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程
摘要:伴隨20世紀80年代的思想解放,自“五四”運動以來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占據(jù)主流話語地位的,以啟蒙和解放作為唯一評判條件的文學領域中出現(xiàn)了一種以規(guī)避社會責任和向往神秘與解構為特征的新文學流派——先鋒文學。本文試從思潮源流,文本表現(xiàn)和思維向度三個方面對先鋒文學的神秘主義特征進行研究。
關鍵詞:先鋒小說;神秘主義;馬原
20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中國社會的急速轉型,經(jīng)濟領域和思想領域的國門先后打開,西方文化思潮迅速進入中國。自“五四”運動以來形成的啟蒙話語和以社會歷史責任為終極導向的文學場域發(fā)生解體,在西方現(xiàn)代主義、形式主義與技術主義等文藝思潮的影響下,出現(xiàn)了以馬原為代表的先鋒文藝,他們以疏遠現(xiàn)實,回避社會責任,強調文學自身的“回歸”作為表征,借神秘主義在先鋒小說中以虛構、隱喻、讖緯和詩性語言傳達荒謬和非理性的本質。
馬原的神秘主義創(chuàng)作是實質化與符號化的,“神秘不是一種氛圍,不是由人制造或渲染出的某種東西。神秘是抽象的也是結實的?!比缤簳x時期的文士,馬原發(fā)自內(nèi)心地相信某些神秘學現(xiàn)象和儀式的存在和威力,其筆下的先鋒小說中也時常出現(xiàn)以天葬、神授和夢境為代表的神秘主義呈象,并以此表現(xiàn)民族、歷史的神秘內(nèi)蘊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矛盾沖突。
一、先鋒小說的神秘主義溯源
從語言流變和詞源學的觀點來看,神秘主義(mysticism)來源于希臘語myein,含義有兩重,分別是從外部世界返回內(nèi)心,并在靜觀或迷狂的精神狀態(tài)中追求真理的浮現(xiàn)或指能使人獲得超自然力量的儀式與表演。
就存在形式而言,神秘主義廣泛地存在于世俗生活的各個方面,而本質上,神秘主義表達了人類固有的,針對自然與個人關系的非理性訴求,具有先驗的形而上學特征。神秘主義同時也是文學的源頭之一,作為人類文學萌芽的古代神話便受到神秘主義哲學的影響。18世紀~20世紀的西方文學經(jīng)歷了一個“含魅—復魅”的發(fā)展歷程——為破除從啟蒙主義導致的“純理性”和“去詩意”,浪漫主義應運而出,在理性和秩序桎梏下逐漸消亡的激情和想象開始復蘇;浪漫主義退潮之后,以“解除神秘”和“表現(xiàn)現(xiàn)實”為口號的現(xiàn)實主義大行其道,思想與文學從迷信和不可知論中解脫;興盛于20世紀的虛無感和崩壞感中的現(xiàn)代主義又將神秘與幻想帶回人們的視野中。
神秘主義也是中國文學的重要構成要素。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大特色,神秘主義與天人合一、天人感應、時律命運等因素之間有深厚的聯(lián)系。從遠古神話、楚辭、魏晉志怪小說、唐傳奇,乃至話本等文學形式中均可窺見神秘主義的只鱗片爪,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不僅在思想資源上融匯了西方近代以來的諸多成果,也在發(fā)展歷程上與西方近代文學類似。在20世紀,中國文學普遍強調科學與理性??茖W、理性與民主孕育了革命現(xiàn)實主義的大旗,具有神秘元素的文學樣式受到批判,逐步從文學領域淡出。直到20世紀80年代,隨著社會轉型和文化開放,神秘主義的涓流重新注入中國文學的汪洋,現(xiàn)代主義和神秘主義共同孕育的“寧馨兒”——先鋒文學重新站在文學領域上。
二、神秘主義在馬原小說中的體現(xiàn)
