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偉華,吳彥寧,宮 佳
(南京農業(yè)大學 學生工作處,江蘇 南京 210095)
高校學生資助是教育扶貧的重要政策實踐,經過近70年的發(fā)展,業(yè)已形成覆蓋面廣、體系健全、格局穩(wěn)定、內涵豐富的政策體系,[1]為國家的脫貧攻堅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脫貧攻堅收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國將進入絕對貧困消除、相對貧困的地區(qū)和人口長期存在的后扶貧時期 。[2]相較于脫貧攻堅時期以助力解決絕對貧困狀態(tài)為目的減貧特性,后扶貧時期的高校學生資助,應更關注以相對貧困學生為主體的受資助對象的需求,激發(fā)其內生動力,有效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使其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夢想成真的機會和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和進步的機會。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始終從國情出發(fā),堅定不移地持續(xù)推進學生資助制度建設,并實現了歷史跨越。梳理不同階段高校學生資助政策和體系的運行實踐,可為后扶貧時期更好地開展助學幫扶提供理論和實踐借鑒。
新中國建立伊始,經濟、教育、文化等各領域百廢待興,為促進教育事業(yè)快速發(fā)展,并為國民經濟建設輸送大批人才,國家開始探索實行一系列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學生資助政策。1952年,原政務院印發(fā)《關于調整全國高等學校級中等學校人民助學金的通知》;隨后,教育部印發(fā)《關于調整各類學校教職員工工資及學生人民助學金制度的通知》,我國開始以全國統(tǒng)一的人民助學金基本發(fā)放標準對高校學生進行資助。此后,國家陸續(xù)通過《關于工人、農民、干部、學生人民助學金標準的暫行規(guī)定》、《普通高等學校、中等專業(yè)學校和技工學校學生實行人民助學金制度的辦法》等文件,對人民助學金制度進行補充、調整、完善??傮w而言,人民助學金制度是1952至1983年間我國高校最主要的資助政策實踐;通過此項政策安排,一大批學生(特別是貧困學生)接受了高等教育,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有力地提供了智力保障。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國家社會經濟各個方面進入轉型期,高校學生資助政策實踐也在改革中深入推進。1983年7月,教育部、財政部印發(fā)《普通高等學校本、??茖W生人民助學金暫行辦法》和《普通高等學校本??茖W生人民獎學金試行辦法》,標志高校學生資助開始由單一的人民助學金制度,向助學金和獎學金并存的政策實踐轉變。1987年7月,國家教委、財政部聯合印發(fā)《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學生實行獎學金制度的辦法》和《普通高等學校本、??茖W生實行貸款制度的辦法》,要求所有高等院校實行獎學金和貸學金制度,并規(guī)定國家向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無息貸款。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出臺至2007年期間,高校學生資助的政策實踐逐步豐富,資助主體和舉措日益多元——專業(yè)獎學金、研究生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高校勤工助學、新生入學“綠色通道”、學費減免等政策,在國家加快教育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陸續(xù)出臺,高校學生資助的減貧益貧屬性逐漸凸顯,大量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國家資助的幫扶下順利完成學業(yè),最終實現了家庭的脫貧脫困。
2007年5月,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yè)學校和中等職業(yè)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首次對學生資助制度做出全面系統(tǒng)性設計,開啟了中國學生資助事業(yè)的新篇章。期間,經歷2013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聯合發(fā)布的《關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2017年教育部等多部委聯合發(fā)布《關于進一步落實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的通知》以及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委聯合發(fā)布《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三個標志性節(jié)點,政府主導、學校社會廣泛參與的“三位一體”資助格局日趨穩(wěn)定。