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賢 陶鵬
在小學科學課堂上,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實驗探究,在實驗中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發(fā)展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自我核心素養(yǎng)。而實際上,教師進行科學實驗教學,有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的能力和素養(yǎng)提升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下面我們將通過《地球——水的星球》這一課例,從創(chuàng)新教材實驗進行教學來談談如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自制器材,達成教學目標
實驗材料的選擇對實驗教學來說至關重要,運用實驗材料能否完成教學目標、能否幫助學生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教師需要慎重考慮的。
在《地球——水的星球》這一課中,實驗教學內容為比較地球上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的大小,教學目標是理解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積遠大于陸地面積,教材里實驗要用到的工具有世界地圖和標準透明計算紙,實驗方法是學生將標準透明計算紙覆蓋在世界地圖上,通過分別數(shù)出海洋和陸地所占的格子數(shù)來比較陸地面積和海洋面積的大小。
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創(chuàng)新實驗器材,改進實驗方法——自制“世界地圖海陸分布模型”,用綠豆填充模型中的海洋和陸地,再將“海洋”和“陸地”上的綠豆分別放入面積測量區(qū),進行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的比較。
通過自制的實驗器材,教師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更快、更準確地比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的大小,完成教學目標。學生在看到實驗器材時,也能根據(jù)生活經驗快速想到實驗設計思路,從而突破學習重點和難點。
任務驅動,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對“完成任務”充滿好奇與期待。因此,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實驗目標作為“任務”布置給學生,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探究、收集和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基于證據(jù)發(fā)表見解和得出結論,能有效提升探究能力。
《地球——水的星球》這一課教材實驗中數(shù)格子的方式簡單易懂,但執(zhí)行起來易眼花和漏數(shù)、重復數(shù),學生只是簡單機械地數(shù)數(shù),對探究能力的提升效果不佳。我們通過創(chuàng)新實驗器材,以“你能利用器材想辦法比較海洋和陸地的面積嗎”這樣的任務驅動學生體驗探究的全過程:分小組討論實驗方法、進行實驗和收集證據(jù)、得出結論和交流實驗結果,可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
關聯(lián)材料,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智慧的核心,參與、支配著一切智力活動。教師可以通過實驗器材之間的關聯(lián)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
在《地球——水的星球》這一課中,通過創(chuàng)新實驗器材,學生的思維有以下改變:
1.面積的計算方式不止平面計算。改進的實驗方法是將海洋和陸地分成高低不同的立體區(qū)域,分別計算兩者的面積,改變原概念中面積只能在平面上計算的思維方式。
2.面積計算方法的轉變。實驗器材將不規(guī)則的海洋和陸地面積計算通過平鋪綠豆轉變?yōu)橐?guī)則的面積計算,為學生帶來新的解題思路,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集體參與,增強團隊協(xié)作能力
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實驗,學生能深切感悟合作帶來的實驗成效,同時在合作過程中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在改進《地球——水的星球》這一課的實驗時,我們需要考慮實驗過程是否需要全體學生參與,如果需要,我們應該將所有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并進行合理的小組分工,這樣,學生無論從實驗方法設計、實驗操作還是結果呈現(xiàn)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崗位”。學生更樂于為完成探究活動而分享彼此的想法、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而在實驗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實驗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在創(chuàng)客教育與科學教育融合的過程中,我們作為科學教師更應該關注教材實驗的實驗方法與實驗器材,通過創(chuàng)新實驗為科學教學帶來更多可能,為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
(欄目編輯:陽丹彥)