20世紀的現(xiàn)代主義文學思潮興起意味著現(xiàn)代中國文學“復魅”的開始。長期以來對所謂“現(xiàn)代性”的追求被敏銳的現(xiàn)代主義文學家視作一體兩面。一方面,對“現(xiàn)代性”的執(zhí)著追求加速了社會前進的角度,解決了生活與生命領域中沉積的難題;另一方面,“現(xiàn)代性”也打碎了傳統(tǒng)的信仰,扭曲了既成的和諧價值觀。新時期文學在開放的思想潮流影響下,逐漸走出“文學必須反映現(xiàn)實”的陳規(guī)與慣性思維,強調文學的審美屬性,并使用更富現(xiàn)代性,更加自由的藝術書寫,幾乎完全排斥文學原本應該承擔的社會現(xiàn)實和歷史內(nèi)容。由此在諸多社會因素和政治因素的碰撞和沖突中開辟出了一個以精神追求為終極目標,充滿審美意蘊和理想的文學“自留地”。先鋒文學也因其表現(xiàn)形式和思維邏輯上對時代的超越,營造了一個足以兼收并蓄的文學空間,文學的神秘性也借此機會重新回到文學接受的期待視野中,只不過這一次的回歸是以一種全新的哲學、宗教觀為精神依托的現(xiàn)代性質的神秘書寫。
(一)靈魂:神秘的終極指向
在人類思想史源遠流長的長河中,靈魂始終是人類思考的一大主題。從人類擁有思維能力開始,對“來處”和“歸途”的分析和思考就伴隨著人類的集體無意識代代相傳,靈魂被作為一種渺遠的秩序加諸于社會運行中,并被作為人類的共同感受和理想確立下來,更進一步地進入藝術作品等對世界的言說范式中。先鋒小說的神秘色彩正是通過強調“靈魂”這一母題而確立起來的,通過將以無法用現(xiàn)實經(jīng)驗解釋的事件為原料創(chuàng)造出的事件傳遞給讀者來指向現(xiàn)代社會生存環(huán)境中的神秘與虛妄。靈魂是先鋒小說中最常用的神秘符號,具有相當強烈的現(xiàn)代隱喻,其背后隱藏著人類對人生境況、存在現(xiàn)實和對“來處”“歸途”的終極叩問。靈魂是在紛擾多變的社會進程中留存下來的一個活躍質樸的角落,西方現(xiàn)代哲學指出“死亡是物質生命的終結,而不是自己存在的最后”。
在先鋒小說創(chuàng)作中,以馬原為代表的先鋒作家始終懷揣深深的敬畏,馬原本人一直強調“世界由兩個基本部分組成,一個可解析,一個無法解析”。顯然,靈魂和神秘學自然被歸屬到無法解析的一類。馬原與西藏神秘文化之間存在一種天成的共鳴,在《岡底斯的誘惑中》馬原寫到了轉經(jīng)、長頭、天葬等以藏傳佛教和古老“萬物有靈論”為支撐的神秘儀式,天葬寄托著輪回往復的愿望,用桑眼引來食腐的禿鷲,喇嘛誦經(jīng)超度后,天葬師分割尸體飼以群鷲,在這里,靈魂意味著生和死之間的超越和轉換,從此渡向彼岸的渺小一步成了對靈魂這一終極問題的有效回答。這些情節(jié)不僅讓文本充斥著有關宗教和神的莊嚴神圣,更貼近了原始人類對靈魂最終歸宿的追求。靈魂在馬原的小說中代表著凝重的民族精神與對寧靜彼岸的追求。在《喜馬拉雅古歌》中馬原用巍峨聳立的喜馬拉雅山、奔騰的雅魯藏布江作為神秘追求的歸途,西藏居民在此處演繹著一幕幕的生命悲喜,傳遞著一代代人流傳下來的靈魂依托。
(二)夢幻:不可知的玄機
心理學認為,夢是潛意識的反映,是與真實世界對稱的另一層次的現(xiàn)實。夢境的被確認意味著人類可以將自己置于一個不為人知,甚至不為己知的層面內(nèi),感受與現(xiàn)實世界完全不同的精神狀況與生命價值。
馬原利用夢的不可解釋與神秘色彩,構筑出了多種虛擬的夢幻空間,傳遞出夢幻旖旎的神秘意蘊。為了營造神秘的氛圍,馬原采取獨特的夢境敘事,在其筆下的夢境充滿了囈語、幻覺、空想和夢魘。用不同于傳統(tǒng)理性色彩的宗教、儀式作為文化符號滲透進縹緲的無意識空間中,揉碎時間與空間,真實與虛幻之間的邊界,創(chuàng)造出一個超越現(xiàn)實,以夢幻為真相的世界。這是馬原探索人類潛意識空間和體驗個體生命的重要途徑。《上下都很平坦》的結尾用了數(shù)個相互綴連的夢境為幾個知青的故事畫上句號,他們的生命不僅埋入了真實的土壤下,也透過無意識的神秘敘事埋入了讀者的認識群像中。
(三)元小說:敘述與結構的神秘化
20世紀西方哲學發(fā)生了一個巨大的變化:從本體論與認識論轉向構成論和語言論。日常用語和非理性的接駁構成了現(xiàn)代哲學的新動力,語言不再是可以被信以為真的敘述本身,而是回到最原初的工具狀態(tài),成為對“世界”本身的表達。這一轉變體現(xiàn)在文學上,就是作家關注的重點從文學表達的內(nèi)容轉移到文本傳遞的形式。先鋒作家所采用的形式大于內(nèi)容的觀念造成了文本內(nèi)部能指和所指之間的巨大分野,這樣的表達手段對讀者的接受提供了強烈的神秘感。
趙毅衡指出馬原的“元小說”是典型的“自反式”小說,“明顯的人為虛構情節(jié);在某一時間通過自我指涉看到空間性的敘述結構,專門提醒這是一本書;作者現(xiàn)身于文本中,作為另一個讀者甚至直接和讀者進行對話”。馬原在小說中進行了突破性的文本實驗,作者和敘述者一起在故事中制造出種種復雜的敘事陷阱,甚至通過敘事者在文本中有意進行自我揭露。在馬原的“元小說”創(chuàng)作實踐中,他賦予了敘述者超越傳統(tǒng)敘事文本的敘事角度,有意堵塞讀者尋找故事真相與真實性的路途,甚至交代出小說的寫作和材料處理過程,讓真實和虛構相互滲透,使小說散發(fā)出令人無法把握的神秘氣息和跳躍感。通過對文本的“去中心化”,營造出一種神秘的虛無感和間離效果。