在這一格局下,高等教育階段發(fā)展形成了包括國家獎學金、助學貸款、學費減免、補償代償、勤工助學和綠色通道等多元混合的資助政策體系和以“普惠、助困、獎優(yōu)、引導”為原則的復合型資助模式,[2]各項學生資助政策在時序和功能上實現了無縫對接,實現了政策目標的“應助盡助”,確保了每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享受到相應資助,極大促進了教育公平和高質量脫貧目標的實現。
后扶貧時期貧困的治理應在契合小康社會基本特征的基礎上,關注貧困的全面性、人本性、均衡性、內源性;[3]以(貧困群體)能力建設機制為核心,構建起相對貧困治理的長效機制。[4]在此背景下,長期形成的重“扶困”輕“扶志”、重“國家”輕“社會”、重“建制”輕“效能”等積弊,對后扶貧時期高校學生資助構成了實踐挑戰(zhàn)。
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高校學生資助在目標上實現了“所有學段全覆蓋、公辦民辦學校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和“入學前不愁、入學時不愁、入學后不愁”。然而,囿于政策實施過程中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無論是“全覆蓋”還是“三不愁”,都是社會救濟意義上以增加貧困生外部動力的“輸血式”幫扶。在政策目標上錨定的還是以經濟紓困為主,而在學生資助實施過程中對貧困生的發(fā)展內生動力的有效激發(fā)關注不夠。首先,資助類型分布不合理,制約了對貧困生發(fā)展內生動力的有效激發(fā)。根據表1統(tǒng)計數據,能有效激發(fā)貧困生奮發(fā)向上內在動力的獎勵型、有償型、勞動報酬型資助在項目類型和總金額方面都偏少,高校學生資助在“有償-無償”維度體現出顯著的“‘無償’為主的傾向”。[5]其次,資助政策執(zhí)行中重結果輕過程,對貧困生的過程性價值引導不夠。例如,在獎助學金評選、發(fā)放和國家助學貸款辦理等環(huán)節(jié),教育引導方法單一,資助育人的全過程性有待進一步實現。
表1 2019年大學生資助類型及資助金額統(tǒng)計表(單位:億元)
在當前高校學生資助實踐中,政府、社會團體、學校、個人等主體在學生資助實踐中承擔著不同的職責,扮演了不同角色。根據近五年《中國學生資助發(fā)展報告》數據(表2)可以看出,每年度高等教育資助總額中,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支出的財政資金的占比最高,長期維持在50%左右;其次為國家助學貸款,占比約25%;其次為高校事業(yè)收入提取,約占22%;社會資助占比最少,不到2%。長期重“國家”輕“社會”資助格局,固然可以在國家主導的基礎上保證資助資金來源的穩(wěn)定,但是也造成了起重要補充作用的社會力量的長期發(fā)育不足。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發(fā)展所導致的財政負擔的進一步加重,以及后扶貧時期國家在高等教育領域財政投入的轉型可能,急需為社會性資助主體的發(fā)育創(chuàng)造更大空間,培育、壯大社會力量參與,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進入學生自主事業(yè),從而進一步優(yōu)化資助資金來源的結構,為后扶貧時期的高校學生資助提供可持續(xù)的長遠保障。
表2 2015-2019年高校學生資助資金來源分布
高校學生資助從不完善逐步走向完善的發(fā)展歷程,突出地表現為各類資助政策從制定到完善的動態(tài)過程。通過制度建設來推進高校學生資助的發(fā)展完善,在政策體系初步建設和發(fā)展完善階段有著極為重要的“填空白”、“補短板”意義;但隨著高等教育領域內各項學生資助政策已臻完善,充分挖掘相關政策的治理效能,應該是后扶貧時期高校學生資助實現重要突破的題中之義。當前,高校學生資助政策效能實現不足有兩個突出體現:其一,部分現行政策規(guī)定存在嚴重的執(zhí)行不到位問題。盡管國務院、教育部等各級部門早已對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機構設置、經費保障、人員配備等方面做了明確規(guī)定,但時至今日,仍有部分部屬高校工作機構建設滯后、沒有按照要求調劑專門編制配足專職工作人員。其二,現行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制度優(yōu)勢未能充分轉化為受資助學生的獲得感、幸福感。由于我國不同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差異懸殊,導致高校在開展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與資助工作中,要做到“資助對象精準”、“資助標準精準”存在一定難度。
