對偏差較大的情況出現(xiàn)。
(5)通過低氮燃燒器來適當降低第一層催化劑入口NOX的濃度,減少噴氨量,降低氨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