在《岡底斯的誘惑》中,馬原首先將整個故事分成了十六個部分,打破了彼此之間時間和空間的秩序,呈現(xiàn)出非線性的敘事特點;其次,在讀者將要對文本中描述的故事信以為真時,馬原突然提出有關證據(jù)鏈和科學經(jīng)驗的質疑來推翻所敘述的一切,讓整個故事又變得模糊起來。這種敘事游戲使讀者的閱讀體驗充滿了神秘意味。
三、先鋒小說神秘主義敘事的思維向度
先鋒小說中所集中呈現(xiàn)的神秘主義敘事特征與新一代作家的特殊人生經(jīng)歷和生活環(huán)境密切相關。新時期的文藝工作逐漸擺脫了被政治話語“包辦”一切的局面,形成了相對自由寬松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拔膶W實際上承擔了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的多元文化、多元群體的多種社會想象和多種價值取向的角色”。先鋒作家集中地發(fā)出了有關“我是誰?”“我生活在一個怎么樣的時代?”的疑問。他們對既往占據(jù)主流地位的,以塑造崇高單一人物為特征的,“假大空”的革命現(xiàn)實主義文學發(fā)起批判和反思,倡導回到“五四”啟蒙和寫實的傳統(tǒng),主張表現(xiàn)人的真實生存狀況和心理體驗。
以馬原、格非、殘雪等為代表的先鋒作家試圖深入到人類最原始的敘述環(huán)境中,顛覆被政治意識形態(tài)控制的宏大主義敘事,揭示歷史和社會被遮掩的背面。而神秘主義敘事在其中扮演了指向標的角色。如余華所言,“作家的使命是記述常人尚未來得及思考的真實,論述尚未進入人們意識的現(xiàn)實本質和現(xiàn)實關系?!毕蠕h小說以先鋒的姿態(tài),開辟了一條以神秘指引真實的道路,透過神秘來撥開籠罩在現(xiàn)實生活表層的迷霧,接近另一種真實。
四、結語
先鋒文學發(fā)軔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國門打開、思潮奔涌的中國社會,先鋒作家們接受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思潮,結合以中國歷史、社會最真實的“另一面”進行敘述,用中國思想史與文學史的神秘主義做注,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宏大敘事與“集體記憶”。一方面,他們向內(nèi)開掘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又不斷地思考西方傳入的哲學思想如何與中國社會的現(xiàn)實相互融合,從而形成了一種中國式的神秘主義敘事;通過關注靈魂和夢境一類的潛意識,超越以理性為根基的思想體系,對生命的終極意義進行關懷,通過這種具有現(xiàn)代性的哲學眼光,先鋒小說具有了介乎于神秘與真實之間的獨特意蘊。
參考文獻:
〔1〕董旭.先鋒與敘事——新世紀先鋒小說映照下的先鋒反思[J].天府新論,2021(03):132-139.
〔2〕何瑛.“后現(xiàn)代游客”馬原與先鋒派小說的隱秘起源[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20(11):63-84.
〔3〕杜芳.試論新時期小說中的神秘主義敘事傾向[D].西安:西北大學,2012.
〔4〕易瑛.巫風浸潤下的詩意想象[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
〔5〕董外平.神秘主義與中國當代先鋒小說[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
〔6〕南志剛.敘述的狂歡與審美的變異[D].江蘇蘇州:蘇州大學,2005.
〔7〕石冠輝.馬原先鋒小說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9.
〔8〕趙毅衡.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