進入后扶貧時期,包括高校學生資助在內的教育扶貧的戰(zhàn)略任務發(fā)生重大轉向。要妥善化解實踐挑戰(zhàn),必須推動高校學生資助在目標追求提升、參與主體優(yōu)化、制度優(yōu)勢轉化等方面實現突破。
在脫貧攻堅階段,高校學生資助更多關注的是解決貧困生的經濟困難,保障他們順利完成學業(yè),屬于保障型政策體系的范疇。隨著后扶貧時期教育扶貧的戰(zhàn)略轉向,高校學生資助也應該在目標追求層面實現從重點關注經濟紓困向更加注重育人賦能轉變。在具體實踐中,通過內容多樣的育人方式,解決貧困生經濟困難的同時,努力激發(fā)并強化他們自我發(fā)展的內生動力和能力。首先,在資助政策的設計中必須凸顯受資助對象的主體性。[6]更加聚焦受資助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的需求,通過政策供給達成與學生需求的契合,激活并不斷強化受資助學生自我發(fā)展的意識。其次,在資助政策的執(zhí)行中必須更加強化學生發(fā)展能力建設。統(tǒng)籌學院各育人主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心理輔導、勤工助學、就業(yè)技能實訓等育人項目,引導學生在心理認知層面全面看待、正確認識自己,在實踐能力層面實現溝通表達、組織協調等能力的提升,化“輸血”為“造血”,以教育賦能有效消除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能力貧困”。[7]
由于“我國的助學體系多元化進程剛起步,施助主體構成內容單薄、比例失衡”,[8]加之高等教育大眾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脫貧不脫政策”等因素,當前“三位一體”資助格局存在相當的脆弱性。日益增長的資助需求和有限的資助資金保障之間張力逐漸凸顯,需要更加注重補充性主體培育,促成學生資助參與主體結構的再優(yōu)化。其一,通過減稅政策制度的進一步完善與落實,切實提升企業(yè)與先富階層捐資助學的獲得感,激勵社會各界參與到對教育扶貧事業(yè)中來。其二,學習借鑒發(fā)達國家拓展資助資金渠道的先進做法,通過加強對捐贈助學主體的影響力傳播、榮譽感建設等,在全社會營造有中國特色的助學文化。其三,進一步加強對助學資金(特別是經由社會渠道籌措的助學資金)的規(guī)范化管理,推進資助資金使用公開透明,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特別是捐資主體)監(jiān)督,切實提升社會助學的公信力。其四,各高校要充分結合本校的辦學優(yōu)勢,廣泛動員、積極吸引校友群體、相關行業(yè)內的校友企業(yè)等主體通過捐資助學的方式參與到學校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中來,提高社會捐贈資金在學生資助中的貢獻率,優(yōu)化資助結構,降低對財政投入資金的依賴度。[9]
把我國制度優(yōu)勢更好地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的重大命題。[10]作為高等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學生資助需要結合后扶貧時期教育扶貧的目標轉向,更加注重現行政策體系的效能提升,把制度優(yōu)勢進一步轉化為受資助學生的獲得感、幸福感、成就感,從而提升高校學生資助治理效能。首先,推動既有學生資助政策規(guī)定的貫徹落實,充分釋放現行制度的治理效能。當前我國學生資助項目不可謂不全、體系不可為不密,將現有關于學生資助組織機構建設、工作人員配備、資助資金配套等方面的政策要求落實到位,將促進學生資助邁上新臺階。其次,圍繞資助對象精準、資助標準精準、資金發(fā)放精準,全面推進學生資助精準化。有效發(fā)揮大數據分析在資助對象精準認定過程中的作用,努力做到對資助對象的人本化認定、動態(tài)化認定、精準式認定;精準聚焦建檔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養(yǎng)等不同類型貧困生的資助需求,以需求為導向,提供更具個性化的資助方案,確保資助標準精準;充分利用更加便捷的支付渠道和支付手段,改進資助資金的發(fā)放方式,確保資助資金更及時精準地向學生發(fā)放。
總之,高校學生資助的扶貧實踐事業(yè)取得豐碩成果,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學生資助實踐之路。然而,隨著我國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全面勝利,高校學生資助的扶貧實踐站在了歷史的新起點。在今后的實踐中,亟需圍繞目標追求提升、參與主體優(yōu)化、制度優(yōu)勢轉化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更關注受資助對象的需求,激發(fā)其內生動力,有效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新時期脫貧攻堅與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