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取一收
唐代宗大歷五年暮春(770年),漂泊至潭州的杜甫忽然聽到一陣熟悉的琵琶聲。他循聲摸索,見一位蓬頭老者坐在破敗的城墻根下,懷里卻抱著一面螺鈿五弦琵琶。杜甫正待發(fā)問,忽聽老者唱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歌聲悲涼激越,直沖云霄。聞者無不駐足動容。
杜甫哆哆嗦嗦地蹲下身,大聲問道:“莫不是李龜年李大人么?”琴聲猛然中斷,老者抬起花白的頭,正是杜甫的舊識,玄宗皇帝御下第一樂師李龜年。
兩位故人執(zhí)手深望,老淚縱橫。唐開元九年(721年),青春正盛的李龜年手里拿著一疊樂譜,快步向王維跑來。“摩詰(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摩詰!”新晉太樂丞王維微笑著轉過頭,“我剛譜得了這曲《胡渭州》,快幫我瞧瞧!”王維接過譜子,略略看過,伸出頎長的手指,說:“將這兩處對換,豈不更佳?”李龜年撫掌大笑:“摩詰真乃錦心妙手!走,我們共彈一曲!”
兩位知己相視一笑,抱琴而去。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起兵范陽。次年,玄宗幸蜀,長安大亂。倉惶中,李龜年逃出京都,一路向南。深居輞川的王維聽說好友的遭遇,寫下了這首《江上贈李龜年》。以紅豆入詩表相思,在王維之前,還未有人這樣用過。紅豆生南國,龜年我亦流落此地。春來發(fā)幾枝?單憑這一問,已聲淚俱下。
愿君多采擷,我必不忘故友。此物最相思,如聽摩詰諄囑之音。李龜年將小詩讀了一遍又一遍,不覺慟哭失聲,淚灑滿襟。
國破人散,兩地離分,龜年一面拭淚,一面填上曲子,嗚咽不可自勝。
唐代宗大歷五年深秋(770年),湖南采訪使聽說大名鼎鼎的宮廷樂師李龜年淹留在湘,遂請與筵上歌以助興。李龜年慢撥琴弦,唱的正是這首“紅豆生南國”。滿座莫不神色慘然。龜年唱罷,未及起身,仆地悶絕。
相憶今如此,相思深不深。
妙造自然
古人用紅豆來表達相思和愛情。有人說紅豆又名相思子,也有人說紅豆是一種藥材,還有人說紅豆就是常喝的紅豆粥中的紅豆,甚至有人說紅豆其實不是豆。
植物學所稱的紅豆,包含以下三種豆科植物:
豆科相思子屬的相思子,屬于攀緣灌木。若是周圍有高大的方便攀緣的植物,它會選擇依附在上面;若是沒有,它就自己長成灌木。相思子的花是極其美麗的淡紫色,像一枚紫色的卵,圓潤,鮮紅,點綴著一抹黑色。相思子的根、葉、種子都有較強的毒性,但因相思子種殼堅硬,人如果整吞也不會中毒。相思子的種子質(zhì)地堅硬,色澤華美,紅艷持久,常用做裝飾品。
豆科海紅豆屬的海紅豆,是一種藥材,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海紅豆屬落葉小喬木,不需要攀附在其他植物上。它能夠憑借自己的力量長到5至10米高?;ǘ錁O為美麗,雖然短小,但顏色素雅,或淡黃或白色,看起來異常精致,擁擠地開滿一整條莖稈,散發(fā)淡淡的花香。海紅豆的果實呈圓柱狀,可比豐腴的楊貴妃。
豆科豇豆屬的赤豆,就是常喝的紅豆粥中的紅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屬于半攀緣草本。它看起來就是一根長藤,花黃色,像一只蝴蝶,結出的果實就像豇豆一樣,包裹在細細長長的豆莢中,只有撥開豆莢才能看到其中的赤豆。赤豆細長,可比作身材纖細的林黛玉。
王維所寫的紅豆,極有可能是相思子。因為“相思”與首句“紅豆”呼應,既切“相思子”之名,又合相思之情,有雙關的妙用。
至于根本不是豆的紅豆,指的是紅蔻,又名紅豆蔻。紅蔻不是豆科的植物,而是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果實,主要用在中醫(yī)方面,和之前的三種紅豆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
(本文選自圖書《唐詩中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